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眼科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以\"案例為基礎,問題為導向\"的教學,采用互動式教學,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綜合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使醫學生對眼科學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進一步提高,提高了眼科教學質量。
關鍵詞:眼科教學;教學方法
眼科學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常因眼部解剖及生理功能的復雜性,使學生不易理解,加之授課內容量大、課時相對少,常常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怎樣在有限課時內,讓基礎、重點、難點、前沿的知識在課堂上全面開花,我們根據本科階段眼科學特點,采用多媒體教學,同時結合案例法,啟發式教育,激發學生對眼科學習興趣。我們在眼科教學中,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實施綜合教學模式、借鑒多種教學經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多媒體在眼科教學中的應用
1.1 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 《眼科學》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涉及的醫學概念較多,且以形態為主,學生常難以理解。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使原來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具體,學生易于理解、記憶。例如:在講述眼的組織解剖結構時,可用多媒體課件錄像方式動態演示眼的內部結構,幫助學生理解眼的解剖結構[1]。比如講述房水循環過程、視網膜循環等,我們可采用Flash動畫展現房水流出途徑及視網膜血管的分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了解解剖關系,便于增強理解。許多眼科疾病都需要手術治療,白內障手術過程及抗青光眼手術等則采用播放手術視頻的形式,手術視頻要清晰,可剪切,重點突出,讓學生更直觀的獲取信息,同時對眼部的解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精心準備的多媒體課件可將易混淆的知識點采用條理化、表格化及系統化的形式,使得原來抽象的課程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易于學生更直觀地理解。
多媒體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條件[2]。我們上課時要準確把握時間,掌握好課堂節奏,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只有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遵循其設計與制作的原則,科學把握它在教學中的應用,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我們課前必須花精力制作并應用多媒體課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文字說明和圖像解說,以及必要的手術視頻,能夠為學生講解微小以及精細的眼疾變化,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2以\"案例為基礎,問題為導向\"的教學
眼科學本身為操作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缺少變化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我們應用了\"案例式\"及\"以問題為基礎\"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相結合的教學法。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關鍵點上對學生進行提示、啟發和引導,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3,4]。
PBL的形式可多樣[5],比如:開展病例討論,以常見臨床病例為基礎,可先集體討論,再查閱書籍、文獻及網絡資源,最后老師解答。我們可在每節課末布置作業,用書面或者幻燈片的形式提供眼科相應病種的典型案例、學習重點及問題,課后進行課程預習及自學討論,下節課堂上提問,授課后學生再次對案例進行總結、提問并對疑難問題進行點撥。如:在前葡萄膜炎的教學中,列出患者主訴,給出三幅均表現為\"眼紅\" 的不同眼前節照相圖 (分別為:前葡萄膜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結膜炎),讓學生課下分析這三種疾病的不同體征,其診斷依據,主要鑒別點及治療方案,同時讓學生查閱資料以了解該疾病的最新進展。
我們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收集資料,討論問題,教師總結\"的教學步驟,促進學生自學,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被動接受的煎熬變為主動思考的享受。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亦促使教師不斷更新眼科最新知識,掌握前沿診療技術從而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學生的新思想、新發現也會給教師啟發,教學相長,教師自身業務水平也會在教學中不斷提高。
3采用互動式教學
3.1巧妙設問,啟發學生思考 老師通過啟發、提出問題等方法正確引導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對所學知識的不足之處予以加強。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探索疾病上,讓其學會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方法,盡量讓學生自己發現陽性體征主動思考、總結。在每次結合臨床病例的分析及提問互動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回答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改變了以往被動式接收知識的模式[6]。
3.2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理論的講述與實際問題的分析相聯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應用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學習,作為課程學習輔助手段,使學生能夠有條理地掌握重要信息和資源,處理復雜的概念。例如屈光不正這一章節,由于大多數學生本身就是屈光不正患者,通過講解基礎知識,學生能夠快速領悟和掌握屈光不正的癥狀和體征,并對相應的治療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講解下飛秒激光治療近視的原理和適用人群這些眼科新進展知識。
4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
4.1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迅猛發展的時代,書本及教師傳授的知識有限,如今互聯網則是另一本比眼科學課本更新更快、內容更多的眼科學教材?;ヂ摼W豐富的眼科信息補充了教科書的不足,且資源廣泛、查詢方便、數量龐大等特點可使學生快速獲得知識,進一步理解課堂中所學習的內容,但是互聯網上的資料龐雜,有的也缺乏真實性,且過多的資源也給學生檢索和利用資料帶來了不便和時間的浪費 。眼科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利用:①精品課程,溫州醫科大學有眼科學精品課程,精品課程是具有專業的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②專業網站,包括各種國內外眼科專業雜志、醫學中心、專題學習網站、Ophtha1mology,Journal of Glaucoma等國際著名眼科雜志的網站等。學生在課外時間可以利用上述教學資源進行積極的自學,拓展在眼科學方面的視野[7]。
4.2 我們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解決問題入手,充分利用多種信息資源,如圖書館和網絡等查找相關書籍、文獻,教會學生常用的一些文獻檢索方法,包括中國知網、維普及PubMed的簡單的檢索方法,有助于其迅速而精確的獲取想要的知識及眼科最新的進展。同時,我們建立眼科學習群,微信群和QQ群,將眼科帶教老師和眼科學生加入學習群中,及時跟蹤眼科相關學術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熱點,將眼科相關知識、最新進展等內容發布于群共享以方便教師、學生共同學習,增強了學生學習眼科的興趣及自主性,開拓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面,根本上提高了教學質量。
我們在眼科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錄像、幻燈片等多種現代教學手段,同時結合案例教學,利用網絡信息化平臺,使得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打破了空間的限制,學習資源得到了大家的共享,增大了信息量,有利于開展直觀、形象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眼科教學中合理應用上述多種教學方法,各種方法間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避免了單一的某種教學方法的缺陷,能夠更好地提高眼科學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動者,不但掌握了眼科專業知識,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名與時俱進的現代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瑩.《眼科學》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應用[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8,28(4):449-450.
[2]朱子誠,柯根杰,溫躍春,等.多媒體在眼科教學中的問題與探討[J].實用防盲技術,2010,5(4):173-174.
[3]崔洪雨,劉丹,曲巍,等.PBL教學模式在眼科學教學中的實踐[J].國際眼科雜志,2014,14(7),1303-1306.
[4]鄧禹.PBL教學模式在眼科教學中應用的探討與實踐[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2014,4(2):34-36.
[5]藍倩倩,李敏,曾思明.眼科教學改革與優化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6):1094-1096.
[6]史翔宇,戴紅蕾,丁寧,等.多種教學方法在眼科教學中的探索[J].眼科,2012,21(4):286-288.
[7]湯永強.信息化教學在眼科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0,39(21):2993-2994.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