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是文山州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的重要組織形式。總結文山州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發展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問題,提出進一步推進發展對策。
[關鍵詞] 專業化統防統治 植保 發展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056-01
文山州全州耕地面積49.6萬hm2。其中常用耕地35.7萬hm2,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73.3萬hm2次以上。近幾年來,全州8縣(市)年均共有50多萬人長期在外務工,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務農勞動力短缺,病蟲害防治是當前農業生產者遇到的最大難題。通過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理念,整合力量,優化技術,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既解決了農村缺勞力,又達到省工省時、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更有力地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
1 文山州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現狀
1.1 專業化防治組織發展情況
目前全州共有專業化防治隊伍93支、隊員1775人、擁有機動藥械1510臺,其中已在工商注冊隊伍36支。2012年11月,本州富寧縣清福植保專業合作社入選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服務組織”。州植保植檢站多方籌措資金扶持植保專業合作社,并給予一定防治藥劑補助和技術指導服務,在農作物生長期間,植保站派技術人員開展系統監測與宏觀調查,提供準確的病蟲情報,在防治上實行“五統一”,即統一病蟲測報、統一防治時間、統一供藥、統一機械施藥、統一調查防治效果的工作原則。
1.2 取得工作成效
統防統治突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專業化防治組織直接從廠家進購大包裝高效環保低殘毒農藥,采用高效機動器霧機施藥,相比非專業化防治減少施藥1-2次和減少用藥量20-30%,節約成本10-20元/畝,且防治效果穩定在90%以上,減少農藥殘留,降低環境污染,避免人畜中毒和作物藥害,保護自然天敵,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接受專業化防治組織服務的農田與農民自防田相比每畝增產8-15%;專業化防治組織服務從業人員每年可增加一定收入;接受專業化防治組織服務的農民可以勞動力轉移,從事其它行業或外出增加收入,形成了“農民種田我服務,農民打工我種田”的現代化農業服務方式。
1.3 主要工作措施及方法
1.3.1加大宣傳與展示。為促進我州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的開展,要求各縣市結合產業發展情況,突出工作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廣泛宣傳活動,并通過現場會、交流會以及防控技術的展示活動,使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廣大農民了解專業化統防統治的效果和作用,形成重視和應用專業化統防統治的社會氛圍。
1.3.2因地制宜,統籌推進。把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廣應用與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和品牌創建結合起來,搞好多方協作,將專業化統防統治措施落實到位。
1.3.3加強機防隊員和技術骨干培訓。在專業化統治統防技術推廣工作中,全州年均共舉辦統防統治培訓40余期,受訓9350人次。提高了示范區內農民科技意識,提高了農民參加專業化統防統治的積極性。
1.3.4積極引導防治組織搞好防治。在我站的指導下,根據作物病蟲害發生特點,制定整體防治方案,根據病蟲發生實際情況實施防治,采取由我站組織用國家資金統一購買所需農藥制劑,由機防服務隊統一噴藥,由農戶支付一定勞務費用的方式對病蟲害采取單項承包防治、代防代治等方式進行防治。
1.3.5加快植保施藥器械的更新換代步伐。當前農民在防治病蟲害主要采用老式的手動噴霧器,這類藥械農藥利用率不到30%,“跑、冒、漏、滴”十分嚴重,造成藥液大量流失,不僅浪費了成本,還污染了農作物和周圍的環境。我州大部分專業化防治組織配備了機動噴霧器,提高了日作業能力和農藥利用率,減少了農藥浪費,提高了防治效果,杜絕了生產性中毒事故發生。
2 存在問題
2.1 專業防治隊伍開展工作難。文山州山區半山區面積占97%,規模大的壩子少,農戶種植面積分布零散,種植不連片。統防統治開展較困難重重。
2.2 專業化服務隊伍管理不夠規范。本州雖有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服務組織”富寧縣清福植保專業合作,但大部分服務組織是由縣市植保站牽頭成立的農戶互助型組織,相應的管理章程等不健全,缺乏監督管理。機防隊的隊員流動性大,導致防治質量不穩定。由于農作物病蟲防治主要集中在夏秋季3—4個月的時間內。若只從事此項工作,機手在其余時段便無事可做或者會另謀出路,加上作業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等不利因素,影響防治隊伍的穩定和防治質量。
2.3 專業防治技術人員水平欠缺。病蟲害防治是一項季節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其與多門學科密切相關,但不少防治人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不強或理解易出現偏差,對病蟲防治認識不足,影響科學技術到位率的提高。
2.4 專業化服務隊伍經濟效益不高。由于植保專業合作組織承擔的統防統治工作是一項時效性很強的工作,經濟效益不可能很高,很難長期與農戶形成共贏的局面,制約了植保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3 建議和對策
3.1 加大政府資金的扶持力度。建議政府首先落實扶持政策和資金,培育服務組織。目前專業化防治組織中農戶互助型占大多數,這種形式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化防治組織,專業化防治既是農村新型服務業,也是公益性很強的植保防災減災事業,建議政府落實扶持政策和資金,積極引導和培育市場化的植保服務公司等形式的組織。其次提供植保專項資金,為開展病蟲測報、藥效試驗、機防隊員培訓及所需農藥制劑實行專項補貼等提供經費支持。
3.2 加強技能培訓。要對從業人員加強安全用藥、無害化防治技術和藥械維修、故障排除等技能方面的培訓。科技人員要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培訓指導,從而全面提高專業化防治組織的科學防控能力。
3.3 著力構建有資質的植保服務公司。要大力支持專業化防治組織成立市場化運作的標準化的服務公司,全程承包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將業務拓展到蔬菜、果樹、綠化苗木的病蟲害防治上,還可承擔播種、插秧、收割等工作,以提高收入、穩定隊伍和發展壯大,這樣既可使大企業承擔了社會責任,拓寬了發展領域,又增加了組織抗風險能力。
3.4 建立激勵機制。要逐步建立專業化統防統治目標管理責任制,制定考核細則,將病蟲防治的組織化程度、防治覆蓋率和防效以及農民對服務的滿意度列入考核內容,加強督促檢查,年終進行考核,每年評選全州優秀專業化統防統治隊伍五家,設獎勵經費進行獎勵,鞭策后進,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