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闡述了網絡文化對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并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醫學生的實踐教育、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以及注重道德情感教育等方面探討了網絡文化背景下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關鍵詞:網絡文化;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視察時曾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對大學生而言,必須做到從自身做起、從現在開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本遵循和行為準則。本文將以網絡文化為背景,以醫學生為對象探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1網絡文化對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1.1網絡文化下醫學生面臨多元文化意識形態的影響 網絡已經成為當今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具有一定的客觀實在性,但網絡信息在傳播過程和內容中,包括思想、觀念和文化等的傳播,又有深深的意識形態烙印,也無法反映出某一個社會團體、政黨或者某一個階級的價值觀念、行為要求、意志的政治思想以及利益等等的理論信息和比較理論化,系統化的思想體系。通過這些網絡信息所折射出的便是西方國家試圖向我國滲透的文化和意識形態。
此外,西方一些國家掌握著互聯網的主動權和核心技術。他們通過網絡向其他國家技能型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滲透,向其他國家的人傳遞著他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行為方式等。就個人來說,由于人們所處的地理及文化環境的不同,導致在接受、表達等方面也會產生差異,從而產生政治觀和價值觀的不同。
1.2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互聯網環境下,網絡信息高速傳播,一方面為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態認同拓展了時空、提供了新的載體,而另一方面也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認同帶來了挑戰。具體體現在如下三方面:
1.2.1互聯網兼具信息傳播快和信息控制難的特點 西方國家利用互聯網優勢,特別是美國利用其對互聯網的控制權,通過互聯網傳播其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滲透他國各種政治思想、文化和經濟信息等,同時無時不刻的對與其意識形態不一樣的國家進行有預謀的文化侵入和意識形態滲透,并企圖改變我國的核心價值觀體系,通過其獨有的互聯網技術和對世界信息的掌握權,惡意散播有損我國國際形象和破壞我黨和人民始終堅信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等不良政治言論及政治謊言,從而達到他們動搖馬克思主義思想對我國的正確指導及引領我們前進的目的。
現在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其路線、方針、政策等互聯網信息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有的信息雖然意識形態色彩不明顯,但也帶有鮮明的價值觀,這都與意識形態分割不開。我國的互聯網技術水平較低,還不能很多的控制和防御外來信息的侵入,使互聯網上關于表現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意識形態的信息非常有限,無法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互聯網上就意識形態的滲透進行有利抗衡,這就使我國的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體系意識形態在互聯網信息傳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容易動搖他人對社會主義的認可,對我國社會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產生著不良作用。
1.2.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態教育方式單向化 過去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主要是通過有權威的組織或教師進行自上而下的單項灌輸,對意向形態有著完整的控制權,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達到全民思想觀及價值觀的統一,從而使大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態。在傳統信息和意識形態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和受眾的關系是固定和明確的,但也是不對等的關系。
因此,人們不再是單純的接受官方傳播的意識形態,而是可以自由的進行選擇,針對不同的政治觀點可以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甚至對官方的觀點提出疑異,這就使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意識形態在宣傳和教育方面受到一定阻礙。當下,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世俗和大眾網絡文化,對我國在網絡上傳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態信息進行歪曲和調侃,使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態的權威性、凝聚力等受到不良影響。
1.2.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態的建構遭遇信息壓力阻礙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意識形態宣傳和教育的時間和空間不斷縮小,阻礙了我國構建社會追核心機制體系形態的進程?,F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增加了社會信息和知識資源,同時使信息和知識的傳播速度變快,這就增加了人們學習和創新知識的壓力,也使人們整合、加工信息變得越來越困難。知識和信息量的不斷增加,帶走了青年學生更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使他們在智育和業務學習上的時間不斷增加。
德懷特·艾倫對高等教育提出這樣的看法: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逐漸變成了如何把學生變得更聰明,源源不斷的新知識需要學生吸收,使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價值觀和道德教育。對于高等教育的這種現狀,他希望人們知道,教育應該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充分挖掘學生的聰明才智,其二是把學生培養成有道德的人。因此,社會的信息化壓力影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態認同構建。
2網絡文化背景下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策略
2.1尊重醫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精神 青少年作為新世紀的希望,要不斷開拓他們的視野,使他們接受更多的信息,因此,要創新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在對他們進行價值觀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學生,關心他們。充分了解新世紀青年的特點、優點及不足,清楚他們的溝通方式,然后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使他們更容易接受。價值觀教育的過程就是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構建和完善自己,在滿足學生內在需要的同時符合社會規范。只有學生主動的去學習,才能更好地進行自我教育和實現德、行的統一。
2.2加強醫學生實踐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增加醫學生的實踐教育內容,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的良好習慣和醫德行為。醫德行為彰顯著醫生的內在素質,體現著醫生的情感。醫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實踐教育可以更好地認識和了解醫德,從而轉化為自身的品德,養成良好的高尚醫德品質。
①在早期接受醫德實踐教育,可以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進入角色和制定目標。自學生入學起,就為他們提供一系列可參加的醫學活動,如去醫院見習、開展醫學調查、送醫下鄉、舉辦醫德先進事跡報告會等,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與社會、未來工作崗位及服務對象多接觸,加深了解,更好的提升自身醫德品質。②多組織學生進行臨床實習和專業學習,培養他們的良好醫學習慣和醫德行為。在高校醫學專業中,多采用臨床實習方法促進醫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技能,是培養學生醫德品質的重要組成內容,要在臨床實習中正確引導學生,加強他們的自我學習。無數事實證明,通過醫療實踐給學生灌輸醫德思想更容易被學生接納,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開展床邊教學,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組織學生分析醫德敗壞和喪失醫德而引起糾紛的經典案例,開展自我審視活動等,使學生通過比較和判斷樹立正確的醫德概念,了解醫德的真正意義。
2.3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召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榜樣的引導能激發醫學生對高尚醫德的追求。我國歷史上有很多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被后人廣為傳誦的醫學專家,他們起著很好地榜樣作用。\"建安三神醫\"之一的董奉有著\"譽滿杏林\"的美談;東漢末年的\"神醫\"華佗和\"醫圣\"張仲景流傳著\"不攀權貴\"的佳話等等,這些都是我國古代醫學的高尚美德。
現代有白求恩,他的精神影響著一代代的醫學人,出現了很多有白求恩精神的好醫生。他們對醫學的熱忱、對病人的關愛和對醫學事業的不斷追求,以及對待工作的認真負責和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后代醫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給我國的醫學道德內涵增添了很多重要內容。
2.4注重激發醫學生的醫德情感,促進醫德形成機制的良性運作 醫學院校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激發醫學生的醫德情感,比如在入學時進行宣誓儀式、在進行人體解剖前對遺體進行默哀、緬懷醫學前輩等。例如,在學生入學和畢業典禮上都會進行宣誓儀式,誦讀《醫學生誓言》,\"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在鏗鏘有力的宣誓中,充滿了醫學工作者甘于奉獻祖國醫學事業和對醫學的滿腔熱血。
同時,可以靈活采用多種方式來激發醫學生的醫德情感,使之深切的感覺到自己的職業是多么偉大和高尚,對人類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肩上的責任是多么沉重,也就是從這一刻起,培養醫學生的高尚醫德將成為他們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結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來自網絡的各種不良思潮的影響。因此,醫學生必須加深對網絡文化的理解,能夠明辨網絡文化中的各種信息,有選擇性接受一些思想和知識。同時,應在接觸網絡文化的同時,始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作為要求自己思想和行為的規范,使自己始終能夠沿著正確的軌跡前行,才能實現自我的健康成長,更好地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賈敬遠.網絡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D].山東大學,2008.
[2]付靜靜.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龍蕊.網絡環境中當代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究[D].蘇州大學,2014.
[4]于炎,冉勝剛.校園網絡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現狀分析--以貴州高校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0:257-258.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