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心肌酶譜檢測在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01月~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輪狀病毒腸炎患兒76例為觀察組。另選我院同期收治的其他病因的腹瀉患兒96例為對照組,檢測兩組治療前后心肌酶譜水平。結果 治療前觀察組患兒心肌酶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心肌酶各項指標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輪狀病毒腸炎患兒易出現心肌損害,及早給予心肌酶譜檢測,并嚴密觀察其動態變化,對輪狀病毒導致心肌損害的患兒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輪狀病毒腸炎;心肌酶譜;臨床價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yocardial enzymes i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therapy.Methods January 2013-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76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Alternatively admitted to hospital the same period 96 other causes of diarrhea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myocardial enzyme levels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indicators observed group of children enzym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indicators enzymes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prone to myocardial damage,myocardial enzymes give early detection,and close observation of the dynamic changes,the rotavirus lead to earli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damage in children with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Rotavirus;Myocardial enzymes;Clinical value
輪狀病毒(RV)是全球范圍內引起小兒流行性腹瀉的最主要的病原之一,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兒科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胃腸道疾病,常見于6個月~2歲以下的嬰幼兒,秋冬季節多發[1]。我們對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及非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譜作對比分析,旨在探討心肌酶譜檢測在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組76例,均為2013年01月~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確診的輪狀病毒腸炎患兒,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齡5~27個,所有病例均符合輪狀病毒腸炎診斷標準[2];對照組96例,均為我院同期收治的其他病因的腹瀉患兒。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齡5~26個月。兩組患兒均排除心臟病、嚴重肝功能不全、中毒性腦病等疾病,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儀器及試劑 檢測儀器為日立7600型全自動的生化分析儀,心肌酶測定試劑由四川邁克生物工程公司提供;輪狀病毒測定試劑由北京萬泰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3檢測方法 人院初即采集所有患兒的新鮮大便,并用金標卡對大便進行RV抗原檢測。兩組患兒均于檢測當天清晨空腹靜脈采集3.0m1,2h內分離血清,檢測乳酸脫氫酶(LDH)、天門冬氨轉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GKMB)四項心肌酶譜指標。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對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兩組患兒各項心肌酶譜指標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患兒心肌酶譜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觀察組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譜各項指標比較水平具有明顯變化,見表2。
3討論
輪狀病毒屬于雙鏈RNA病毒,是導致嬰幼兒急性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原體。我國相關研究調查報告指出,在急性腹瀉時,小兒輪狀病毒總陽性檢出率達到39%。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常發于6~24個月的嬰幼兒中,潛伏期為1~3d,患兒都伴隨嘔吐、發熱及腹瀉等臨床癥狀。國內外相關文獻報道顯示,小兒輪狀病毒還會造成患兒腸道外感染,除損害患兒腸道外,還損傷患兒呼吸、神經等器官,甚至會損害到患兒心肌[3],使心肌細胞缺血壞死或者細胞膜通透性增強,導致心肌細胞酶釋放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患兒心肌酶含量不同幅度的變化。
本文結果顯示,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的心肌酶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的心肌酶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一致[4,5]。提示輪狀病毒感染會導致患兒不同程度的心肌受損。同時,觀察組患兒治療后心肌酶各項指標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心肌酶LDH、AST、CK以及GKMB水平在輪狀病毒腸炎和其他原因導致的腹瀉患兒中具有顯著性差異,且輪狀病毒導致的腸炎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水平變化顯著。監測心肌酶譜變化可診斷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后的心肌損傷,有利于臨床早期診斷,評估患兒病情,及時予以有效治療,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何火英.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合并心肌損害的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2015,19(5):141-142.
[2]李毅.兒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21.
[3]王利峰,侯明明.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心肌酶譜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108-109.
[4]林良勇,曾莉.心肌酶譜檢測在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醫院,2015,15(8):84,87.
[5]周彥平.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血清心肌酶檢測及臨床意義[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3):173-174.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