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根據清遠近期開發燕湖新城作為清遠市中心城區的一個重點區域,位于清遠的門戶位置,對外交通條件便利;是清遠對接廣佛地區、實現快速發展的戰略高地。對燕湖新城污水系統工程做出的規劃。
關鍵詞:污水規劃重要參數;污水量預測;規劃污水處理廠;規劃污水泵站;污水分區主干管網規劃
前言
結合清遠市中心城區污水系統建設情況,清遠市中心城區本規劃共劃分為13個污水處理系統,與本區域相關的污水系統主要有橫荷污水處理系統、龍塘污水處理系統、洲心污水處理系統、東城污水處理系統。
1 污水規劃重要參數
(1)城市污水系統收集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公共設施污水、工業廢水和滲入的地下水。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的規定,綜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數為80%~90%。對于排水設施相當完備的城區,綜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數一般取85%~90%。
在燕湖新城規劃污水量預測時,從留有余地的角度出發,綜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數按0.85計。
(2)工業廢水排水系數建議取0.7,根據燕湖新城總體規劃,本規劃遠期突出以居住、商務為主的城市新區定位,無工業用地。現狀有少量工業用地。
(3)考慮到燕湖新城的產業定位并參照類似片區的污水量指標,結合燕湖新城的現狀特點,規劃區大部分范圍為農用地,現狀人口較少。確定本次規劃區域人均綜合生活污水量指標為遠期2020年取300L/(cap·d),近期取255L/(cap·d)。
(4)考慮到燕湖新城定位為高標準、高起點的建設區域,強調生態化,精品化,本規劃按照清遠市總體規劃的要求。
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取0.7萬m3/萬人.d;城市單位建設用地綜合用水量指標取0.7萬m3/(km2·d);不同建設性質用地用水量指標按表1取值。
2 污水量預測
本污水量預測以目前最新燕湖新城總體規劃中人口數量及建設用地規劃成果為基礎數據,分別采用分類水量預測法、人均綜合指標法、單位建設用地指標法和不同建設性質用地指標法進行計算,通過分析比較各種方法的預測結果最終確定規劃燕湖新城范圍內規劃遠期污水量。
2.1 分類水量預測法
污水量=規劃人口×綜合生活污水量指標×(1+地下水滲入系數)=30萬人×300(L/cap·d)×1.1=9.9(萬m3/d)
2.2 人均綜合指標法
污水量=規劃人口×單位人口綜合用水量指標÷日變化系數×污水排放系數×(1+地下水滲入系數)=30萬×700(L/(cap·d))÷1.2×0.85×1.1=16.37(萬m3/d)
2.3 單位建設用地指標法
污水量=建設用地面積×單位建設用地用水量指標÷日變化系數×污水排放系數×(1+地下水滲入系數)=28.7km2×0.7萬m3/(km2·d)÷1.2×0.85×1.1=15.66(萬m3/d)
2.4 不同建設性質用地指標法
污水量=建設用地面積×單位建設用地用水量指標÷日變化系數×污水排放系數×(1+地下水入滲系數)。
結果如表2所示。
2.5 綜合上述幾種方法,水量計算結果如表3
從表3可以看出,分類水量法的計算結果與其他幾種計算方法相差較大。鑒于用地規劃資料相比更詳實,推算結果與規劃較為吻合,本次規劃采用不同建設性質用地指標法計算結果,即規劃燕湖新城范圍內遠期污水量為15.52萬m3/d。
3 規劃污水處理廠
本次燕湖新城規劃范圍內新建污水處理廠一座:洲心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北江以南,大燕河以北,人工河以東,武廣高鐵以西,面積約為41.48km2。納污范圍包含本次燕湖新城規劃范圍內的河東分區以及規劃范圍外的新客站區域(不含侖洲島)。
規劃污水處理量:根據上節污水量計算,至2020年河東分區污水量約為9.50萬m3/d;新客站區域規劃水量約為2.4萬m3/d,總和約11.9萬m3/d,因此規劃洲心污水處理廠2020年處理規模為12萬m3/d,近期規模為4萬m3/d。
占地面積:本次規劃洲心污水處理廠為III類建設規模,由于燕湖新城作為清遠市未來的城市中心區的高端定位,須考慮中水回用以及污泥濃縮等工藝,污水處理級別為三級。因此用地總規模約為13ha。
4 規劃污水泵站
本次燕湖新城規劃范圍內新建污水泵站一座:新元污水泵站,服務范圍鳳翔北以東、北江以北、蘇松嶺以南的范圍,面積約為858.1ha。
規劃泵站規模:根據新元污水泵站服務范圍內規劃污水量預
測,泵站規模為4.5萬m3/d。泵站占地面積約為1600m2。
5 污水分區主干管網規劃
5.1 江北分區規劃管網
本分區屬于東城污水處理系統,規劃地塊以居民區為主,用地面積約為481.8ha。范圍內無已建污水管。擬沿院南路自東向西敷設d800污水主干管收集轉輸兩側道路的污水接入西側鳳翔北路污水管,然后由南往北接入下游大學西路d1200污水管最終接入東城污水處理廠。
5.2 河西分區規劃管網
本分區屬于橫荷污水處理系統,位于人工河以西,用地面積約為639.93ha。半環北路已建DN1000污水管自東向西接入三角污水廠(泵站),清遠大道已建DN1000污水管自東向西接入規劃鳳凰泵站。清遠大道以北區域主要在靜福路敷設d400~d800污水管,自南向北接入半環北路d800規劃污水管;清遠大道以南區域在靜福路、鳳翔南路敷設d600~800污水管收集轉輸兩側污水自南向北接入下游清遠大道已建d1000污水管,然后沿清遠大道自東向西接入下游規劃鳳凰泵站最終進入橫荷污水處理廠。
5.3 河東分區規劃管網
本分區是本次燕湖新城規劃范圍面積最大的一個污水分區,位于人工河以東,青欖海以西;北江以南,大燕河以北。用地面積約為1716.42ha。規劃范圍內均無已建污水管及污水處理廠。以燕湖大道為界,燕湖大道以北區域由北至南分別沿人民東路、清遠大道、燕湖大道北側敷設d600~d1000污水干管自西向東收集轉輸兩側地塊的污水至瀝頭路后敷設d800~d1350污水主干管接入燕湖大道與青欖海之間的規劃洲心污水處理廠;燕湖大道以南區域則由南向北敷設d600~d800污水管匯入燕湖大道南側的規劃d800污水干管自西向東敷設至瀝頭路與燕湖大道路口后,向北接入進廠管接入洲心污水處理廠。此外新客站區域污水在迎賓大道敷設d800污水管接入清遠大道干管。
5.4 河南分區規劃
本分區位于大燕河以南,以非建設用地為主,大部分均為農林用地,區域定位為生態濕地,離龍塘污水系統管網較遠,因此規劃建議對河南分區的農村污水采用分散處理方法,采用如生態溝、氧化塘、人工濕地等處理工藝,進行就地生態處理。
6 結束語
為了提高城鄉污水綜合治理能力,逐步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建成適應燕湖新城作為現代化“綠色低碳生態新城”發展目標的要求,恢復主要景觀河涌水體的生態功能,改善水環境。
參考文獻
[1]清遠市中心城區防洪排澇、豎向及排水工程專項規劃[M].2008.
[2]清遠市城市總體規劃[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