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介紹了津濱輕軌電客車制動系統檢修模式和作業場地工藝布局規劃,結合津濱輕軌電客車近幾年來的檢修實際經驗,分析電客車制動系統原有檢修模式特性和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優化檢修模式和工藝布局以適應當前車輛檢修實際工作,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了對當前車輛制動系統檢修工藝布局的優化方案。
關鍵詞:城軌車輛;制動系統維護;工藝布局
津濱輕軌車輛制動系統主要分為進口制動系統和國產制動系統,一期車輛除基礎制動單元為國產部件,其余部件全部為進口部件,二期車輛制動系統為國產制動系統。兩種系統部件分布及原理基本相同,檢修周期略有區別,目前津濱輕軌車輛檢修基地對進口系統的絕大部分部件可以自主進行檢修,國產部件的檢修尚在起步探索階段。近幾年,因車輛修程的深入開展,車輛檢修工作已經進入規模化的成熟階段,原有的檢修區域從環境到布局已無法滿足制動系統的檢修需求。
1 城軌車輛制動系統檢修區域簡介
1.1 津濱輕軌制動系統組成和主要功能
制動方式采用單元式踏面制動,制動系統主要包括風源系統、制動控制裝置、停放制動控制裝置、基礎制動裝置、空氣懸掛裝置等部分,其中風源系統為全列車制動系統、空氣彈簧等使用壓縮空氣的裝置提供干燥、清潔的壓縮空氣。制動作用單元(BCU)主要由電子控制裝置(ECD)及電空變換閥等氣動控制部件及壓力傳感器的氣動控制單元組成;基礎制動裝置由踏面制動單元缸、帶停放的制動缸及閘瓦等組成;每臺轉向架配有一套空簧系統,制動系統的基本配置包括如下設備:
空氣壓縮機 (2組/列);
踏面單元制動缸Ⅰ型 (16個/列);
踏面單元制動缸Ⅱ型 (16個/列);
LV-3型高度調整閥 (16個/列);
DP-5型壓差閥 (8個/列);
EPR2DB型電空轉換中繼(4個/列);
ASH-2型空重車閥 (4個/列);
PC-12壓力控制閥 (16個/列);
YK脈沖電磁閥 (4個/列);
S-8WP壓力控制閥 (8個/列);
Z010B壓力開關 (2個/列);
E-1-L安全閥 (4個/列);
SJ-3P電磁閥 (4個/列);
3/4P止回閥 (4個/列);
UM過濾器 (4個/列);
J M過濾器 (4個/列);
V型過濾器 (4個/列);
Y型過濾器 (58個/列);
膜式干燥器 (2組/列)。
1.2 津濱輕軌目前已經開展的維修模式和主要特點
目前津濱輕軌已經開展的維修有日檢、月修、定修A、架修、定修B、廠修A等六個修程。每個修程對應的走行公里數如圖1。(單位:公里)
在已經開展的修程中,制動系統主要以預防修為主,部分臨時故障實行故障修,月修修程中主要以調整及檢查為主,定、架修中開展主要維修項目,隨著修程的深入,檢修深度和范圍也逐步加大,各修程車輛同步維修的情況基本持續。制動系統的檢修工作開展主要以部件下車維修居多,部件分解清洗并進行檢查,其部件的組裝和調整均溫度、濕度、落塵度等環境因素有較高要求,主要內容如下。
(1)滿足檢修工藝的要求;(2)滿足現有檢修能力的程度;(3)提高勞動生產效率;(4)降低職工的勞動強度;(5)保持通暢;(6)滿足檢修配件的存儲及輸送的要求;(7)滿足噪音、煙塵等環境的控制要求;(8)方便設備檢修。
2 目前工藝布局存在的問題
2.1 現有工藝布局情況
現有制動檢修區域包括閥檢修區域、制動缸檢修區域、空壓機檢修間三個部分。閥檢修區域如圖2,布局為按照作業順序一字排開結構,各房間為封閉獨立結構。
制動缸檢修區域如圖3,整個區域為頂部開放式結構,各區域間無格擋,工作區域環境無法保證,尤其是裝配溫度和落塵度方面,不符合生產裝配要求。各區域間存在交叉作業。
原空壓機檢修區與制動缸檢修區類似,為無頂棚區域,溫度和落塵度無法控制。
2.2 津濱輕軌目前工藝布局存在的問題
原有制動檢修區域設置較為分散,制動缸檢修區和空壓機檢修區均為開放式結構,環境條件較差,個別因素不符合作業要求,作業區溫度受外界影響大,冬夏兩季不適合長時間作業,作業區內區域劃分不明顯,存在交叉作業現象,互相影響。閥檢修區域規劃面積較小,備件及物料存放空間緊張,隨著大修程的開展,該問題尤為凸顯。
3 制動系統檢修模式分析和檢修方案的長期規劃
根據制動系統多年來的檢修情況,從其維修特點及實際檢修方法規劃了制動系統目前檢修模式及其檢修模式發展趨勢。
3.1 制動系統檢修模式介紹
制動系統作為車輛安全的重要保障系統,主要以計劃性檢修為主,個別設備采用狀態維修。這種維修方式安全系數高,主要周期依據為車輛使用時間和運行里程,維修作業量和作業時間具有可預見性,維修場地相對固定。維修部件包括了機械部件和電氣部件,其中機械部件較為精密,檢修環境和工藝要求相對較高。電氣類部件可分為開關類和電子類部件,其中電子類部件檢修專業水平要求高。
檢修作業項目除車上和車下外的維修項目外,還包括了試驗調整項目,各試驗臺因設備構造電子元件較多,對溫度和濕度有較高要求,例如制動閥試驗臺要求溫度在20攝氏度到24攝氏度間,因此該區域的設置應為密閉且安裝空調。
3.2 制動系統未來檢修趨勢發展
制動系統的檢修發展,主要趨于循環式檢修,中間穿插著部件及系統的升級改造,但整體作業量不會有大的改變,這種狀態至少會保持在車輛的報廢期限內,因此其檢修模式及作業量基本固定。考慮到檢修必要性及成本等因素,電子類部件主要以升級或換新為主。
4 制動檢修區域規劃
制動系統檢修間將承載電客車制動系統檢修的絕大部分作業,包括:制動缸分解、清洗、組裝、試驗;各類閥的分解、清洗、組裝、試驗;空壓機的檢修。檢修作業要求工作場所的環境也有嚴格的要求:制動缸檢修區溫度應在20-26℃、濕度小于70%;各類閥檢修間落塵量應≤80mg/m2。
目前制動系統檢修區分布較散,布局不合理,制動缸檢修區、空氣彈簧檢修區房間無頂棚,照明、溫度、濕度、落塵量等條件無法滿足目前車輛檢修工藝要求。鑒于現狀,對整體檢修工藝布局進行了系統地規劃,對制動檢修間進行整修,以適應今后大量的電客車檢修任務。既定規劃后的制動檢修間工藝布局如下:將整體檢修間劃分為制動系統檢修及試驗區(648m2)、空氣彈簧檢修及試驗區(432m2)、空壓機檢修區(243m2)三大功能模塊。
4.1 制動系統、空氣彈簧檢修間改造規劃圖(如圖4所示)
4.2 功能區域介紹
區域整體包括制動檢修區、空氣彈簧檢修區和空壓機檢修區三個主要區域,附帶有整套的壓縮空氣站、水電配套設施,各區域部件檢修間與試驗間相鄰,中間設有可開啟的通道,配有相應的部件存放場地,從檢修到試驗基本滿足流水作業條件,中間如有試驗不合格情況可立即展開重新檢修,方便運輸與溝通。
5 結束語
實施檢修規劃是設備檢修的一場重大變革,它不僅有利于保證安全生產,降低檢修費用,提高設備利用率和企業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生產技術管理人員運用科學的思維,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有利于培養尊重實踐,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敢于實踐,敢于開拓創新的精神。此次研究,統一了制動系統部件檢修的思路,確定了檢修的方向和程度,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長春軌道客車有限公司.天津濱海快速軌道客車使用維護說明書[Z].
[2]李益民,陽東.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制動系統維護與檢修[M].機械工業出版社.
[3]韓增力.關于動車組檢修性能的探討[J].鐵道機車車輛,2011(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