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針對在臨床當中使用舒痛靈湯來治療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并因此導致痛經的患者所獲得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隨機擇取我院收治的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并且導致痛經的患者100例,通過抽簽分成實驗組以及參照組兩組,每組50例患者。對參照組行以抑那通來進行治療干預,對實驗組則行以舒痛靈湯來進行治療干預。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照分析并進行記錄。結果 實驗組的總體治療有效概率(96%)明顯高于參照組(82%),P<0.05,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結論 在臨床當中使用舒痛靈湯來治療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并因此導致痛經的患者,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可以進行更加廣泛的臨床推廣。
關鍵詞:舒痛靈湯;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治療效果
在婦科臨床當中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其具體的發病原因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發作此病的概率正在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已經達到5%~15%,而患有不孕癥以及盆腔疼痛的患者在該病上的發病概率甚至可以達到60%以上[1]。本文將就此展開探究分析,嘗試總結疏痛靈湯在治療該病的過程中起到的治療效果,具體結果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擇取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并且導致痛經的患者100例,排除處于哺乳期的婦女,排除患有比較嚴重的內分泌以及器官性疾病的患者,保證100例患者均為年齡在23~45歲的中青年女性,年齡平均數是(34.23±6.27)歲,普遍病程都在5個月~3年。通過抽簽分成實驗組以及參照組兩組,每組50例患者,保證兩組患者在年齡以及病程上均不具備明顯差異,可以進行對比。另外,參與本次實驗兩組患者均已經過本人以及家屬的知情和同意,并且已經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參照組行以抑那通來進行治療干預,通過皮下注射給藥,每隔28 d進行1次,注射藥量為3.75 mg/次,連續給藥3個月。
對實驗組則行以舒痛靈湯來進行治療干預,藥方如下:10 g白芍、15 g夏枯草、9 g柴胡、30 g益母草、6 g蒲黃、6 g香附、6 g炙甘草、6 g延胡索、9 g枳實、9 g桃仁、15 g黃芪、9 g穿山甲,12 g川芎,清水煎,煎2次,最終獲得藥汁約400 ml,早晚分別服用1次,連續服藥3個月。
1.3臨床觀察指標 一個完整的治療周期結束之后,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照分析并進行記錄。衡量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的標準如下:①治療有效:經過對應的治療處理,患者的盆腔包塊明顯消失,并且痛經癥狀徹底消失;②有所緩解:經過對應的治療處理,患者的盆腔包塊有所縮小,并且縮小范圍在1/3以上,且痛經癥狀基本消失;③治療無效:經過對應的治療處理,患者的盆腔包塊沒有變化,甚至有惡化的趨勢,痛經癥狀也沒有明顯好轉。
在本次研究當中,將總體治療有效概率設定為有效概率以及緩解概率的總和。另外,關注患者的不良反應概率并且做以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針對臨床當中使用舒痛靈湯來治療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并因此導致痛經的患者所獲得的治療效果展開的研究當中,我們選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 21.0來進行系統的分析以及處理,對患者的治愈人數的計數資料選擇(n,%)來進行表示,并行以χ2進行檢驗。以P<0.05的情況認為存在明顯的差異,且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
2 結果
經過不同的治療方式,實驗組的總體治療有效概率(96%)明顯高于參照組(82%),具體數值情況如下所示,見表1。
除此之外,在本次研究的進行過程當中,實驗組當中出現了1例輕微的不良反應,其發生概率為2%;參照組當中出現了7例不良反應,包括失眠3例,身體乏力2例,心情焦躁2例,總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為14%。在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上兩組對比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約為0.026),χ2檢測值為4.891,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說明,在臨床治療效果上,使用舒痛靈湯來治療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并因此導致痛經的患者,比起使用傳統的抑那通治療,效果更佳理想;相對的,在本次研究的進行過程當中,實驗組當中出現了1例輕微的不良反應,其發生概率為2%;參照組當中出現了7例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為14%。在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上兩組對比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這一結果說明在治療當中行以舒痛靈湯來進行治療效果更佳安全可靠,患者的不良反應較低,有利于盡快恢復健康。這一研究成果和王德賢[2]老師在其著作當中的研究成果保持基本一致,證實可靠。
在婦科臨床中,子宮內膜異位癥并不是非常罕見的病變,且屬于是一種良性的病變反應,不過它的惡性性質比較嚴重,比方說細胞浸潤以及細胞增生等,都可能會導致不良的后果。因此病而導致的痛經癥狀痛感明顯,病程漫長,而且病情根治困難,非常頑固。
抑那通屬于是臨床西醫用藥,能夠很好地促進人體性腺激素迅速地釋放類似激素的物質,擁有強烈的穩定性以及親和力,不過這種藥物在臨床當中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應用,在這一過程中很容易會導致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呈現下降的趨勢,進而形成圍絕經期的各種病癥,令患者無法與治療干預相互配合,效果始終不是非常理想。而相對的,在中醫理論當中認為,現代社會的背景下,婦女承受的壓力比較大,很容易造成氣滯血瘀的癥狀,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的痛經癥狀歸根結底還是由此而引發的月經不調以及痛經的范疇,其主要病機是血瘀癥狀,患者血行受阻,導致血液不通,體內的多余淤血留滯時間過長進而造成疼痛。適當地行以舒痛靈湯進行治療,在傳統的中醫四逆散方(即芍藥、炙甘草以及枳實和柴胡)當中適當地加入黃芪等藥物,起到一定的活血、止痛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并且不良反應也比較小,安全穩定性比較高,臨床的改善效果非常理想,需要醫學界對其提升重視程度。
總之,就目前醫療水平的現狀而言在臨床當中使用舒痛靈湯來治療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并因此導致痛經的患者,比起使用傳統的抑那通治療,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可以進行更加廣泛的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魏郁清,王淼,楊艷琳,等.補腎序貫結合活血化瘀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痛經4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5,47(01):44-45.
[2]王德賢.舒痛靈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痛經的療效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5,02(06):109-110.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