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219-01
每到水稻收割時期,如何確保聯合收割機有一個最佳的收割狀態,是農機手最為關心的事情。收割機結構復雜,作業中無論哪一個工作系統出現問題,都會誤時誤工,還會造成糧食浪費。因此,筆者認為除及早做好收獲機械的試機、檢修和保養之外,還應掌握實際操作中的故障排除技術,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收割機的經濟效益。
1 充電故障
(1)不充電。不充電可能是調節器或發電機出了故障。判斷的方法是起動發動機,在怠速狀態,用導線(體)短路調節器電源和磁場端,看電流表反應,若無變化,可慢加油門,提高轉速,若有充電電流,說明調節器損壞,應更換調節器,若仍無反應,說明發電機損壞,應修復或換發電機。(2)充電電流過大。電流表的正常工作狀態,應該是剛起動時充電電流較大,但幾分鐘后表針指示漸趨于正常。若長時間指示的充電電流過大,說明調節器損壞,應換新的。
2 割臺上時常堆積秸稈
割臺堆積秸稈是指割下的作物堆積于拔禾輪與割臺推運器之間的臺面上,而不能及時喂入。首先應適當提高拔禾輪轉速,將拔禾輪向下、向后調整,并按要求調整割臺推運器螺旋葉片與割臺的間隙,一般割臺上的喂入攪龍葉片離底板高度不大于10毫米。其次,喂入鏈與伸縮齒尖的距離應保持在10~15厘米。第三,割臺喂入攪龍安全離合器的彈簧長度應合適,當喂入阻力過大時能及時分離。另外要適當提高割茬高度,加大收割速度。當作物稀疏、矮小、或拔禾輪過高、太靠前以及拔禾輪轉速過低和推運器葉片與割臺底板間隙過大或兩側間隙調整不一致時,就會發生割臺堆積現象。另外,過于倒伏或太潮濕的作物不宜用機械收獲。
3 刀桿折斷
主要因為割刀運動阻力太大或割刀驅動機構的安裝位置不正確。為預防刀桿折斷,應正確調整切割器,使割刀運動阻力減小,同時調整割刀驅動機構安裝位置,以達到裝配要求。刀桿折斷后,應更換備用割刀,并對折斷刀桿進行修復。麥收過后,卸下的割刀應放在庫內平架上或垂直掛在庫內的梁上,避免刀桿彎曲變形。
4 作物穗頭脫不干凈
作物穗頭脫不干凈的原因,主要是脫粒部件的滾筒轉速過低、凹板變形導致間隙大、作物喂入量過多或喂入不均勻等,都會造成作物穗頭脫粒不凈。應選擇田間無積水、穗頭無露水的成熟作物收獲。對作物密度大、露水沒干的田塊,應將割幅寬度控制在2/3以內。可迅速調整和完善不良的脫粒部件,對磨損大的零件應及時更換,隨時張緊動力機件與連動脫粒部件的輪帶。
5 切割刀片損壞
在切割過程中遇到石塊、樹根等硬物;護刃器松動或變形,使定刀片高低不一致;刀片鉚釘松動,切割時相碰等都可能引起切割刀片損壞。為預防刀片損壞,操作時應注意切割器前面的障礙物,防止刀片切割鐵絲等硬物,或者與石塊、電線桿、木樁等相撞。保養時,要經常檢查和調整護刃器,使定刀片在同一水平面內,松動的刀片要及時鉚緊。
6 割臺螺旋推運器打滑
推運器的螺旋葉片與割臺底板的間隙過大,尤其是在收割稀矮小麥時,葉片抓不住已割作物,不能及時輸送,在推運器前堆積、堵塞,引起割臺螺旋推運器打滑。為預防此故障的產生,應根據作物的稀密、高矮等不同情況,正確調整好螺旋葉片與割臺廂板的間隙;當葉片邊緣磨光時,會降低推運效率,可用扁鏟或銼刀加工出小齒,以提高其抓取和推送能力。
7 鏈條斷裂
鏈條松緊度不合適;鏈條偏磨;傳動軸彎曲,使鏈輪偏擺;鏈條嚴重磨損后繼續使用;鏈輪磨損超過允許限度;套筒滾子鏈開口銷磨斷脫落,或接頭卡子開口方向裝反;鉤形鏈磨損嚴重或裝反,都會造成鏈條掉鏈、斷裂和脫開。為預防此故障的產生,必須使同一傳動回路中的各鏈輪在同一轉動平面內;經常檢查鏈條的磨損情況,及時修理和更換;經常檢查鏈條接頭開口銷的情況,必要時更換;矯直彎曲的傳動軸,使鏈輪轉動時不超過允許的擺動量;正確調鏈條的松緊度;及時修理和更換超過磨損限度的鏈輪,正確調整安全離合器;及時潤滑傳動鏈條。
8 起動故障
(1)不能起動。用萬用表或測試燈泡檢查起動電機接線柱間有無12V電壓。如有,則說明起動電機沒有故障,若沒有,則起動開關勘蟲不良,應修理或更換。(2)起動無力。蓄電池極樁接觸不良(稱虛接),或蓄電池電力不足都會造成起動無力。應緊固極樁或充電,閉合燈系開關或喇叭開關,若燈亮度正常、喇叭響聲正常,則電力充足,否則電力不足。判斷極樁虛接的方法是起動一下發動機,然后用手觸摸極樁,如極樁發熱說明虛接。
9 燈光和指示儀表故障
(1)燈不亮。燈不亮多是保險絲燒斷。如保險絲完好,可檢查燈泡和導線接頭。 (2)指示儀表沒有指示。儀表沒指示,可接通電源,短路相應的傳感器。如儀表出現指示,說明傳感器損壞,若仍沒有指示,則儀表損壞,應換新的。(3)指示不回位。接通電源,儀表指示最高位,發動機工作時,指針不能回到正常指示。斷開傳感器,如儀表指示能回到零位,說明傳感器短路,應換新的,如斷開傳感器,儀表指示仍不能回零,說明儀表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