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146-01
1 試驗目的
在玉米幼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等通過使用不同藥劑,對玉米苗期的田間雜草、小喇叭口期地老虎、二點委夜蛾、大喇叭口期玉米螟等玉米常見草害蟲害進行防治,調查防治效果及對玉米的增產效果。
2 供試藥劑
苗期:畝用22%安全煙.莠油懸浮劑200毫升
小喇叭口期:畝用龍鳳配10毫升
大喇叭口期:畝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30毫升。
3 試驗地點(共4個,每點20畝)
根據試驗要求,試驗地點選在我縣玉米種植較好的板店鄉柴莊村柴紅軍的地里。
4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塊地勢平坦,土壤類型為適宜玉米種植的黃棕壤土,PH值7.1,前茬作物種植的小麥,小麥收獲后,于6月5日用大型播種機進行種肥異位鐵茬直播,畝用三元復合肥100斤,玉米種5斤。
5 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取大區試驗法,不設重復,試驗點面積20畝,在試驗區內都留1畝不施藥,作為對照。
6 試驗步驟
根據試驗要求,在玉米幼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按照供試藥劑所列順序及畝用量,嚴格配制好對應面積的用藥量,按照施藥時間要求,用3WX-280H自走式旱田作物噴桿噴霧機進行莖葉噴霧施藥。每次用藥情況見對應附表。
7 調查方法
7.1 在玉米出苗后長到3-5葉期,采取三點取樣法,每點查1平方米,調查玉米田雜草基數與種類,然后用供試的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藥后7天左右采用同樣方法調查雜草受藥害情況,并計算防治效果。在玉米小喇叭口期用供試藥劑龍鳳配進行噴霧,施藥前仍采用三點取樣法,每點調查20株,查看地老虎、二點委夜蛾等蟲害發生情況,查看蟲株率,施藥后3天采用同樣方法,再次調查以上蟲害的發生情況,計算防效。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供試藥劑高效氯氟氰菊酯對玉米螟進行噴霧防治,施藥前采用三點取樣法,每點調查20株,調查玉米螟基數,藥后3天按藥前調查方法再次調查玉米螟數量,并計算防效。各試驗點的調查情況見附表。
7.2 玉米收獲前仍采用3點取樣法,每點調查11行玉米的長度,除以10得行距,21株的長度,除以20得株距,然后用667除以行距,除以株距,得出畝穗數,然后從一行中連續取5穗,查每穗行數,一行的粒數,計算每穗粒數,然后5穗平均求穗粒數,玉米收獲后秤曬干的千粒重,計算出施藥區與對照區玉米畝產量,然后對比,計算增產效果。詳情見附表。
8 結論與評價
在玉米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分別用供試藥劑防治玉米各個時期的病蟲草害及后期玉米的增產效果,從附表中我們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玉米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施藥,除草、治蟲都達到了很好效果,并切后期增產效果明顯,畝增產22.3%,增產效果達到了顯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