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森林,為人類、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可推動林業的良好發展,滿足國民經濟的發展需求。為此,以靖邊縣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病蟲害情為例,對森林病蟲害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制定了森林病蟲害防治對策,主要的目的為從根本上提高生態環境,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關鍵詞] 森林 病蟲害 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 S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111-01
為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森林資源,就需要合理的使用科學技術,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1]。同時,還需完善基礎的設施、排除各項影響因素,結合靖邊縣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病蟲害情況進行分析,進而找到問題后制定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推動我國森林資源獲得可持續發展。
1 森林病蟲害相關問題
1.1 常發性害蟲數量遞增
以靖邊縣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病蟲害發生情況為例,這一地區森林病蟲害的總體發生面積較大,主要產生的原因為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所致,持續的干旱、冬季氣候腳暖等自然因素,使得害蟲不能徹底殺滅。與此同時,部分退耕還林戶僅領取了補助款,但并沒有做好防治病程還的工作。而病蟲害的預防資源,如人員、技術、設備都受到限制,這也導致森林害蟲防治工作難以順利實行。
1.2 防治技術滯后
較多地區因為防治技術非常滯后,缺少資金的支持,這也使得其會通過一些不科學的方式防治。如噴灑化學農藥的時候,較多的害蟲均存在一定的抗藥性,而過涼的化學藥物防治,會導致森林的相關生物也受到影響[2]。這樣一來,也會對地區物種生長情況構成威脅,不利于森林資源的良好發展。若此時在產生大規模的病蟲害情況,對森林資源的良好發展無疑會構成較大的阻礙。
1.3 難治性害蟲反復出現
部分害蟲,經過害治理后不會再生出現害蟲現象。然而,同時存在一部分害蟲會反復產生,這也給治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阻滯。如部分嚴重的害蟲(松毛蟲)均難以根除,若林業部門建設設備,檢測的數據不能達到精準,就會導致早期不能及時發現害蟲,同時還會使得防治病蟲害的工作面臨較大的挑戰。部分頑固性害蟲,幾乎每年都會存在,且局部地區會產生大爆發的并害蟲情況。
2 森林病蟲害防治對策
2.1 森林病蟲害監測的對策
監測、預報工作,為森林病蟲害的主要部分。所以,應將其放為森另病蟲害防治的首要位置,制定管理區域內森林的監測預報的制定,進而在第一時間掌握森林病蟲害狀況,通過技術人員嚴格觀察組進行防治。如發生森林病蟲害,且報告準確、防治時間及時,可有效對病蟲害進行控制。為在第一時間發現病蟲害,應提高對森林病蟲害的預測工作、預報力度。以此,及時掌握森林病蟲害的具體情況,并結合制定的防治對策,做好病蟲害的治理工作。此外,還應結合實際的責任機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并定期實行病蟲害的檢測,以此做到及早發現、及早預防、及早治理,將病蟲害扼殺在搖籃里。同時,需根據森林資源的具體情況、當地氣候對管理范圍內的森林病蟲長時間實行預報,同時制定防治病蟲害的合理的措施。
2.2 科技技術支持的防治對策
森林防治害蟲工作,應確保在先進技術下,根據我國地區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生物多樣保護、環境保護情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與此同時,還應降低對環境、水資源、相關生物資源的污染/迫害工作,進而合理使用適量的藥物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3]。
2.3 林業的防治措施
林業的防治工作,即為林業生產過程,根據森林保護制定的各項要求,開展各項必須經營的項目,以此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和條件于森林。同時,還可對害蟲實行抑制,確保林木的健康生長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應充分做好育苗工作,圃地的選擇工作,種植前合理的對種子進行處理和選擇。適當的實際,實行苗木撫育工作、圃地的管理工作,不斷完善苗木出圃檢疫的方案。
2.4 病蟲害防治認識的防治對策
為推動我國森林獲得可持續發展,就需要確保生態環境的良好,提高人們對病蟲害的防治重要性認識,以此加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然后,應加強人們對降低森林資源危害的認識,因為降低病蟲害能夠獲得較大的經濟保障,同時可推動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由此可見,病蟲害,會對森林資源的整體發展構成較大影響。因此,需合理的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以此最大限度降低對森林資源所造成的損失。以安全方面來看,降低病蟲害可降低經濟損失,對森林資源實行全面的保護。
2.5 防治對策的完善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應結合不同的環境、病蟲害的類型,制定防治的完善對策,同時應添加一定的科技含量。特別為現代防治工作中,禁止通過水胺硫磷和久效磷、林丹等毒性較高的農藥防治病蟲害。建議,合理的使用仿生農藥和植物性、微生物農藥,以此防治病蟲害。這種方式,可降低害蟲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還可以通過生物防治的方式、生活防治的防治,殺滅害蟲。碎玉松毛蟲可通過赤眼蜂實行防治,白蛾采取周氏嚙小蜂進行防治。
2.6 林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對策
林業技術的推廣,離不開優秀的林業技術人員。林業技術科研工作、技術的退關、宣傳等工作,均需在林業技術人員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完成。所以,應提高高校對林業技術人員的招聘,亦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林業技術人員。此外,還可提高技術人員的福利待遇方式,吸引更多相關專業的人才和喜歡這一行業的人員,通過培訓后上崗,緩解我國林業技術人員的短缺問題。
總結:森林資源的開發,利于維護生態平衡,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并提高森林資源的整體效益,應加大防治的力度,實時觀察森林是否存在病蟲害情況,如存在病蟲害,需結合環境、地理位置、氣候、病蟲類型等內容,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進而從根本上降低我國森林病蟲害,實現保護森林資源、生態環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支莉.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對策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9):36—36.
[2]李晶.淺析森林病蟲害防治對策[J].科技資訊,2015,13(7):118—118.
[3]張志宏.淺談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5,13(5):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