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疆昌吉市是種植食用型葵花的主要地區,但由于該地區干旱少雨,食葵的的產量和品質一直不穩定。近些年,為了更好保證食葵獲得高產和穩產,昌吉市在應用覆膜技術基礎上,積極實施膜下滴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食葵產量和品質得到了極大的保證,農民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 昌吉市 食葵 節水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149-01
昌吉市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縣之一,食葵常年種植面積在15萬畝左右。干旱少雨、蒸發強烈的氣候特征,使水土資源矛盾十分突出。近些年,該市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作為重點工作,通過改進栽培技術,大力發展食葵等特色農作物產業,確保農牧民增收、農業增效。該市通過實施先進的膜下節水滴灌技術,達到節水、省時、省工、省力,提高肥料和土地利用率等工效,相比傳統大水漫灌種植,提高了產量和品質,特別是可有效緩解灌溉水日益緊缺的現狀,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1 科學選地
科學選地是確保食葵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葵花根系較淺,因此要選擇土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土壤保水能力強的地塊。可以選擇上茬作物是小麥、玉米或者苜蓿的種植地種植食葵,不宜選擇種植過豆類的土地作為種植地。頭年深秋翻耕土地,保證土壤完全熟化,翻耕深度應該維持在25cm以上,第二年適時整地,整地同時做好土壤施肥封閉工作。每畝可以選擇使用48%的氟樂靈乳油100~150ml兌水30公斤,進行地面噴施。
2 科學選種
科學選種也是保證獲得高產的重要前提。選種要結合當地氣候環境、種植制度綜合確定,一般選擇抗病性能好,耐寒耐旱,產量潛力大的食葵品種。種子純度不應該低于96%,凈度不應該低于98%,發芽率不得低于90%,盡量選購包衣種子,如果不能選購包衣種子,在播種前需要做好藥劑拌種工作,可以選擇使用菌核凈、甲霜靈、辛硫磷乳油進行藥劑拌種,防治菌核病、霜霉病和地下害蟲。在昌吉市主要食葵品種是SH363、SH909L(X3939)、新食葵11號(609)等。
3 播種
當土壤層深5cm的地溫能力穩定在8~10時就可以進行播種了,一般情況下,播種深度為4~5cm,黏土性質的土地播種深度維持在3~4cm,每畝使用食葵0.6~1.0公斤。播種采用氣吸式精良鋪膜點播機播種。鋪設毛管、覆膜、打孔播種、覆土和鎮壓一次性完成,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施入磷酸二銨25公斤,硫酸鉀10公斤,尿素10~15公斤,混合完全后隨播種一起施入。保證一膜一管,每膜種植兩行食葵。采用70cm的農用薄膜,食葵行距45cm,膜間行距75cm,株距維持在40~50村民之間,每畝留苗1800~2700株。覆膜之后在薄膜上每個一段距離覆蓋一堆土,避免大風將薄膜掀起。
4 做好滴灌管理
播種結束之后,及時將地面滴灌管網和地面下毛管相連,滴灌的各個系統按照相應的技術標準安裝完成之后,還應該做好檢查試壓工作,查看整個系統是否存在泄露的地方,發現問題及時修理,故障解決之后應該重新試壓,直到合格為止。在滴灌系統運行過程中要密切檢查各個系統是否存在泄露故障,發現后要及時處理。
5 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5.1 間苗定苗,田間除草
對于土壤墑情不足的可以滴水出苗,每畝滴量維持在15~30立方米之間。出苗之后應該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出全。當食葵生長到一對真葉之后就可以進行間苗,兩對真葉之后要及時定苗,對于病蟲害發生嚴重和鹽堿地食葵可以適當晚定苗,但最晚不能超過3真葉出現之后。定苗要保證均勻一致,留壯苗,去弱苗。食葵苗期還要做好除草工作。在食葵整個生長期間需要中耕除草三次,第一次在出苗時進行,深度維持在8~10cm,第二次在定苗時進行,深度維持在12~14度之前,第三次在封壟之前進行,深度維持在16~18cm之間,如果中后期中田間雜草嚴重,可以選擇使用藥劑放防除。
5.2 做好滴水施肥工作
食葵整個生育期需要進行6~7次滴水灌溉,每畝總用水量維持在280~315立方米左右,食葵進入現蕾期進行第一次滴水,以后每隔十天滴水一次,第一次和第二次滴水量維持在50~55立方米之間,隨后的三次滴水量維持在40~45立方米之間,最后兩次滴水量維持在30~35立方米之間,并且在第一次、第三次和第五次滴水時每畝施入尿素3~5公斤,復合滴灌肥3~5公斤。進入花期之后,為了提高結實率,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一周使用一次,連續使用1~2次。
6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食葵病蟲害重要有菌核病、霜霉病、銹病和蚜蟲。對于這些病蟲害在做好農業防治的基礎上還要做好藥物防治。對于菌核病在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菌核凈每噴霧器水兌30克,逐株灌根防治,每穴2~3兩藥液,每隔7天灌防一次,至少灌防2次,效果顯著。對于霜霉病在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40%增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或72%霜脲·錳鋅700~800倍液,每隔7天噴施一次,連續使用2~3次。對于銹病在發病初期可以使用5%二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防治或75%粉銹寧500倍液,5~7天噴1次,連續噴2~3次。對于蚜蟲可以使用2%的阿維菌素5毫升/平方米,或2.5%天王星乳油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殺滅,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王婧,趙永敢,逄煥成,任天志,李玉義. 不同食葵品種萌發期耐鹽性研究[J].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1(04)
[2]李素萍,安玉麟,郭樹春,聶惠,張明宇. 食葵主要農藝性狀的遺傳變異及相關性和主成分分析[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