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黑枸杞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無論是在農業還是飲食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現如今,黑枸杞的需求量與日俱增,但是受限于人力、土地等資源,因此黑枸杞種植技術的改良和創新亟待解決。本文以焉耆縣的黑枸杞種植技術為例,深入探析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的解決辦法,促進黑枸杞種植的高效、節能、安全。
[關鍵詞] 黑枸杞 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162-01
焉耆縣是農業大縣,歷來以種植小麥和各類經濟作物為主。近幾年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土地的利用價值,農民們開始引種黑枸杞種植來增收致富。經過對市場調查研究,黑枸杞目前市場前景廣闊,人們對黑枸杞越來越關注,對它的自身價值和功效越來越認可,焉耆縣永寧鎮馬蓮灘村二組村民馬英杰就利用花卉大棚,種植了黑枸杞,結果4000多盤純利潤將近10萬。其種植價值和經濟效益顯而易見。
1 黑枸杞簡介
黑枸杞,多年棘刺灌木,植株高50-80 cm,枝條堅硬,顏色白色和灰白色為主,花顏色為淡紫色,花落后結果,果實形狀似球,呈現肉質小漿果狀。果實成熟后顏色加深,呈紫黑色,其中富含花色苷類色素,味甜,營養豐富。黑枸杞生長能力強、抗逆性強,耐寒冷、抗干旱性極強。同時,由于其耐鹽堿能力很高,抗風沙能力極強,所以它可以生長在戈壁處、鹽堿地以及鹽化沙地等區域。我國的新疆、甘肅、西藏和寧夏等地盛產黑枸杞。
黑枸杞,果實成熟率高,產量豐富,一年平均有兩次花果期,6-8月份的果實質量和產量高于9-10月的質量和產量。野生的黑枸杞,因為沒有人為干預,包括農藥污染等,所以食品純天然,食用功效很高。目前,人工種植的黑枸杞其營養價值也很高,成熟后果實蛋白質含量極高,富含糖、氨基酸和維生素。其中礦物質微量元素包含鉀、鈉、鈣、鎂、鐵、錳、鋅、銅等。跟紅枸杞相比,黑枸杞內部的維生素含量和脂肪均高于紅枸杞。人體所需的氨基酸,黑枸杞中就含有18種,其中游離氨基酸占總量的50%左右,同時黑枸杞富含的花色苷具有很強的營養價值和藥理作用,可以抗癌、消炎,抑制血小板凝集。
黑枸杞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內部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微量元素都是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被多處應用在食品和醫藥領域,對人類健康發揮重要作用。其中花色苷類色素,藥用作用明顯,功效巨大。首先,可以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延緩器官衰老。其次,可以降低脂肪含量,改善肝臟功能壓力。此外,還具有抗癌、消炎,抑制血小板凝集,明目滋養,保護心腦血管等功效。被稱為“軟黃金”。除了藥用價值外,黑枸杞還被廣泛加入到食品制作過程中,比如一些飲料、果醬、糖果以及糕點的著色方面,可以抗氧化,提高食品營養價值。有研究表明,食用黑枸杞后人們會感覺頭腦清醒,睡眠質量得以大大改善。
2 黑枸杞的種植技術
2.1 缽盤育苗技術
我縣種植黑枸杞最早起源于2013年,主要由農民將野生黑枸杞整株移栽在大田里開始試種植,后有農民將野生黑枸杞種子取出,采用缽盤育苗方式將野生黑枸杞變為“家養”黑枸杞,自此,焉耆縣引種黑枸杞成功。
黑枸杞缽盤育苗技術,首先需要收集與處理黑枸杞種子,黑枸杞通常在每年六月份下旬成熟,但此時果實內的種子需要通過人工采種,對果實顆粒大的母株進行采集操作,采集后于晴朗天氣人工壓碎果實,并揉搓后漂洗,將黑枸杞種子晾干貯存。對采集的種子進行播種前消毒處理,采用濃度在0.5%的高猛酸鈉溶液進行黑枸杞種子浸泡,4小時后采用清水漂洗,晾干備用。選擇防水性能優質的蜂窩狀軟塑料作為缽盤,直徑與高度為2-3cm,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選擇優質育苗基質,每個缽盤可種植2-3顆種子,種植完成后采用濕潤細沙土覆蓋,適當灑水潤苗。出苗后密切關注苗床濕潤程度,并觀察種子發芽程度。給苗床提供濕潤環境,并做好苗床的除草管理,晴朗天氣適當通風煉苗。
2.2 大田移栽技術
黑枸杞缽盤育苗高度10厘米左右,就可以進行大田移栽。我縣大田移栽時間為4月中旬至5月初。移栽前需要進行根系修剪,剪平挖斷或損傷的根系,促進傷口愈合,剪根系時切忌不能剪短長根,只針對破損傷口進行修剪。
大田移栽一穴一苗,株距20-30cm,移栽后立即澆定根水,全生育期2-3次水,滴灌田3-4水。追肥畝施尿素10公斤,滴灌田每灌一次水隨水畝施尿素3-4公斤,5月中下旬中耕除草。
2.3 修剪技術
修剪技術是種植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對黑枸杞的修剪主要在三段時期進行,首先是幼齡期修剪。幼齡時期,選擇一根苗高在20厘米以上最大枝干作為主干,剪掉其他枝條和萌芽。第二階段是成齡期的修剪。在苗高高達40厘米以上時,對主干進行摘心。之后是休眠期的修剪。主要是剪掉植株上的所有無用長枝以及殘枝和病蟲害枝。因為黑枸杞是第二年才會結果,三年后大量結果,所以,對其種植和培育定植一定要在前三年完成。定植即是通過不斷的修剪將整個樹形修剪成傘狀形態,每層確保有3 -5個主枝條,定植后株距在1米左右。每棵黑枸杞樹必須留有幾十枝可結果的骨干枝條,且均勻分布在樹冠內。
2.4 病蟲害防治
黑枸杞抗病害能力很強,但是仍然存在著黑果病等病蟲害,多發生于雨季,在平時可以進行藥物預防,用代森錳鋅噴霧或者退菌特防治。一旦發生蟲害時,也可選用低毒、高效的藥劑進行治療和預防,可選用螨克、敵敵畏、波爾多液等藥劑。
2.5 采收
黑枸杞第一茬果實6月下旬成熟,為了讓果實營養達到最佳,一般7月上旬開始采收,選擇籽粒飽滿的果實采收,第一批果實產量高。第二次采收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要全部采收,我縣黑枸杞鮮果產量每畝100-150公斤。采收之后進行晾曬或者陰干,晾曬過程中不可堆積過厚,無論如何不可以用手揉,確保黑枸杞的果實質量。4-5公斤鮮果曬干果1公斤,即干果產量每畝20-30公斤。黑枸杞干果市場價100-600元不等,黑枸杞成株可整枝出售,2014年以前價格達1.8元,2015年價格下降為0.5元。對農民來說,黑枸杞的經濟效益前景十分廣闊。
參考文獻
[1]張建會. 黑枸杞栽培技術[J]. 吉林蔬菜, 2015(12):18-18.
[2]石金蘭.黑果枸杞的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 2015(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