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TCT是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的簡稱,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一種宮頸癌細胞學檢查技術,TCT檢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為100%,同時還能發現癌前病變,檢測病原微生物如霉菌、滴蟲、衣原體等。國內外大量資料證明,宮頸癌的篩查(二級預防)是提高宮頸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徑。根據嘉興市南湖區的實事工程-開展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我街道在2014年和2015年兩年間共計免費篩查\"兩癌\"人數2800名,現對TCT宮頸癌篩查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3月~2015年11月嘉興市南湖區新興街道自愿參加免費\"兩癌\"篩查的35~64歲城鄉婦女2800人,平均年齡在46.57歲。
1.2方法 根據嘉興市南湖區的實事工程-開展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的通知,由新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新興街道計生辦聯合進行宣傳發動和組織工作,各社區干部和社區責任醫生進行具體通知,組織自愿檢查的適齡婦女按社區分批前往新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科進行免費篩查。具體流程:宣傳組織發動→領取免費檢查單→去新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臺進行體檢HIS系統登記→婦科門診進行免費的白帶常規和TCT檢查→彩超室進行免費的婦科彩超和乳房彩超檢查→領取報告單→檢查異常和可疑病例進一步病理活檢確診→追蹤隨訪→信息錄入→結果分析。
1.3質量控制 嚴格執行TCT檢查的規范化操作標準和診療標準,婦科和B超室醫生均為中級職稱,TCT送檢機構為浙江迪安診斷中心,結果準確可靠。
1.4統計分析 所有檢查結果經專人統一審核后,錄入南湖區體檢HIS系統,并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本次篩查對象為嘉興市南湖區的適齡婦女,大部分為新興街道常住人口。篩查婦女年齡分布為:35~39歲511人(18.25%),40~49歲1334人(47.64%),50~59歲632人(22.57%),60歲以上323人(11.54%)。對宮頸癌的認識途徑: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1248人(44.57%),讀書看報422人(15.07%),社區健康宣教672人(24%),親戚或朋友患宮頸癌103人(3.68%),其他355人(12.68%)。
2.2宮頸疾病情況 TCT篩查結果分為六種,分別為:①宮頸炎癥;②霉菌、滴蟲、皰疹病毒感染;③ASC-US 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④HPV感染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⑤ASC-H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⑥LSIL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
本次篩查2800人,共檢出患有宮頸疾病者859人,檢出率30.68%;占首位的是宮頸炎631例,檢出率22.54%。其中最后確診宮頸癌的人數為7例,檢出率0.25%,見表1。
2.3年齡分布 40~49歲年齡組宮頸異常情況總檢出率最高,無論是宮頸炎、霉菌、滴蟲、皰疹病毒感染、ASC-US還是HPV感染均以該年齡組婦女居多,50~59歲年齡組其檢出率大體呈下降趨勢,見表2。
2.4宮頸癌患病情況 確診宮頸癌7例,檢出率為0.25%,臨床分期0期3例,I期3例,II期1例,目前7例宮頸癌患者均已手術治療且預后良好。
3討論及建議
3.1宮頸癌發病有年輕化趨勢 本次篩查35~39年齡組也有病例檢出,且宮頸疾病合計檢出率排在第二位,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宮頸癌的發病與早婚、多產、過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亂、經濟狀況不良、種族和地理環境等因素有關[1]。過早性生活、早分娩者的下生殖道發育尚未成熟,對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較敏感,所以容易發生宮頸癌。因此普及防癌知識、提倡晚婚、少育,開展性衛生教育是減少發病率的有效措施。
3.2宮頸癌應該早診斷,早治療 宮頸癌是一種感染性疾病(HPV感染),是可以預防和治愈的疾病[2],因為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要經歷幾年或10余年[3],及早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及時處理CIN及HPV感染是防治宮頸癌的關鍵[4]。
3.3定期進行TCT檢查的必要性 一般說來,宮頸病變的診斷分為三步:TCT、陰道鏡和病理學診斷。盡管病理學診斷才真正具有權威性,但TCT檢查的第一道關卡仍然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如果TCT顯示有問題,那么女性就應該進一步做陰道鏡或病理診斷才能準確判斷病情;但如果TCT的檢查結果顯示為良性,這些檢查則可以不用再做了,不過仍要注意定期復查。因此通過婦女宮頸癌篩查,及早發現和處理宮頸癌前病變,對于防治宮頸癌具有決定性意義。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郎景和.迎接頸癌預防的全球挑戰與機遇[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3):129-131.
[3]郎景和.子宮頸癌預防的現代策略[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7,29(5):575-578.
[4]郎景和.迎接頸癌預防的全球挑戰與機遇[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3):129-131.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