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國農機相關人才的培養落后于農業的需求,尤其是新疆地區的農機人才極為缺乏,不利于新疆地區的經濟戰,要改變這一現狀,農機教育工作者應遵循農機構造特點的要求,靈活運用農機構造分解教學、圖示教學與實踐教學三種教學方法,有效提高農機教學的質量,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培養大量高素質的農機技術人才。
[關鍵詞] 農機構造 教學三法 分解 圖示 實踐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202-01
前言
農業發展的需求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農業農機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標準越來越高,如何提高農機構造的教學質量,如何快速高效的培養農機人才已經擺在廣大相關教育工作者面前。本文對農機的構造劃分、構造原理、要求標準進行了簡單論述,結合農機構造教學中的一些難點與不足,對農機構造教學的三種方法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對提高新疆地區農機構造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 農機構造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機械發展迅速,農業機械逐漸由小型化向中型、大型化發展,由通用化向專業化發展。在這種發展趨勢下,農業機械種類越來越多,制造工藝要求越來越高,機械構造越來越復雜、精密,構造強度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農業機械按功能一般分為耕地機械、整地中耕機械、播種機械、植物保護機械、收割機械幾個大的品類,其構造主要由框架結構部件、安全防護裝置、動力及傳動裝置、機械工作部件、定量控制系統與附屬部件幾個部分組成。首先,框架結構部件是農機的整體支撐構造,主要用于固定和安裝其它功能部件,其次,安全防護裝置是用于保護農機操作人員安全的農機重要構造,例如工作部位防護罩、超載安全器、防毒害隔離裝置等,第三,動力及傳動裝置是用于為農業機械的機械工作部件提供和傳送動力的裝置,動力及傳動裝置的結構設計直接關系到農業機械的能耗與效率,第四、機械工作部件是發揮農業機械作用直接部件,其結構強度要求較高,損耗相對比較嚴重,其構造比較簡單,第五,定量操作控制系統通過控制傳動裝置實現對工作部件運行速度的控制,結構比較復雜、精密,控制面板分為機械控制、電子控制、機械與電子結合控制等幾種,第六其他附屬部件一般包括播種箱、施肥箱、農藥水箱和糧食儲存部件,按功能不同,其材質多用塑料材質與技術材質,結構簡單、規則[1]。農機在進行設計生產時需要對各個功能部件進行整體考慮使整體結構設計充分利用結構空間,遵循結構強度高的設計原則,讓結構設計有利于減少動力損失,安全可靠,操作舒適,人性化。
2 農機構造教學三法
農機的機構比較復雜,精密,但是在對農機構造教學時需要將復雜的整體設計進行簡單化展示,將精密的設計原理進行直觀說明,因此在農機構造教學中應當引入構造分解、構造圖示、與構造實踐教學三法,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農機的結構設計原理與技巧等抽象知識,為農機人才的培養提供可靠的幫助,同時在農機人才的支持下,也能夠有效促進新疆地區的農業發展。
2.1 農機構造分解教學法
在進行農機構造分解教學時應當按照農機的構造部件功能進行功能系統劃分,按照不同功能部件或系統對農機分解成幾個組件[2]。通過功能組件系統的分解有利于學生掌握農機每一個功能系統的整體設計思路,與構造原理和技巧,對農機構造形成系統化的認識。同時在對不同功能系統的分解與組合過程中有利于清晰地展示出農機整體設計時對各個功能系統部件進行設計的整體思路和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利于學生掌握農機機構設計的規律與技巧,養成宏觀考慮農機構造并進行優化的良好習慣。
2.2 農機構造圖示教學法
進行農機構造圖示教學時應按照農機構造標準進行制圖,在進行圖示教學時能夠將復雜結構部件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通過對復雜機械構造部位進行簡單、清晰的圖紙化展示,將一些封閉難以拆解的復雜機械部位和一些形狀不規則的機械構造部件清晰、直觀、數字化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使農機重要部件的復雜結構易于理解,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圖示中各個部分的設計思路、設計原則、裝配關系與工作原理。同時將重要、復雜的功能系統通過標準的圖紙系統的展示給學生,方便學生從整體設計思路把握農機構造,此外通過標準化的圖示教學還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工作習慣,有利于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具備優良的職業素養,為新疆地區的農業發展培養更多的農機人才。
2.3 農機構造實踐教學法
實踐是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能力的關鍵環節,因此在農機構造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學習機會,加深學生對農機構造原理的理解與認識,提升學生的對農機購雜志似的實際應用能力。首先,教師在課堂理論知識教學結束后應當及時組織學生對農機實物的機械構造進行觀摩,并適當地將一些復雜構造部件的理論知識教學直接參照事物進行教學[3]。其次,對農機構造中的一些重要部件教學時,應當指導學生通過對不見得拆卸安裝更好的掌握相關部件的構造與原理,第三,教師完成相關的理論知識教學后,應當適當的組織學生實際參觀相應的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實際運用,指導學生通實際的農機操作直觀認識農機構造的原理與優劣,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結合起來,建立科學實用的農機構造知識體系。
結論
農機構造教學三法能夠有效降低農機構造教學難度,能幫助學生直觀、準確的掌握農機構造知識理論與實踐經驗,養成宏觀系統考慮農機結構設計的良好思維習慣。因此要提高農機構造教學的效率,培養更多更好的農機設計與維護人才,廣大農機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在農機構造教學中積極合理的引入農機構造教學三法,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切實的發揮農機教學三法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魏全盛,丁莉英.基于PLC的青貯園捆機控制方案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4(32)
[2]姚巧福,侯躍魁,張東旭.5XC-100型風選機的研制[J].中國種業.2015(10) [3]田括,陳永成,陳鏡洪,代亞猛,翟超.舀種勺式半精量點種器的工作原理與整體結構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