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了在運城市臨猗縣建立果樹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開展果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試點工作的概況。總結分析試點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
[關鍵詞] 病蟲害 綠色防控 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104-01
運城市地處山西省的南部,古稱河東,農耕文明歷史悠久、遠源流長。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逐步形成糧、果、菜、畜、加工五大主導產業。并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與推廣,實現農藥減量增產。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指以確保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為目的,優先采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技術措施來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的行為,實施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貫徹\"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的具體行動。
1 果樹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
2015年,全市果樹栽植面積249.82萬畝,總產53億公斤,其中,蘋果面積136萬畝,總產33.3億公斤,是我市主導產業之一。在我市臨猗縣,更是農業支柱產業。臨猗縣從2009一直以建設全國一流的果樹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為目標,狠抓各項綠色防控措施的配套到位率。整個示范區圍繞“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的工作理念,全面推進果樹綠色防控,實現農藥減量增產。
依據實施方案,示范布局分為綜合示范、單一試驗區、藥劑示范、三葉草示范、黃板示范、捕食螨示范等六大片區。在頻振式殺蟲燈的使用上,做到 “六統一”即統一燈桿、統一燈架、統一布線、統一布局、統一燈高、統一管理;在性信息素的使用上,做到了 “六統一”,即統一誘捕器、統一誘芯、統一布局、統一高度、統一標識、統一管理;在農藥的使用上,做到了“四統一”, 即統一配方、統一時間、統一防治、統一調查。經驗證,示范區綠色防控到位率達80%以上,防控效果達90%以上,減少化學農藥使用15%以上,病蟲害為害率控制在10%以內,農藥殘留量100%達到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并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示范效果更加明顯。
2 取得的成效
2.1 經濟效益
示范區比非示范區相比,平均畝增產150公斤,畝增收375元/畝,考慮病蟲害防治投資畝增效30元,及為害損失增效186.55元,畝總增加效益591.55元。
2.2 生態效益
示范區綜合配套技術的應用,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采取統一防治,利用生物控制技術,保護了天敵,減少了農藥的使用次數和數量,減輕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保護了農田生態環境。
2.3 社會效益
綠色防控示范區的建立,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注,社會各界認可,加快了果樹綠色防控記得推廣應用,截止今年我市共扶持建設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16個,示范面積7.65萬畝,輻射帶動面積45萬畝。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綠色防控意識不足
大部分果農和基層技術人員對綠色防控的概念理解認識不夠,有靠政府吃飯的想法,認為綠色防控是政府行為,是用非化學農藥的措施控制病蟲害,沒有真正理解綠色防控意義,需要繼續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
3.2 植保技術人員專業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病蟲害的不斷出現,果農和基層植保技術人員技能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如生物農藥的使用、天敵的釋放易受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果農不易掌握,應多提供新技術培訓和再教育的機會。
3.3 綠色防控經費嚴重不足
綠色防控作為一項新技術,投入成本高,或者因為技術復雜需要投入高質量的勞力,使大部分農民難以接受。造成技術推廣難度加大,希望政府及社會各界加大扶持力度。
3.4 推廣機制單一
近年我市病蟲害綠色防控推廣機制大部分是以農業部門為主體的示范展示,重在技術示范,資金來源也是以農業部門為主,而綠色防控使用主體積極性和參與度并不高,雖然有一些企業或專業合作社參與,但整體來說推廣機制比較單一,難以發揮效益,導致綠色防控技術推進帶動力度不夠。
4 對策措施
4.1 建立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針對本地實際情況,建立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試驗示范,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示范推廣,逐步引導廣大農戶積極主動參與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的推廣。
4.2 加強宣傳,提高社會各界綠色防控認識
加大對技術人員和廣大果農宣傳培訓力度,通過召開現場觀摩會、舉辦農民田間學校等多種形式,引導農民應用綠色防控技術。另外,我們還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專門培訓,利用大學生村官自己的優勢進一步提高對綠色防控的認識。
4.3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綠色防控技術人員專業水平
強化宣傳培訓,科技服務到縣、鄉、村,走到田間地頭對農民進行集中培訓和現場講解,下鄉調查指導農戶、植保科技人員,發動他們及時進行科學防控,并制作圖文并茂的版面,以便更有效地指導農民進行綠色防控,提高農民綠色防控技術。
4.4 綠色植保增產新技術
2015年,根據農業部、省植保總站安排,臨猗縣廟上鄉吉令村被農業部列為“全國棗樹蜜蜂授粉與綠色植保增產技術集成應用示范區”,這也是全國僅有的兩個示范區之一,核心示范總面積1000畝,輻射帶動1萬畝。經過植保技術人員嚴格按方案實施,經濟、社會、生態效果顯著,達到預期目標。
4.5 因地制宜,開展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的融合推廣
通過深入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發展,促使綠色防控再上新臺階。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增加對綠色防控的投入,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型的推動作用,企業推動型的產品拉動作用,以及專業合作組織的多方聯動作用。最終實現綠色防控技術的“三個實現”,即“實現綠色防控由政府投入主導型向企業投入主動型轉變,實現綠色防控技術由高投入向經濟效益轉變,實現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由農業部門示范向大面積生產實踐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