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今,我國已經逐漸發展成一個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綜合性大國,相應的農業方面也有了很快的發展階段,玉米,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產物,但是,近年來,我國玉米的禿尖病時有發生,因此要詳細講解玉米禿尖病的發病原因,之后按照適合玉米生長的生存環境進行相應的解決方法,玉米禿尖病如果不進行一個根本性的救治,就會出現相應的玉米減產的現象,目前看來,我國對玉米禿尖這種現象主要的大方向就是要根本增加玉米的結實率,進而控制好禿尖現象的發生。
[關鍵詞] 玉米禿尖病 防治措施與方法 原因分析與總結 方法談討與治療前景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079-01
玉米禿尖病,主要的發病現象是玉米果穗的頂部不結實稱為禿尖或禿頂,致玉米穗粒數減少,造成減產。因此,在玉米的收成過程中,要重點進行玉米的果穗檢查,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解決,如果頂端有不結實禿頂的現象,可以施加一定的激素促進頂端進行發芽。如果玉米的穗粒仍然有不全面的現象。可以多方面分析玉米的生存環境,適應玉米的生長才能夠根本減少玉米禿尖病的發病率。
1 玉米禿尖病的發病癥狀和發病現狀
根據近年來玉米禿尖病的發病情況進行分析,玉米禿尖病主要有幾個發病癥狀,其中最為普遍的是玉米果穗的頂部不結實造成的玉米局部禿尖,因此如果嚴重的話就會造成玉米的大面積減產,另外,玉米禿尖病在發病過程中,頂部的果穗可能會有小穗的出現,而且普遍呈現的是白色或者是黃白色,因此,如果不進行仔細觀察或者是玉米產量記錄,就會忽略這一癥狀。如今,我國玉米的禿尖病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研究人員會及時根據相應的癥狀進行治療,所以我國禿尖病大多只會在生存環境改變或者是不適合的情況發生。
2 玉米禿尖病的發病原因
2.1 玉米的生存環境
首先,玉米的生存環境能夠有效的控制禿尖病的發病率,要選擇玉米適合的生存環境進行栽植玉米,而且不能夠盲目進行栽植,要合理的進行步驟性栽植,先進行玉米品種選擇,盡量要選擇易栽植,易成熟的玉米品種進行栽植,然后按照先施肥后澆水的選擇,適當進行施肥澆水,要保證不僅土壤還有玉米本身的水鹽平衡。整個生存環境包括有很多,不僅有溫度,對于濕度,水肥條件,甚至是栽培玉米的營養情況,這些都要進行一個對比記錄,如果有局部抑制性的禿尖現象,先適當調整生存環境。如果生存環境均符合要求,再進行其他救治方法。
2.2 玉米的種類不同
玉米的種類不同會影響玉米的栽培情況,不能夠輕易進行玉米不同種類的混植,要按照不同玉米的品種進行禿尖病治療,玉米不同種類生存環境要有特定的區別,比如說,有的品種能夠承受環境溫度比較高,但是如果同時進行種植,就會造成能夠承受環境溫度比較低的玉米品種發生禿尖病的幾率增加。相同,不僅僅受到溫度影響,對于整個環境的影響都比較大。
2.3 玉米的遺傳特性
玉米的遺傳特性也是造成玉米禿尖病的一個因素,其中造成的嚴重后果就是受粉不良,因為玉米從苞葉中抽絲的順序不同,所以,按照順序,頂部的花絲抽絲是最晚的,因此,就會造成抽絲過程中會遇到花粉散播的最末期,最容易造成玉米的受粉不均勻,于是,發生玉米發育不良的現象,遺傳特性決定了玉米受粉的順序,如果受粉越晚,結實的幾率越小,因此,因為遺傳特性的關系,頂部經常會出現抽絲遲鈍的現象,必要的情況下一般都采用的是激素促進,使得玉米頂部可以少量抽絲,減少禿尖現象的出現。
2.4 玉米的水鹽不平衡
水鹽不平衡也是造成玉米禿尖病的一個因素,低洼易澇,耕作層過淺,蓄水保肥能力差,禿尖缺粒發生較重。一般情況下,土壤內部會因為施肥過多或者澆水過多,造成水鹽不平衡,因為玉米內部的水鹽比例和土壤中有較大差距,會發生玉米根部無法吸收過多的水肥量,這樣時間長會造成玉米的減產,禿尖病則因為耕耘層比較淺,儲藏水分時間比較短,因此不能夠長時間的進行水分保持,如果環境溫度比較高,水土流失的現象會比較嚴重。玉米頂部沒有營養成分,自然生長緩慢,時間長則造成禿尖。
2.5 不合理種植
為了增產,種植的過程中會適當增加單位面積中的玉米種植量,但是相反,會造成單位面積內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受到了限制,因此同等面積中可能會有一部分玉米出現生長不良的現象,結實率下降,因為營養會遵循形態學順序進行疏松,從形態學下端運送到形態學上端,整個過程比較有規律性,所以如果不合理種植會引起影響分布不均勻,因此在受粉過程中會出現分布不均勻的現象,同時,如果種植密,會造成通風差,花粉很難落到柱頭上。
2.6 高溫天氣影響
溫度也影響著玉米的禿尖病,影響玉米雌雄穗的發育;玉米散粉時陰雨連綿,影響正常的開花授粉;授粉時無風使授粉不良,都可造成禿尖缺粒。 因此,在玉米禿尖病發作的時候一般都是由于高溫影響了正常的受粉。
3 玉米禿尖病主要的防治方法
3.1 平衡玉米土壤內部水鹽平衡
玉米在栽培過程中要對土壤的水肥進行合理控制,嚴格遵循先澆水后施肥的選擇,而且要根據玉米的種類,生長情況進行合理水鹽平衡,不能夠過多的施加營養。否則會造成底端激素過剩的現象。
3.2 進行激素治療
合理進行激素治療能夠有效的緩解玉米禿尖病。其次,合理的激素治療,能夠改善內部激素結構,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康普6號、在玉米6-11片葉時,每畝用30毫升對水15公斤,噴在玉米葉片上,或者玉米矮壯素、在玉米6-11葉時,每畝用25毫升,對水30-40公斤葉面噴霧。
3.3 防治病蟲害
病蟲害的防治能夠合理改善病菌,病毒,或者是病蟲害帶來的細菌等,綜上,如果能夠控制病蟲害,對于發病初期而言,可以利用多菌靈、退菌特或粉銹寧等進行防治。相對應的病癥要根據要求進行配制然后治療。增加頂部的受粉幾率,進而增加結實率。
4 結語
增加玉米的結實率能夠有效的治療玉米的禿尖病,因此,要在保證其生存狀態的條件下,進行激素調節,必要的話可以進行種類分類,防止多種類下環境因素的不好控制導致局部的玉米種類頂端穗粒稀少,受粉率比較低,從根本上改善問題,增加玉米的結實率,減少玉米的禿尖病發病率。
參考文獻
[1]田忠,玉米禿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農民致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