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進一步修正花生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對土壤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形成符合江門市新會區實際的花生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施肥參數及推薦施肥技術,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提供依據。在花生的生長期,采用花生測土配方施肥方案,探索花生增產節肥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根據廣東省花生施肥指標體系給出的推薦施肥量進行施肥,具有極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應。推薦施肥、不施氮肥、不施磷肥和不施鉀肥分別比不施肥對照增產208.64%、32.78%、110.71%、160.37%。
[關鍵詞] 花生 測土配方 施肥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S56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139-01
為驗證和探索我省花生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的的應用效果,2015年8月20日在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羅坑村進行花生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驗證田間小區試驗,試驗結果如下。
1 試驗設計與方法
試驗設計方案詳見表1
1.1 試驗設置5個處理,每個處理20平方米(0.03畝),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呈長方形,起畦種植,四周設立保護行。
1.2 試驗選取在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羅坑村和安門口田(土名),農戶林明晃。參試土壤的土種是粘土田,試驗前分析土壤養份有機質36.6g/Kg、堿解氮125.8mg/Kg、有效磷61mg/Kg、速效鉀127mg/Kg,pH 4.7。根據廣東省花生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推薦的NPK“2”水平,每畝施用純氮6.5Kg (折素尿14.13Kg), P2O5 2.5 Kg(折12%過磷酸鈣20.8Kg),K2O 5Kg (折氯化鉀8.3 Kg)。
1.3 參試花生品種為粵油9號,于2015年8月22日播種,播種前,每個試驗整地時每畝施入60公斤石灰和七水硫酸鎂10公斤。花生種子用0.2%硼砂+0.05%鉬酸銨溶液浸泡攪拌10分鐘,晾干后再播種。每穴播2粒種子,株行距7×8寸。播種同時在隔離田塊育苗,以備以后補苗用。
肥料分兩次追施,不施基肥。其中,由于天氣連續下雨,全部磷肥、70%氮肥、40%鉀肥在花生出苗后到9月7日時才施,30%氮肥、60%鉀肥在始花后9月22日施。因施肥的量少,采用淋施,確保施肥均勻。
1.4 試驗田均按常規田間管理方法進行管理,及時中耕除草、灌溉排水、做好病蟲害防治,在執行各項管理措施時除了試驗設計所規定的施肥差異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均一致。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本試驗于2015年12月1日收獲,各小區產量詳見表3。經過方差分析,處理間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詳見表4),經過對各處理的產量進行多重比較,處理4、5與處理1、2之間產量增產顯著,處理3只比處理1增產顯著,同時,處理4、5與處理3比較產量差異不顯著,說明在本試驗條件下,增施氮肥結花生產量增產極顯著,其次是磷肥,增施鉀肥對花生量影響不大。在本試驗條件下,花生最高產量的肥料配比是N2P2K2處理。
試驗收獲后,對各小區花生植株莖葉鮮重進行稱重,各小區植株莖葉鮮重詳見表6,經過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詳見表7和表8,處理間植株莖葉鮮重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4、5比處理1差異顯著,說是在本試驗條件下,花生植株莖葉鮮重與花生產量呈現相關性,經回歸分析,花生產量(Y)與植株莖葉鮮重(X)的關系方程式為 Y=01504X-34.08(r=0.9817**)。
3 小結
在本試驗條件下,通過驗證試驗結果表明,花生施肥按廣東省花生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推薦的N2P2K2水平施肥應用效果最好,能給出正確的氮、磷、鉀施肥量。花生產量與植株莖葉鮮重均為最高,增施鉀肥對花生產量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