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采礦行業中,礦井提升裝置作為一項重要的設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對于保證整個礦井工作的安全高效、穩定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提升礦井系統的工況監測和維修決策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現階段,世界各國對于礦井設備的先進程度提升方面參差不齊,因而對應的針對系統工況監測和維修方法也有著一定的差異。基于此,文章針對現有的幾種礦井提升設備工況監測的主要方法進行總結,并針對我國現有的維修制度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對今后的相關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礦井設備;工況監測;維修決策
1 礦井提升設備工況監測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1.1 鋼絲繩的監測
目前在國內外對于鋼絲繩的監測主要有以下幾種:對鋼絲繩張力的監測,涵蓋了全繩斷絲和捻距斷絲以及最大斷絲處位置等在內的斷絲監測,對鋼絲繩繩徑的監測以及對鋼絲繩潤滑的監測等幾種類型;而主要應用的幾種監測方法有振動監測法、聲發射監測法以及超聲波監測法、磁監測法、光學監測法等幾種方法;其中磁監測法在目前實際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而且很多的基于此原理的監測儀表在礦井工作現場都得到了良好的應用。
1.2 提升容器、井筒裝備的監測
目前在提升容器和井筒裝備的監測項目主要涵蓋了對灌道及灌道梁間隙的測量、對滾筒主軸缺陷的監測、對井筒溫度的監測以及對包括停車開關和安全開關等各項閉鎖裝置的監測,另外還包括了對一些機械零件是否出現了磨損、裂紋、老化、松動等情況的監測;對于上述這些項目的具體監測一般也都是利用了人工定期檢測或儀器探傷的方法。
1.3 電動機及傳動部分的監測
對電動機及其傳動部分的監測主要有以下幾項內容:(1)對工
作電壓及電流的監測;(2)對減速器各軸瓦、主軸軸瓦溫度的監測;(3)對電動機負荷瓦和反負荷瓦以及電動機定子鐵芯溫度的監測;(4)對減速器油溫和油質的監測;(5)對電動機振動的監測等。對于電動機工作電壓和電流的監測一般通過電表可直接獲取相關數據,而對于其他項目的監測方法具體的有通過人工定期監測方法,也有傳感器直接測量方法;另外還有監測設備的自檢以及電控系統狀態監測等方法。
1.4 液壓制動系統監測
對礦井提升設備的液壓制動系統,其所涉及到的監測內容具體包括:(1)對保險閘制動力矩、制動彈簧彈力和疲勞的監測;(2)對閘瓦磨損和摩擦系數以及閘瓦間隙的監測;(3)對液壓站油壓、油溫和油質等要素的監測;主要應用的監測方法有借助閘瓦檢測探頭、溫度傳感器以及壓力、油壓傳感器等儀器實施的一種直接監測方法,還有通過對閘盤受壓力和電機電流等要素的監測而實施的一種間接測量法以及使用直接監測和間接監測方法中各種監測儀表的綜合監測方法。
1.5 提升行程的監測
對于提升設備提升行程的監測內容主要:(1)對提升容器運行
位置和偏差的監測;(2)對設備提升速度跟蹤監測保護以及上下過卷監測保護等;(3)對設備鋼絲繩打滑的監測;(4)對設備提升負荷和提升鉤數的監測。首先可通過測速發電機或紅外反射測速儀或在通過電機軸或主軸上安裝的脈沖發射器技術值來完成對提升速度的監測;另外可通過深度指示儀或通過在軸段所安裝的脈沖發生器完成對位置的監測。
2 目前我國礦井提升設備在工況監測和維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重視使用而忽視維修,經濟運行的觀念嚴重缺乏
目前,我國礦井提升設備的監測技術相對落后,而且監測手段也不夠齊全,甚至在部分地區在礦井提升設備中根本不存在任何監測儀器,只是單純的依靠人工經驗對設備運行進行相應的監測工作。至于產生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也不盡相同,部分地區可能是由于受到經費的制約,也可能是由于專業技術力量的缺乏,但最終的原因應該是相關領導人員對于設備運行監測工作的不重視,過度的重視設備使用情況而忽視對其的維修保養,經濟運行觀念嚴重缺失,結果直接導致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故障不斷出現,給正常的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另外如果不能對設備故障進行有效地控制和預防,長期下去將很有可能導致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給企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2.2 維修技術的落后以及條塊的分割嚴重
現階段對于我國一些擁有較大規模的礦山,都沒有一個專有的設備維修廠,而且設備的維修工作也基本上由維修單位壟斷,長期發展下去,就直接造成了當前維修機構小而全的局面;另外,維修部門也不具備任何過硬的市場競爭力,由于其對技術提高工作的不重視導致當前維修裝備落后,致使出現了一種“重換件、輕修復”的局面,而且很多自產的設備零件質量也沒有一個應有的保障,往往在使用很短的一段時間就會失效,也直接造成了設備故障頻發的現象,嚴重影響正常生產,也給企業帶來了極大地浪費。
2.3 維修人員的素質低下,急需提高
對于礦井生產中所應用的一些大型設備的穩定運行和故障維修等工作,對于維修監測人員也有著較高的要求,這類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強硬的技術能力,同時還要擁有一個全局觀念和經濟的頭腦,在其工作實踐中絕對不能因為一時的不便而忽略對設備的監測保護,全面杜絕設備故障的出現。另外,在設備維修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切忌盲目憑靠自身經驗進行維修,這也就要求維修人員不但要具備一種事后修理的能力,同時更要具備一種能夠在狀態監測的基礎上進行維修的能力,這也是當代維修及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礎。
3 結束語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開采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在礦井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檢修等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在線的自動化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另外,在對目前國內外現狀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我們了解到在礦井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和維修決策分析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將呈現以下趨勢:(1)對礦山機電設備的監測工作,傳統的人工監測將逐漸的被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化、多媒體技術多取代;(2)逐漸形成一種成熟有效地提升監測和診斷以及維修決策專家系統,并以此作為故障監測和故障排除的重要工具;(3)實行一種軟硬件雙重保護的機制,設計出一種最優化的控制線,促使其經濟性能得到不斷的提高;(4)改革傳統落后的計劃預防維修,實施一種基于可靠性理論為基礎的現代化維修制度;(5)成功突破“小而全”的維修條塊,逐漸建立起完善的社會化維修市場。
參考文獻
[1]汪云甲,張鐵崗,李連成.礦山安全、工況監測及生產調度指揮系統[J].中國礦業,1998,5:82-85.
[2]馬雪芬,郝晉生,吳東菊.礦山提升設備工況監測及維修決策[J].山西機械,1999,S2:52-53.
[3]冀虎,楊小聰.礦山復雜工況下的監測設備防雷措施及應用[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4,4:75-78.
[4]位長河,李云雁.鐵譜監測技術在礦山設備監測和故障診斷中的應用[J].采礦技術,2008,3:110-111.
[5]張跟東.礦山設備的維修管理和更新決策探析[J].科技資訊,
2012,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