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PIC在工業控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PLC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直接影響到工業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是關系到整個系統可靠運行的關鍵。文章主要論述了PLC在運行過程中所受到的干擾來源,以及解決這些干擾的一些措施,另外還對變頻器的抗干擾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討論。
關鍵詞:PLC控制系統;抗干擾;措施
1 概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PIC在工業控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PLC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直接影響到工業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是關系到整個系統可靠運行的關鍵。自動化系統中所使用的各類型PLC,有的是集中安裝在控制室,有的是安裝在生產現場和各電機設備上,它們大多處在強電電路和強電設備所形成的惡劣電磁環境中。要提高PLC控制系統可靠性,一方面要求PLC生產廠家用提高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工程設計、安裝施工和使用維護中引起高度重視,多方配合才能完善解決問題,有效地增強系統的抗干擾性能。
2 影響PLC控制系統干擾的主要因素
影響PLC控制系統干擾的主要因素很多,主要的有下面幾種:
(1)輻射干擾輻射電磁場主要是由電力電網、電氣設備的暫態過程、雷電、無線電廣播、電視和雷達等產生的,通常稱為輻射干擾。若此時PLC置于其輻射場內,其信號、數據線和電源線即可充當天線接受輻射干擾。此種干擾與現場設備布置及設備所產生的電磁場的大小,特別是與頻率有關。
(2)來自系統外部電源、信號線等的干擾
a.來自電源的干擾:PLC的正常供電電源均由電網供電,因而會直接影響到PLC的正常工作。由于電網覆蓋范圍廣,它將受到所有空間的電磁干擾而產生持續的高頻諧波干擾。
b.來自信號線的干擾:PLC控制設備的運行,總會有很多信號線的參與,然而在信號傳輸的過程中,除了傳輸有效的數據外,總會有干擾信號的侵入,此時就形成了干擾。
c.來自不規范接地的干擾:PLC控制系統的地線包括系統地、屏蔽地、交流地和保護地等。而不規范的接地就有可能對各個接地點造成不同的地電位差,引起地環路電流以及信號工模干擾,影響系統正常工作。
3 提高系統抗干擾能力措施
抗干擾的措施主要分為兩種:一是硬件方面;二是從軟件方面。下面逐一對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從硬件方面來說在設計PLC控制系統時,通過在正確選擇PLC、正確選擇接地點,接地方式、合理配置供電電源和I/O端的接線等措施,可有效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a.PLC的選擇:選用PLC時,要選擇有較高抗干擾能力、尤其是外部抗干擾能力以及包括電磁兼容性(EMC)好的產品,如采用浮地技術、隔離性能好的PLC品牌。同時要根據應用的具體環境(電磁環境)合理選擇PLC,由于我國采用的是220V高內阻電網制式,而歐美地區是110V低內阻電網,我國電網內阻大,零點電位漂移大,地電位變化也就大,工業企業現場的電磁干擾至少要比歐美地區高4倍以上,因而對系統抗干擾能力也就更高,在國外能正常工作的PLC產品在國內就不一定能可靠運行,因此在采用國外PLC產品時應按我國的標準(GB/T13926)合理選擇。
b.正確選擇接地點,完善接地系統:接地的目的通常有兩個,其一為了安全,其二是為了抑制干擾。完善的接地系統是PLC控制系統抗電磁干擾的重要措施之一。
系統接地方式有:浮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和電容接地三種方式。對PLC控制系統而言,它屬高速低電平控制裝置,應采用直接接地方式。由于信號電纜分布電容和輸入裝置濾波等的影響,裝置之間的信號交換頻率一般都低于1MHz,所以PLC控制系統接地線采用一點接地和串聯一點接地方式。集中布置的PLC系統適于并聯一點接地方式,各裝置的柜體中心接地點以單獨的接地線引向接地極。如果裝置間距較大,應采用串聯一點接地方式。
信號源接地時,屏蔽層應在信號側接地;不接地時,應在PLC側接地;信號線中間有接頭時,屏蔽層應牢固連接并進行絕緣處理,一定要避免多點接地;多個測點信號的屏蔽雙絞線與多芯對絞總屏電纜連接時,各屏蔽層應相互連接好,并經絕緣處理。選擇適當的接地處單點接點。
c.電源部分的抗干擾方法:電源變壓器是電源部分的主要元件,為了抑制電網中的干擾,一般選用隔離變壓器,且變壓器容量應比實際需要大1.2~1.5倍左右。在使用中應要求變壓器的屏蔽層良好接地,次級線圈連接線要使用雙絞線,以減少電源線間干擾。對于PLC的控制器電源,如果條件許可,還可在隔離變壓器前加入濾波器,此時變壓器的初級和次級連接線均要使用雙絞線。這樣干擾信號經濾波隔離后可大大減弱,增強了系統的可靠性。
(2)從軟件設計方面提高系統抗干擾能力PLC內部具有豐富的軟元件,如定時器、計數器、輔助繼電器等,利用它們設計一些程序,可以屏蔽輸入元件的誤信號,防止輸出元件的誤動作,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a.延時控制:控制器的外部開關量和模擬量輸入信號,由于噪聲、干擾、開關的誤動作、模擬信號誤差等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會形成輸入信號的錯誤,引起程序判斷失誤,造成事故。當按鈕、開關作為輸入信號時,則不可避免產生抖動。輸入信號是繼電器觸點,有時會產生瞬間跳動,將會引起系統誤動作。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定時器延時來去掉抖動,定時時間根據觸點抖動情況和系統要求的響應速度而定,這樣可保證觸點確實穩定閉合(或斷開后)才執行。
b.軟件濾波:對于模擬信號,可采用多種軟件濾波方法來提高數據的可靠性。連續采樣多次,采樣間隔根據A/D轉換時間和信號的頻率而定。采樣數據先后存放在不同的數據寄存器中,經比較后取中間值或平均值作為當前輸入值。常用的濾波方法有:程序判斷濾波;中值濾波;滑動平均值濾波;去極值平均濾波;算術平均值濾波;防脈沖干擾平均值濾波。
c.封鎖控制:某些干擾是可以預知的,例如可編程序控制器的輸出命令驅動大功率器件動作,常常會伴隨產生火花、電弧等干擾信號,它們產生的干擾信號可能使可編程序控制器接收錯誤的信息。在容易產生這些干擾的時間內,可用軟件封鎖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某些輸入信號,適當延時,在干擾消除后,再取消封鎖。
4 結束語
以上的措施,經若干PLC控制系統現場實際運行表明,能夠消除現場干擾信號的影響,保證系統的可靠運行。PLC控制系統中的干擾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因此在抗干擾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地抑制抗干擾,對有些干擾情況還需做具體分析,采取對癥下藥的方法,才能夠使PLC控制系統正常工作。
參考文獻
[1]陳宇.可編程序控制器基礎及編程技巧[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2]陳在平,趙相賓.可編程序控制器技術與應用系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3]周萬珍,高鴻斌.PLC分析與設計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