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索研究自我管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的實際效果。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臨床隨訪資料齊全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分析患者在接受健康管理后的癥狀改善情況,統計隨訪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的血壓均有所下降,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為84.38%,同樣兩組有顯著差異(P<0.05)。在健康知識達標率、服藥依從率、戒煙戒酒率三項指標中,實驗組較于對照組治療效果更加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健康管理能夠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 健康管理;自我管理;老年高血壓;臨床應用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心血管疾?。–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我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將占首位,高血壓(Hypertension)即是最常見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旳并發癥和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近年來,高血壓在治療領域有了較大的進展,卻沒有有效遏制高血壓發病率的迅速增長。我國是世界上高血壓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并且進入并將長期處于老齡社會更加能夠顯示老年高血壓的患病情況更不容樂觀[1-4]。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2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為38:26,年齡在55~75歲,平均(63.19±7.11)歲,平均病程(6.13±4.95)年。文化水平初中以下41例,初中至高中以下15例,高中及以上8例。觀察健康管理前各個臨床表現及影像學表征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病情穩定,家屬均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簽署同意書。納入的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舒張壓分別在140mmHg、90mmHg以上。排除有嚴重其他器質性心肺血管疾病病變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壓并發癥患者,排除有精神障礙、閱讀障礙、交流溝通障礙及重大疾病、臟器功能不全患者[5,6]。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只需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如定期查房、囑咐定時遵醫囑服藥等。而觀察組需施以以下健康管理,并在6個月內定期電話隨訪或安排入院體檢。6個月后對比兩組患者健康狀況。
1.2.1制定健康管理計劃 由醫院管理人員組織,討論大致的健康管理計劃,包括健康知識普及;護理服藥;不良生活習慣敦促改正;運動干預這幾項。對各個責任護士需要先前培訓,每一間病房的護理人員為一組,定期抽查并最終進行考核。知識及技能均合格,再接受本次調查。
1.2.2管理施行 首先為健康知識教育,了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及其危害,學會在家測量血壓的技能,多方面知曉自身并發癥與高血壓的相關性。亦可向其家屬普及有關老年高血壓的健康知識,通過相互監督提醒使健康管理更有效地落實。而后,通過訪談了解患者服用降壓藥物的現狀及服用降壓藥物的心態,分析服藥依從性低的原因,告知患者堅持服用降壓藥物的重要性,即使血壓正常亦需服降壓藥。可根據自身血壓控制情況與醫生協商調整降壓藥的種類和劑量。對患者飲食作息應給予相當的重視,督促患者及家屬平時飲食作息必須科學合理,生活需少鹽少油,多補充優質蛋白和膳食纖維、微量元素,每日正常睡覺,中午最好可以午休30min。對于嗜酒抽煙的患者,需要督促戒掉,告知患者兩者嚴重影響病情的康復,并可能帶來其他更嚴重的后果。對身體狀況良好的患者,可督促適量運動,增加對生活的積極性和樂觀精神[7,8]。
1.3療效分析 療效分為三個等級,顯著有效、有效、無效。顯著有效的表現特征:血壓平均降低20mmHg以上,其他并發癥較為穩定;有效:血壓平均降低10~20mmHg,基本生活狀態正常;無效的表現特征:血壓無明顯降低趨勢甚至增高,有并發癥因此引發。有效率=(顯著有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處理 數據用Excel制表,輸入原始數據并分類整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 t 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隨訪綜合效果分析 綜合對比,觀察組的顯著有效率為65.63%,對照組顯著有效率僅為40.63%,兩組有顯著差異(P<0.05)。而對比總的有效率,觀察組為93.75%,對照組為84.38%,同樣兩組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并發癥等指標對比 觀察組健康知識達標率、服藥依從率、戒煙戒酒率分別為81.25%、71.88%、56.25%。對照組分別為62.50%、59.38%、31.25%,各項指標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多項研究資料顯示老年高血壓的患病情況更不容樂觀。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的患病率顯著增加。國內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或是完全依賴醫生而不關心自己不良生活習慣,或是漠視此慢性病。本文通過健康管理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癥狀,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遵醫行為,有明顯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熔雪.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1):18-19.
[2]程芳.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1,39(11):112.
[3]陳焯然,張潔,陳賢梓.個體化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護理學報,2009,7(16):65.
[4]陳凌,冷海燕,占貴龍.家庭醫生責任制管理高血壓患者225例效果分析[J].上海醫藥,2014;35(6):49-51.
[5]李春霖,陳嫣,張東霞,等.不同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模式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3):309-310.
[6]侯娟麗,王小蘭,羅小蘭.自我管理行為干預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4:40-41.
[7]杜世正,袁長蓉.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實踐進展及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1):1048-1050.
[8]鮑勇.中國社區健康管理發展思考[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0;4(2):65-66.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