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氣象預警大喇叭是預報預警信息的傳遞突破“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制約的重要舉措之一。該文通過對氣象預警大喇叭的運行原理、實用性、使用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大喇叭在梅縣區的運用前景。
關鍵詞:氣象預警;大喇叭;運用前景
前言
在全球持續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不斷加重已成為當下社會各界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各級政府也在氣象服務體系這一塊的投入不斷加大,而氣象預警大喇叭作為氣象服務信息發布的“直通車”,在為廣大農民提供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提高防御氣象災害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氣象預警大喇叭的運行原理
氣象預警大喇叭系統是在國內率先設計、開發并推出基于覆蓋全國的無線移動網絡的氣象預警大喇叭系統。該系統由控制系統、接收模塊、語音合成模塊、功放模塊、喇叭、現場可編程接口、寬電壓輸入220V穩壓電源、電源線、GPRS天線、主機機箱組成。預警語音終端是集防災減災信息發布、應急調度為一體的自動多功能語音播報預警機,當系統平臺發布預警信息時,通過中國移動GPRS網絡系統,無線傳輸發布信息,接收到平臺發布的預警信息后,通過自帶的農村大喇叭播放系統,實現短時間內將預警信息進行大范圍的快速傳播。
2 氣象預警大喇叭的實用性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氣象災害的信息傳遞方式已經從最開始人與人之間相奔告知到如今通過先進的電子設備發送到電視、短信、網絡以及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農村地區在我區板塊上所占的比例很大,人群整體特點是經濟實力較低、文化水平較差,使得我區的農村在災害防御服務工作方面發展緩慢,缺乏高科技的產品輔助,自然災害來臨時因防范不足往往蒙受極大的經濟和財產損失,甚至威脅到人身安全。大喇叭作為傳統舊媒體在此情況下充分體現出自身價值,主要特點是購置成本低,傳播范圍廣,信息覆蓋率高、設備操作簡單,使村民足不出戶便能收聽各類預報預警信息。大喇叭設備安裝至各地村委會辦公室,不僅設備安全得到保障,出現故障也能第一時間發現并反饋,操作員在大喇叭平臺上發布預報預警信息,接收機上無需人工操作和廣播,平日只需保證電源通暢就能實現自動播放,對于人手不足、業務較多的村干部來說更容易接受。
3 氣象預警大喇叭的使用現狀
梅縣區作為廣東省首批15個建設農村氣象應急預警“大喇叭”系統的縣(市、區)之一,涉及全區17個鄉鎮355個行政村的大喇叭工程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今年春分前后,受偏南急流和切變線的共同影響,全區出現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強降水并伴隨回南天、大霧的過程,各地相繼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內澇等災害嚴重威脅著百姓的生命財產。這一極端天氣的過程中,大喇叭在預報預警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將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快速、及時、準確的傳達至各鄉鎮,為民眾做好防汛抗災,避險轉移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4 氣象預警大喇叭在我區的運用前景探討
多數干部認為氣象預警大喇叭只是播放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其實不然,大喇叭作為傳播媒介,主要功能是散播最新的信息,但散播的信息內容是不分種類的,綜合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4.1 預警運用
氣象預警大喇叭主要運用于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的發布傳播,它的目的就是讓大喇叭覆蓋區域的群眾能最快的接收到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在氣象災害來臨前做好各項防御工作,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最大限度達到防災減災預警效果。
4.2 服務運用
當前農業產業結構經過不斷調整,已向規模化和產業化的形勢發展,大喇叭在向農民提供氣象預報和預警服務的同時,也應考慮提供農業技術相關服務。農民需要科技入戶來實現農業增效和增收,農業部門科技人員則需要深入基層開展技術培訓和農業知識輔導工作,需要較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大喇叭作為傳播媒介,能突破時空限制,定時以廣播的形式針對性的開展防治病蟲害、農作物栽培和禽獸養殖技術等知識講座,不僅解決農業生產的科技輔導需求,還能提高農民學習和收聽的興趣。
4.3 宣傳運用
改革開放初期,大喇叭是農村中不可多得的宣傳工具。中央每每出臺什么重要政策,總能通過村頭的大喇叭,及時聽到來自北京的“黨的聲音”。社會已經步入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互聯網也已延伸至廣袤的農村,新媒體有新媒體的好處,舊媒體有舊媒體的優勢,大喇叭作為傳統傳播媒介,是一種適合農村實際再好不過的宣傳教育工具,應充分利用大喇叭對各項新出臺政策,氣象、地質災害防御科普等知識進行廣播,使大喇叭變成“大講堂”,充分發揮宣傳大作用。
4.4 日常運用
通過大喇叭接收機上的話筒呼叫功能,能方便快捷的通知村民召開集體會議、領取物資、通報重要事項等工作,告別了村干部挨家挨戶走訪告知的舊模式。
4.5 應急運用
當發生緊急重大的災難事故或突發事件時,村一級干部可以通過大喇叭的話筒呼叫功能來做好緊急通知,使大喇叭變成當地一個緊急信息發布平臺。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緊急信息的傳遞速度,縮短傳達時間,為應急規避、搶險爭取更多寶貴時間和主動權。
5 結束語
大喇叭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體系中發揮的作用在目前來看是不可替代的,但效果顯著的同時,也衍生出諸多問題,例如設備維護,體系制度,人員配備,責任落實等都還需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大喇叭的推廣運用,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因地制宜,推陳出新,從而有效的提高農村防災減災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譚清波,劉朝英.氣象預警大喇叭在農村的運用前景分析[J].貴州氣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