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手術室收治的19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9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治療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心理狀況。結果 治療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91%,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3.67%;護理后,治療組患者SAS評分(45.28±2.96)分、SDS評分(44.73±4.16)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性化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提高手術室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干預;手術室;護理滿意度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手術室的護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手術室護理需要不斷創新,采用先進的護理方法,才能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肯定。手術患者不斷增加,對手術室護士的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護理人員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以滿足患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患者在手術前后,其生理和心理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和手術效果的提高。個性化護理干預強調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1]。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手術室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取得不錯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手術室收治的19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99例。治療組患者中,男52例,女47例;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47.3±5.2)歲;其中外科手術41例,婦產科手術5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50例,女49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5.7±4.6)歲。其中外科手術45例,婦產科手術5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詳細介紹手術方法和成功率,指導患者正確配合手術的方法。治療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手術前要向患者進行手術健康宣教,提高患者配合手術的信心,指導患者手術過程中正確的麻醉體位和配合方法。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正確擺放患者體位,合理調整床墊高度,以保證患者最舒服的狀態。護理人員通過交流和安撫等方式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指導患者配合麻醉,告誡患者不可隨意亂動,詢問患者麻醉的感覺,傾聽患者的訴說,傳授患者緩解疼痛的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術后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清理手術血跡留痕跡,關注患者的情況變化,告知患者手術非常成功,采用輕緩的動作將患者送回病房,告知患者相關的注意事項,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積極引導患者保持樂觀的心理。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心理狀況。護理質量依據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標準進行評分,患者滿意情況采用護理部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進行調查,心理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分。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 for Windows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通過例數表示,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組間差距采用t比較,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治療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35例,滿意12例,不滿意2例,治療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91%;對照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28例,滿意13例,不滿意8例,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3.67%;治療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 治療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65.13±5.16)分、SDS評分(63.54±4.29)分;對照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66.03±4.62)分、SDS評分(62.39±4.47)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治療組患者SAS評分(45.28±2.96)分、SDS評分(44.73±4.16)分;對照組患者明顯SAS評分(58.36±3.74)分、SDS評分(53.48±3.91)分。治療組患者的心理狀況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手術患者的不斷增多,對于手術室患者的護理逐漸受到關注。人們開始關注手術室護理的質量,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綜合素質,才能滿足患者的多種需求,減低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使患者可以積極配合治療。人性化護理干預又被稱作是\"人性照護\",護理過程不僅要進行常規的生理護理,還要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必要的干預[2]。作為一種先進的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使患者的心情更加愉悅,從而使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術后患者往往出現心情低落、抑郁等情況,再加上對病情缺乏正確的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不佳,不利于患者的恢復。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手術室的護理中,使護理更具內涵,也確保了對患者的連續護理[3]。個性化護理降低了患者的焦慮感,通過必要的術前培訓和術中指導,使患者正確認識病理知識及手術成功率。臨床實踐還顯示,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患者,其住院周期縮短、心理滿意度更高,并且并發癥較少。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91%,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3.67%;護理后,治療組患者SAS評分(45.28±2.96)分、SDS評分(44.73±4.16)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使現代醫學手術護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對忽視責任的一種考驗,也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標志,基于其重要性,醫院應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謝敏娜.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探討[J].當代護士,2010,3(1):142-143.
[2]張秀芳.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 26(10):19-20.
[3]劉麗霞.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 47-48.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