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玉米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型和經濟型農作物,其被廣泛應用到化工、畜牧業以及食品加工等行業。最近幾年,隨著農業現代化理念提出,農民群眾種植玉米的積極性顯著提升。玉米生產機械化是提高玉米生產質量和勞動效率重要措施之一。南樂縣是河南省玉米種植大縣,其產量和品質對保證河南省糧食安全有著顯著意義。本文主要結合南樂縣玉米機械化發展實際情況,就其中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推動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 南樂縣 玉米生產 機械化 存在問題 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205-01
南樂縣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轄十二個鄉鎮,全縣耕地面積62萬畝,總人口58萬人,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屬典型的農業縣,玉米常年種植面積 56萬畝左右。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機補貼政策實施,全縣農機總量增長迅猛,農機化水平快速提升,2011年底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74.58萬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9%。在全縣農機化水平全面提升同時,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尤其是機收水平依然很低,成為農機化發展中的短板和瓶頸。隨著勞務經濟發展壯大和現代農業建設步伐加快,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已成為當前全縣農機化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南樂縣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存在問題分析
1.1 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
雖然最近幾年,南樂縣積極推廣全過程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但是在具體推廣過程中,農機裝備還存在不少問題。農機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優質、性能穩定和價格低廉的、適應性高的農機新產品,尤其是適合本地區玉米生產的特色農機產品不足,與經濟作物相配套的機械存在嚴重短缺現行,導致了地區農機裝備結構存在多種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現為動力機械較多,而與之配套的農機器械較少,小型農機設備較多,大型聯合作業器械設備不足。農機設備配套效率較低,作業質量不高,作業效率受到了嚴重的制約。玉米前期生產機械較多,中后期機械設備不足,很多機械設備沒有及時淘汰處理,帶病帶傷作業現象十分突出。
1.2 玉米種植模式分散不集中
自從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度以來,農民群眾的自主意識顯著提升,按照自己的意愿種植農作物。在南樂縣制約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就是地區玉米種植不集中,農民群眾的種植模式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性,這就導致了玉米生產過程中無法實現集中生產和集中收獲,機械設備生產效率低下。由于作業效率和經濟效益不足,農民群眾購買農機設備和應用農機設備的積極性不足,從而嚴重制約了玉米生產機械的推廣和發展。
1.3 農機和農藝無法有效融合
目前我縣玉米種植多以一家一戶為單位進行,種植的品種、播期、行距、株距、管理模式不一,沒有按照機收要求在種植農藝方面予以統一,在當前機械裝備技術條件下,對開展玉米機收造成了很大障礙。此外,機耕道建設和規劃幾乎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隨著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路況日益惡化,坑洼不平,彎多路窄,部分機耕道寬度甚至不足1米。尤其是農民擠占機耕道的現象十分嚴重,致使農業機械無法通行。相對于小麥機收而言,開展玉米機收更需要留足機耕道,否則處于地塊中間部位的玉米根本無法進行機收。
2 南樂縣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對策分析
2.1 因地制宜科學選擇機械設備
在玉米機械化發展過程中,要結合南樂縣農業生產實際,選擇合適的玉米生產機械不斷適應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以及農民群眾的購買需求,要以推廣和應用大型玉米機械設備先導,以中型農機設備為主體,以小型玉米收獲機械為補充,按照大中小型全面推廣發展的原則,通過做好農機設備質量鑒定和示范,篩選出一批質量高,工作性能穩定,適應性高以及適應南樂縣玉米生產的機械化設備,同時還要加大農機設備科學研究工作,對農機設備進行創新,強化自主研究,從而生產出更多適合本地區玉米生產的機械設備。此外,還要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進一步加大爭取農機補貼資金工作力度,力爭做到對農民購買玉米收收獲機應補盡補,增加總量,夯實機具基礎,以農機合作組織為依托,開展土地流轉托管,進一步擴大土地經營規模,為現代農業機械充分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夯實機具基礎。
2.2 建設管理并重,做好農機耕道和農機農藝相融合工作
農機耕道是農機化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內容,是發揮農業機械生產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積極發展玉米機械化設備過程中,要做好地區農機耕道調查分析工作,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合農機耕道建設的方案和內容。要進一步明確建設標準,強化領導和資金投入,并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和養護制度,確保機耕道建好,管好,用好,切實解決有機無路走,農機下田難的問題,為玉米機收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還要保證農機、農業和科研單位緊密配合,制定適合南樂縣玉米機械發展的種植制度和管理模式,保證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實行品種、播期、行距、株距、管理模式五統一的玉米標準化種植模式,推動玉米機收高效進行。
2.3 做好玉米生產機械化宣傳推廣工作
要持續深入地搞好玉米機收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提高群眾對玉米機的認知。重點通過玉米機收作業現場演示向農民群眾直觀展示良好作業效果,通過引導群眾開展機械收割玉米與人工收割比時間、比成本、比效率,算投入、算收益的“三比兩算”活動,使農民群眾全面了解玉米機收的優點,調動群眾采用玉米機收的積極性。同時,還要積極建設玉米機械設備示范推廣基地,通過示范推廣,提升農民群眾購買大中型農機設備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東興.農機農藝技術融合 推動我國玉米機械化生產的發展[J].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1(09)
[2]甘露,潘亞東,孫士明.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態勢分析[J]. 農機化研究. 2011(02)
[3]張道林.玉米機械化收獲與裝備技術特點與應用[J].山東農機化.2010(05)
[4]周偉艷.加快遼寧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建議[J].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0(04)
[5]宋小琴,路戰遠. 關于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的認識與思考[J]. 科學管理研究. 2009(06)
[6]靖凱,鄧林軍,侯志研,楊智慧. 遼西北半干旱地區玉米機械化播種保全苗技術集成[J]. 雜糧作物.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