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口腔修復專科護理操作規范化培訓的方法。方法 建立規范化、科學化的操作指導培訓管理模式,形成個性化的護理人員培訓體系,同時制定專科護理操作技術標準和考核標準,對全部處理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結果 培訓后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培訓前(P<0.05)。結論 加強口腔修復專科護理操作規范化培訓,能對口腔護理操作技術進行有效規范,最終讓護理質量提高。
關鍵詞:口腔修復;專科護理操作;規范化培訓;方法
和其他口腔二級學科相比,口腔修復學和新材料之間的聯系更緊密,在口腔修復材料不斷完善和更新的過程中,新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發展。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不僅需要臨床醫生掌握新技術和新材料,護理工作也應及時提高。現階段口腔科護士基本上都畢業于普護理院校,護士掌握的口腔醫學知識并沒有完全覆蓋新技術和新材料。讓護士及時有效地掌握新技術和新材料,是口腔修復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我院于2010年1月開始對口腔修復科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具體情況現做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修復科是我院重點科室,共有綜合治療牙椅20臺,護士9名,全護士均為女性。全部4名護士為聘用制人員,年齡21~27歲,平均年齡(24.6±1.5)歲;學歷:大專3名,本科1名;4名護士的修復科工作時間不超過5年,工作前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口腔專業培養和教育,欠缺綜合的專科實踐技能和理論知識。正式編制護士5名,護士工作時間均超過10年,年齡30~47歲,平均年齡(40.8±7.1)歲;學歷:大專4名,本科1名;職稱:護師3名,主管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護士的工作時間長,口腔修復專業的臨床護理經驗豐富、操作技能嫻熟。
1.2方法
1.2.1組建規范化操作指導組 規范化操作組的組成包括2名護理骨干,護理骨干應該要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術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考核組的組成則包括1名主管護師和1名護士長。統籌安排工作應該由護士長負責,小組成員則應負責計劃制定,規范操作指導的編寫,并實施培訓,讓培訓工作能有計劃、有目標、有序地開展。
1.2.2對規范化操作指導進行編寫 口腔修復材料比較復雜,因此應按照專業特點將相應的護理操作分成印模類和粘結水門汀類的調制。每類材料應選擇典型的商品化產品,對操作指南和說明書進行認真閱讀,參考國外相關資料,并總結護理實踐經驗,在經過指導組的反復修改和討論后,來對規范化操作指導進行制定,最后應將規范化操作指導編輯成冊,并發放到每名護士手中。
1.2.3培訓方法 ①首先指導組成員應結合規范化操作指導來進行練習,當操作方法充分掌握后,考核組應對每位指導組成員進行操作質量評估,之后在分組護士的訓練中進行標準化操作示教。②將全體護士分成不同小組,并由指導組成員來進行指導培訓,每組應包括2名護士,并輪流進行操作練習。定期重點培訓一項操作內容,2w培訓1次,30min/次。并在業務學習時間進行理論知識小講座。小講座后應積極開展討論和分析,以此來對培訓效果進行強化。針對臨床工作存在的問題,護士長應加以點評,以此來對規劃化操作的效果進行強化。③新護士的培訓重點為講授;高年資護士則應采用標準示教的培訓方法。在實際的培訓中應以典型材料為重點,對新型材料和傳統材料之間的護理異同點進行總結,進而來開展個性化的培訓。對典型商品化的產品特點進行分析,從材料的適應證、性能、組成成分入手,對護理配合要點以及使用技巧進行總結。
1.3科學的考核評價 ①患者的反饋意見:對科室的復診患者進行不定期調查,調查內容為護士的操作滿意度;對培訓前后3個季度(共20份)患者的護士操作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②利用自制調查問卷來對醫生對護士的護理配合滿意度進行調查,站在醫生的角度來對意見進行反饋,讓護理培訓的臨床實用性得以有效強化。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培訓前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為77.8%(7/9),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為80.0%(16/20);培訓后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為100.0%(9/9),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為100.0%(20/20)。培訓后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培訓前,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中口腔治療都是經過醫護之間的相互合作來完成的,醫生能對護士的配合操作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傳統護士帶教方法主要為高年資護士口口相傳的方式來完成的,缺乏標準。所以醫生會覺得護士的配合比較生澀,護士的護理水平參差不齊。本研究結果顯示,規范化的培訓能有效提高護士的業務技能,讓醫護之間的合作默契度和工作效率提高,縮短臨床治療時間,最終提高醫生對護士的配合滿意度。
口腔修復科主要是為牙列缺失、牙列缺失和牙體缺損患者提供有效的修復治療[1],讓患者的口腔美觀、發音、咀嚼等功能得以恢復[2]。在實際的護理操作中,粘結水門汀類和印模類的調制技術會直接影響修復的最終質量,所以規范護理操作就顯得尤為關鍵。本研究結果顯示,規范化的培訓能有效提高護士的自身操作技術水平,提高患者對護士的操作滿意度。患者對醫療機構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所以對護理操作進行規范,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有效避免護理操作中只重視步驟、不重視質量,只重視技術內容、不重視患者需求等不足,讓護理工作的質量得以有效保證,最終讓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3~10]。
在現代醫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進展比較快,因此探尋以護理技術規范為基礎的培訓模式就顯得尤為關鍵。針對口腔修復新技術和新材料,選擇\"短、平、快\"的培訓模式,及時更新、即學即用、讓護士對新技術、新材料的掌握效率提高。同時還應重視提高護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讓護士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有效激發,最終提高全科的護理水平。
總之,規范化培訓能加快年輕技術骨干的成長,初步完成梯隊建設。護理服務水平和護理質量兩者之間相輔相成,規范化護理服務作為一項長期工作,應樹立良好的護士形象,通過緊抓不懈、經常督導和檢查,讓護理服務實現真正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最終來有效滿足現代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潔英,楊曉暉,董臀巖.口腔牙體牙髓專科護理操作規范化培訓的實踐[J].當代醫學,2013,19(7):161-162.
[2]林滿秋,葉雪珍,陳嬌.護理操作規范化培訓效果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12):2242-2243.
[3]王少海,汪大林,邱小倩.提高口腔修復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的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2):421-422.
[4]林滿秋,葉雪珍,陳嬌.護理操作規范化培訓效果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12):2242-2243.
[5]高曉明,高曉宇,高珩,等.民營醫院臨床護理操作規范化培訓的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07):274-275.
[6]古仁惠.中醫適宜技術八項護理操作護士規范化培訓模式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04):2412-2413.
[7]傅建英.我院3a內護士規范化培訓效果分析及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09):1392-1393.
[8]何莉,張鳳蘭,奚淑平,等.基礎護理規范化培訓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30):96-98.
[9]余秀蘭,何蔚瑩.護理操作培訓要貼近臨床[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02(32):127.
[10]唐小華,李紅霞.新進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的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07):150-151.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