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現行消防技術規范出發,對氣體滅火系統常見的設計疑點問題進行了分析,著重探討了氣體滅火系統啟動控制方式、控制盤安裝、信號導線選型與敷設等疑點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為科學合理的設計氣體滅火系統提供參考。
關鍵詞:氣體滅火系統;規范;設計
1 概述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等消防技術規范的制定,為氣體滅火系統的設計提供技術依據。但以上規范并未對氣體滅火系統的啟動控制方式、控制盤的安裝、信號線選型與敷設等關鍵要素作出明確描述。這導致在施工過程中易出現盲目性、隨意性的情況,從而影響了氣體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行。文章針對現行消防技術規范中存在的缺陷,分析氣體滅火系統設計疑點,擬探討解決方案。
2 氣體滅火系統的啟動控制設計
氣體滅火系統分為管網滅火系統與預制滅火系統,管網滅火系統有手動、自動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預制滅火系統有手動和自動兩種啟動方式。
規范規定:對于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延遲噴射的延時設置可為0s;若需要人員安全撤離防護區,則可設計為不大于30s的延遲噴射。對于有人工作的防護區,文章不建議采用自動控制啟動的方式,在火災發生后,提倡人工確認后現場手動操作啟動。手動控制方式較為安全,它在人員完全撤離后,手動無延時啟動滅火裝置,保障了人員安全與及時滅火。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遠距離手動或自動控制的啟動方式可能會影響系統的穩定性。
規范中指出“自動控制裝置應在接到兩個獨立的火災信號后才能啟動”。其中“才能啟動”是指在收到兩個獨立火災信號后,自動控制裝置非必需啟動。換而言之,報警控制器接到兩個獨立系統的火災信號,只是啟動氣體滅火系統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而采用哪種火災探測器組合來提供“兩個”獨立的火災信號則必須根據防護區及被保護對象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如對于計算機房和通信機房,一般會用空調等設備使房間溫度保持在一定區間內;當火災發生時,防護區溫度不會迅速升高,感煙探測器會比感溫探測器較快感應到火情。此類防護區在火災探測器的選擇設計上,采用煙-煙的兩個獨立火災信號的組合比溫-煙組合能更早的探測到火情。
3 氣體滅火系統控制盤的安裝位置
《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中未對氣體滅火系統控制盤的安裝作出明確規定。這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尤其是單個防護區的氣體滅火系統,僅考慮了施工的便利性與經濟性,將控制盤安裝在無人值班的地下室內、儲瓶間內、防護區外的走道內、防護區內(平時無人值班),這些不合理安裝方式,是氣體滅火系統施工中的普遍現象。
控制盤是在接收火災探測器的火警信號并確認后發出滅火動作指令的氣體滅火系統控制器。若火災探測器發生誤報,控制盤卻安裝在無人值班地方,系統就會發生誤噴,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不少業主單位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對系統進行維保,控制盤發生故障亦不能被及時發現,使氣體滅火系統形同虛設。因此,為了保障氣體滅火系統正常工作,并能及時發現與處理系統的故障與火情,文章建議將控制盤安裝在消防控制室內或有人值班的場所。
4 導線選型與敷設
氣體滅火系統是具有報警、聯動控制一體化的系統,回路總線中不僅傳輸報警信號,而且還傳輸控制命令信號,其導線的選型與敷設應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4.1 導線的選型
在現行消防技術規范中,僅對傳輸信號導線的線芯最小截面面積進行了規定,而對導線是否應采用單根\雙絞、單芯\多芯,以及軟\硬材質等方面未作明確的要求,所以導致了設計單位在導線的選型上有些隨意與盲目,有的出于經濟性的考慮,選用的導線僅考慮了阻燃要求,有些設計單位甚至采用了單根銅導線進行布線的方案。這些設計亂象對氣體滅火系統工作的穩定性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現在報警總線為二總線,在信號的處理上,這要求二線之間的電容越小越好,若電容過大,就可能將有些必要的信號過濾掉,從而影響消防信號的傳輸。經有關部門研究發現,雙絞線導線間電容較兩根平行導線小,即雙絞導線信號傳輸的穩定性要優于兩根平行導線。因此,氣體滅火系統信號總線的設計應采用雙絞多芯銅導線,尤其是大型消防工程,控制中心的集中報警控制器與多臺分報警控制器聯網,這對信號線選型要求更加高,必須滿足消防信號穩定傳輸的要求,才能保證系統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多芯銅導線還因多芯銅導線材質柔軟,在穿線與連接過程中不易劃傷和折斷。
4.2 導線管路的敷設
現行消防技術規范中對氣體滅火系統導線管路的敷設要求主要側重于保護導線免受機械損傷,或是強調了阻燃等方面要求;而對導線管路在泄放強電、屏蔽、靜電及電磁干擾等方面未進行要求,在室外以及地下建筑的管路敷設要求也未作明確規定。這導致許多場合導線敷設材料采用了塑料管,而塑料管不能起到泄放強電、屏蔽、靜電等作用。
塑料管敷設的管路若與穿在其中的導線之間發生短路時,就很難被檢測到,如果此時遇有靜電放電、強電線路漏電或雷擊等情況,系統導線管路不能有效屏蔽和泄放入地,系統一旦串入強電將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輕則系統出現故障、漏報、誤動作,重則造成系統癱瘓或設備損壞。
為保障氣體滅火系統運行穩定,文章建議導線管路的敷設改進如下:氣體滅火系統室內導線管路無論明敷或是暗敷,均應在做好防火保護措施的金屬管或封閉式金屬線槽內敷設。敷設在潮濕場所或室外的導線管路應采用阻燃或耐火屏蔽電纜,敷設在電纜井或電纜溝內的屏蔽電纜可不用采取防火保護措施。金屬管(槽)以及導線屏蔽層應在消防控制中心的入口端與控制器機殼、保護接地地良好連接。
5 結束語
由于現行消防技術規范對氣體滅火系統的啟動控制方式、控制盤安裝、導線的選型與敷設等要點未進行規定,或者由于側重點不同,造成了系統設計方案的混亂,最終影響了系統的正常運行。針對以上設計疑點問題,文章分析了不同的設計方案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提出了解決方案,為科學合理設計氣體滅火系統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GB 50370-2005.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S].
[2]GB 50263-2007.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S].
[3]GB 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S].
[4]許春元,于繼航.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常見設計失誤與改進[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28(4):193-195.
[5]許春元.七氟丙烷滅火系統設計問題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3,22(4):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