
摘要:目的 分析整脊推拿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中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傳統推拿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整脊推拿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根據中醫證候評測量表,對兩組患者各項數據進行進一步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過程中,整脊推拿的方法具有更加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進一步加強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神經根型頸椎病;整脊推拿;治療效果
頸椎病主要是由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引起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根據頸椎病的病理類型,可以將頸椎病分為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脊髓型、頸型和神經根型[1],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頸椎病總數的50%~70%,其發病原因大多是由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椎體滑脫等造成神經根受到刺激和壓迫,導致出現皮膚麻木、肢體疼痛和其他功能障礙。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發患者群年齡逐漸青年化[2],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這一目的,本研究做了相關探討,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21~77歲,平均年齡(46.5±3.1)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病程(4.1±1.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3],主要臨床表現為頸痛并伴隨出現上肢放射性疼痛,頸部活動受到限制,頸部后伸疼痛加重,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全身無力,感覺、功能部分喪失等。所有患者均無冠心病、高血壓等合并危重癥或其他精神疾病。在患者及家屬知情并同意的情況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均無明顯差異,因此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推拿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整脊推拿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準備階段,患者采取俯臥位,沿斜方肌至岡下肌采取袞法操作5min,后彈撥5min,患者面部朝下后沿膀胱經拿揉大筋3min,點按曲恒、秉風、肩井、天宗各2min。彈撥階段,患者采取側臥位,用拇指指腹以中等力度沿頸椎橫突的側線由下及上彈撥5min,彈撥重點為患側的病變部位條索狀的結節。點揉階段,患者采取仰臥位,用指腹以中等力度點揉外關穴、合谷、手三里、曲池、天柱、天宗、風池、風府各2min。緩牽階段,患者采取仰臥位,雙手重疊置于患者頸部后側,著力手指置于患者棘突之間,緩慢撥伸1min。頂抹階段,雙手手掌放置于患者頸椎,沿膀胱經至督脈自下及上推抹,推抹時給予一定上托力,每個經絡順序頂抹5次。
1.3評價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痊愈標準為患者頸部和上肢功能恢復,肌力恢復,所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標準為患者頸部及上肢功能部分恢復,功能有所改善,所有癥狀明顯減輕。無效標準為患者接受治療后,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4];②根據中醫證候評測量表,對兩組患者各項數據進行進一步對比分析。中醫癥候評測表包括生活質量、社會適應、上肢感覺、頸部活動和主癥緩解等條目,共計5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恢復程度越好[5]。
1.4統計學分析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所得數據導入統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分析,對數據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及百分數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治療效果方面,對照組痊愈患者6例,有效患者9例,無效患者15例,治療有效率為50%(15/30),觀察組痊愈患者11例,有效患者17例,無效患者2例,治療有效率為93.33%(28/3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各項數據評分差異不明顯,治療結束后觀察組在生活質量、主癥緩解、頸部活動等方面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也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病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椎間盤退變導致扭力耐受力下降,若沒有進行及時治療,會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整脊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在操作過程中患者不再采取傳統坐位,通過臥位的方式,降低頸椎負荷,椎間盤所受壓力更小,減少頭暈和刺激加重等情況。點揉、緩牽、扶正、彈撥等手法多為定點操作,能夠較為準確的施法于發病部位,去除了旋轉手法,避免了不良并發癥的產生,安全性更高[6]。本研究結果說明,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過程中,整脊推拿的方法具有更加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進一步加強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凈蒙,李曦光,侯立皓.仰臥位頸部手法牽引在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應用[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18):3491-3493.
[2]井夫杰,趙輝,任永慧,等.臥位整脊推拿配合導引治療頸型頸椎病臨床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12,31(07):494-495.
[3]歐陽松,羅建平,李先樑,等.\"五聯\"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中醫正骨,2010,22(7):6-9.
[4]康樂,翁鳳泉,李宇明,等.中醫整脊手法配合中藥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0,18(11):38-39.
[5]韋殷.牽引和推拿結合中藥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0例[J].廣西醫學,2010(08).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