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發展,離不開基本市政建設,通過良好的市政建設使城市不斷擴展,提升形象。在市政建設工程中,道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在各類路橋建設中,當前普遍采用的是混凝土技術,混凝土是路橋的主體部分,但是混凝土在施工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裂縫、松散等。文章主要通過對市政道橋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徹底解決混凝土裂縫問題,提高路橋利用率。
關鍵詞:公路;橋梁;混凝土;施工
市政道橋連接交通,在城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保證路橋質量,才能使交通更加流暢順利,滿足車輛通行和人們出行需要。隨著當前城市人口的增長,城市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城市路橋因為使用時間較長,頻率較高,常常會出現路橋混凝土路面裂縫現象,這就導致了道橋使用功能下降,為交通帶來不便。要想全面解決路面問題,就需要深入研究混凝土開裂的原因,通過標本兼治,達到整治效果,消除安全隱患,避免出現交通事故。
1 市政道橋施工裂縫產生的原因
1.1 建筑材料質量問題
建材質量影響著工程質量,只有合格的建材才能確保工程符合標準要求,在路橋施工中,混凝土的利用率較高,更是施工主體工程的基礎,如果規避混凝土裂縫問題,成為各類許多單位一直在深入研究探索的重點課題,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為水泥、水、砂和石等,需要通過高速充分的攪拌,利用科學的配合比,使其在一定時間段內硬化,形成混凝土材料,并用做路橋施工主要建材,通過對混凝土材料結構上的分解,我們發現,上述材料中,砂石類材料是最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出現破裂的材料,抗壓能力需要根據石頭的密度決定,如果密度不足,則在外力作用下,就會出現斷裂,結構構件如果超過承載力,就極容易在這部分出現結構性扭曲,在附加力作用下,導致整體工程裂縫,只有全面保證材料的穩定,才能確保建造質量。
1.2 施工工藝常見問題
市政公路橋梁建設技術要保證規范,不能違反操作規程,施工工藝的不正確,也會導致裂縫。對混凝土進行澆筑與搗實的時候,如果程序不對,時間不到位,壓力不足等原因,均能夠導致裂縫的出現,這種不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施工的行為,一是技術問題,二是人為因素。凝固后如果不按照規范要求拆除模板,也會使局部產生開裂,影響整體施工質量;鋼筋保護層主要就是固定作用,對工程結構有一定的保護,如果在鋼筋綁扎時出現松動,操作不符合標準,設計上存在問題,在澆筑鋼筋混凝土的時候,鋼筋就會出現變形的情況,這時也會造成混凝土路面開裂,造成較大的破壞力。
1.3 工程設計不科學
路橋建設需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設計,如果設計思路不正確,也會產生裂縫問題。施工組織設計是對技術、人員的設計,通過在重點崗位人員、設備的組織管理,形成系統的施工團隊,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工程設計人員在配制混凝土過程中,需要考慮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情況,避免出現混凝土構件截面變形,保證對局部應力集中情況進行有效散結,避免出現混凝土路面更大的裂紋;如果不能按照標準進行設計,也會出現混凝土配筋率降低的問題,如果配合不理想,量過少,就會在施工中,因為重力作用使鋼筋出現斷裂,澆筑后則形成局部開裂;配制混凝土的過程較為嚴格,需要達到一定的時間,不能在攪拌過程中出現停止,要保證時間上的充分,混凝土強度要符合工程建設需求,否則,不能投入使用。
2 防治市政道橋混凝土的施工溫度及裂縫
2.1 市政道橋工程施工準備工作
施工準備是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最好由設計人員常駐施工一線,通過大量的調研,形成詳細的工程施工方案,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施工,全過程實施控制。施工方案要有數據、有根據,特別是要滿足實際工程需要,落實好路橋施工技術規范,嚴格把握好水泥強度,確保等級的選擇符合混凝土設計強度,在設計中,不一定非要使用高強度水泥,只要符合工程標準就為達標;混凝土相關的材料,比如鋼筋、砂、石、摻合料、外加劑等,也在按國家標準進行選擇,確保其他材料不影響主體材料強度,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標準拌和物配比,才能提高混凝土拌合物質量,滿足工程需要;施工人員的操作非常重要,在機械作業基礎上,人工作業主要就是掌握好時間分配,在進行澆灌混凝土時,一定確保時間量,不能違背技術操作各項規程,對有條件的作業,要在保證施工時間進度基礎上,做好澆灌施工前配合比實驗,同時確保試驗用的材料和澆筑所使用的材料相一致。混凝土澆筑時,環境氣候對其影響也需要全面考慮,從根本上避免出現環境影響導致的添加劑使用不當,使混凝土澆筑塑性變形幾率下降。
2.2 做好市政公路橋梁材料把關
施工前一定要對所有的材料進行嚴格把關,形成科學緊密的管理環節,使建筑材料真正起到重要生產元素的作用,可以說,工程的原材料質量,直接決定工程最后的質量,只有全面加強建筑材料質量控制工作,加強對采購人員的管理與審計,才能從根本上確保材料安全,保證質量,一般情況下,在選購施工材料時,應要求供應方出具質量合格證明,并取樣化驗最終確定質量達標方可進場;材料保管非常重要,一定要在進場前做好安排,使原材料存放干燥整潔,最好建立工地專門庫房,按材料特性分別進行堆放,形成分門別類的系統科學管理,確保進場材料特質發生變化,出現受損或遺失問題。水泥的性能需要全面保障,不允許水泥材料存在質量瑕疵,避免出現施工中降低鋼筋混凝土結構強度現象,通過良好的材料控制,有效減少施工階段出現裂縫的幾率。
2.3 混凝土水化熱和適配試驗
在施工中,一定要全面綜合考慮混凝土體量與地質條件情況,按實際工地標準,合理選擇使用挑選符合要求的水泥,從根本上降低水泥水熱化程度。全面做好混凝土適配試驗,針對大體積混凝土主體施工,在進行施工前,需要通過科學的拌合適配試驗,掌握好塌落度、溫度應力等數據,根據數據進行調整修正,確保工程與設計相符。
2.4 外加劑品種選擇
一般情況下,混凝土需要少量的摻入其他制劑,不但能夠從量上減少拌和用水量,還能在水泥需求上做到合理調整。減少用水能夠使混凝土凝結硬化過程變快,能夠控制好失水量;水泥用量下降能夠進一步降低水化熱情況。從根本上降低混凝土收縮應力和溫度應力,從根本上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
2.5 對坍落度加以控制
坍落度可用來測量混凝土的和易性,溫度變化率超出設計值,也會造成混凝土路面開裂現象,這就需要對混凝土施工時的溫度進行有效把握,預先在市政道橋內預埋水循環冷卻管,是控制溫度的一種方式。混凝土硬化的時候,水泥會放出大量熱量,內部溫度將會急劇上升,這時就能夠借助提前預埋的冷卻管,實現澆灌后的溫度控制,避免混凝土出現開裂。不斷加強對混凝土表面防凍措施落實,合理控制溫度,使砼內部溫度與內外溫差盡量統一。
適當控制并減小澆筑層厚度,通過邊澆筑砼邊放水加快散熱速度。不斷優化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掌握好混合料或增塑劑用量,減少混凝土凝結、硬化時產生的水化熱,將溫度控制在滿足施工需求的范圍之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各類市政道橋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裂縫的產生不可避免,只有全面掌握科學的方法,才能有效避免裂縫的出現,做好工程整體施工方案的設計和施工階段裂縫的防治,是當前施工單位普遍關心的課題,也是一個長期需要研究的問題,只要創新思路,創新技術,就能在將來的施工中,有效解決問題,防止開裂現象,全面提升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保證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季.公路橋梁施工中裂縫的成因及防治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
[2]趙立勇.市政道橋連接處裂縫產生原因與防治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