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臨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期的老年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對其預后效果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老年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常規組30例與干預組30例,常規組實行圍手術期一般護理,干預組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 臨床針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老年患者,于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同時減少并發癥發生,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膽囊炎;結石;圍手術期;影響
膽囊頸部或膽囊內出現結石相關疾病視為結石性膽囊炎,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之一,患者臨床主要表現取決于結石發生部位及大小、是否引發機體感染及梗阻情況,發生于膽囊內結石臨床癥狀為腹部右上角會出現隱痛、胃部反酸及腹脹、噯氣等;常于患者進食油膩食物后出現[1]。發生于膽囊管內結石癥狀較明顯,患者可以感受到明顯膽絞痛、右上腹突然出現疼痛且發作時間較久,呈放射狀,患者可能同時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臨床醫生診斷時可觸及墨菲征陽性[2,3]。本文研究臨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期的老年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對其預后效果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老年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常規組30例與干預組30例,其中常規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5~70歲,平均年齡為(60.7±3.4)歲;干預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1~68歲,平均年齡(59.7±4.3)歲。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相關病理學檢查均符合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臨床診斷標準[4],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膽囊切除術,常規組實施一般護理,包括術前備皮及健康教育等;干預組實施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術前護理 ①結石性膽囊炎處于急性期患者由于臨床癥狀較明顯,患者擔心術后效果可能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向患者介紹手術目的、過程及術后效果等,安撫患者,認真傾聽患者主訴并耐心解答,緩解其緊張情緒。②為患者提供溫馨及舒適的治療環境,全面了解患者綜合病情及各項病理學檢查結果,預見性估算患者術中可能出現并發癥并積極預防,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相應臨床癥狀,隨時準備進行緊急救治。③囑咐患者做好術前一般準備,如備皮等,囑咐患者禁食禁飲,盡快通知手術室做好手術準備。
1.2.2術中護理 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相關指標,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進行相應處理。
1.2.3術后護理 ①為患者連接生命監測系統如心電監護并密切觀察,觀察患者機體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顏色及性狀并做好記錄;協助患者翻身及晨晚間護理時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位置,避免受壓。②患者應臥床休息,待病情穩定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以便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防止出現腸道粘連情況。③囑咐患者及其家屬飲食應遵循高熱量、維生素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的原則,保證機體營養充足。④教會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方法,應用體位變換促進排痰,對于痰液粘稠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藥物霧化吸入治療,避免患者咳嗽時腹壓上升引起手術切口裂開。⑤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切口處定期更換敷料并嚴格消毒,避免出現傷口感染。⑥向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健康宣教,包括術后恢復情況,術后注意事項,為患者制定術后康復訓練計劃,視自身病情發展而定,告知患者術后早期離床活動的意義。⑦囑咐患者多吃蔬菜及水果,預防便秘。
1.3觀察指標 記錄相應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采用自制療效測評表,結果分為疾病治愈、病情恢復良好、病情有所改善、病情無進展;疾病治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表現消失,未出現復發;病情恢復良好:疾病表現明顯改善;病情有所改善:疾病表現有所恢復,仍需住院觀察;病情無進展:疾病癥狀改善不明顯。總有效率=(疾病治愈+病情恢復良好+病情有所改善)/總例數×100%。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包括手術切口感染、切口裂開、腹腔感染等。兩組患者均接受治療1個月。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兩組臨床療效 常規組總有效率為86.7%,干預組為100%,干預組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觀察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4%,干預組為6.7%,干預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起病較急且發展較快,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多發生于老年患者,臨床主要依靠手術治療,由于老年人機體抵抗力較差、身體機能處于退化階段,手術后容易出現感染情況及各種并發癥,影響患者預后效果。臨床為準備手術患者實施術前、術中及術后三個時段綜合全面的護理視為圍手術期護理,其中術前及術中護理是基礎,術后護理是關鍵部分,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直接影響患者預后效果[5]。
有學者經研究發現,臨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處于急性發作期的老年患者,于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及減少術后出現并發癥情況,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老年患者,于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同時減少并發癥發生,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劉紫菱.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膽囊切除術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3,34(4):118-120.
[2]劉蓮娟.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癥的臨床觀察和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14):1298-1299.
[3]李文英,曹淑紅,龐艷玲,等.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2):121-122.
[4]周月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14):1314.
[5]李東秀,劉鑫,張麗,等.老年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67例的手術護理配合[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9):2229.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