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的有效護理方法。方法 總結16例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的護理措施,包括顱內壓升高的護理、疼痛護理、靜脈輸液護理、心理護理、發熱護理、健康教育。結果 患兒6例治愈,7例好轉,3例因病情危重轉院治療。結論 認真做好結核性腦膜炎患兒護理,動態監測病情變化,可促進患兒的康復。
關鍵詞:結核性腦膜炎;護理;幼兒
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結核性腦膜炎患兒。該組患兒中年齡在1~14歲,平均年齡為患兒住院時間為23~59d,平均住院時間為46d。全部患兒均確診為結核性腦膜炎。
2 護理
2.1顱內壓升高的護理
2.1.1一般護理 ①體位:抬高床頭15°~30°,以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②給氧:持續或間斷吸氧,改善腦缺氧,使腦血管收縮,降低腦血流量。③飲食與補液:控制液體攝入量,輸液速度不超過15~20滴/min。給予普通飲食,需適當限鹽,注意防止水、電解質紊亂。④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兒意識狀態、生命體征、瞳孔變化,警惕顱內高壓危象的發生;于患兒床旁邊準備好搶救物品,入院后初期病情危重者給與心電監護,發現異常給與搶救處理。⑤意識不清時,定時翻身、拍背和口腔護理,防止肺部并發癥。⑥安全護理:適當保護患兒,避免外傷。
2.1.2減低顱內壓的護理
2.1.2.1脫水治療是降低顱內壓的主要方法。遵醫囑給予患兒25%甘露醇100ml輸液泵加壓快速靜脈滴注(分鐘內完成)。進行脫水治療時,應嚴格按時定量給藥,記錄出入量,觀察顱內壓增高癥狀的改善情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如電介質紊亂。
2.1.2.2糖皮質激素治療,急性顱內壓增高時,遵醫囑給予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1~2次。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嚴密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采取預防措施,如必要的隔離、保持皮膚清潔等。
2.1.2.3脫水治療期間應準確記錄24h出入液量,注意水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為防止顱內壓反跳現象,脫水藥物應按醫囑定時、反復使用,停藥前逐漸減量或延長給藥間隔。
2.1.3防止顱內壓驟然升高的護理
2.1.3.1休息:保持環境安靜及患兒的充分休息、避免患兒哭鬧,以免血壓驟然升高而增加顱內壓。
2.1.3.2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消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嘔吐物;防止勁部過曲、過伸或扭曲;重視基礎護理,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以防肺部并發癥。
2.1.3.3避免劇烈咳嗽和便秘:劇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均可使胸腹腔內壓力驟然升高而導致腦疝。應避免并及時治療感冒、咳嗽。顱內壓增高患者因限制水分攝入及脫水治療,常出現大便干結,可鼓勵給患兒多吃蔬菜和水果。
2.1.3.4嘔吐:及時清理嘔吐物,防止誤吸,觀察并記錄嘔吐物的量、性質。
2.2疼痛護理 觀察患兒出現頭疼情況,采用評定量表法對疼痛情況進行評定[1]:將疼痛分為三個等級,沒有疼痛反應未0度,可忍受的輕度疼痛為Ⅰ度,無法忍受疼痛度為Ⅱ度[2]。依據患兒出現的不同程度疼痛及時給與處理。同時記錄患兒疼痛癥狀緩解的情況。
2.3保護性隔離,預防交叉感染 醫務人員合理安排各項工作,各項操作盡量集中進行,減少對患兒的刺激,保證患兒充分睡眠和休息。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手衛生,預防交叉感染。同時限制探視人員,固定家屬排版,指導家屬接觸患兒時清潔雙手,剪短指甲,手消毒液常規消毒。
2.4發熱護理 患兒入院即出現高熱,遵醫囑給予退熱抗炎藥治療,嚴密觀察病情,出汗多時,及時更換衣物及床單被罩,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密切觀察尿量,及時補充水分,多進食時令水果、蔬菜等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證足夠的營養供給。保持病室安靜,集中操作,減少患兒哭鬧,保證良好的休息。
2.5靜脈輸液護理 在治療期間要對患兒長期輸入甘露醇等高滲性藥物,容易破壞血管,再加上患兒的血管比較細,操作難度大,易出現穿刺失敗的情況[3],為保護血管,避免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給患兒采取留置針穿刺,除常規留置針護理外,在穿刺部位覆蓋無菌敷料,用彈力繃帶固定,松緊適宜,經常巡視觀察輸液情況和局部皮膚狀況,避免液體外滲、留置針脫出及繃帶松脫等情況發生。
2.6心理護理 一方面,由于與患兒語言溝通有一定障礙,患兒對醫院環境陌生懼怕等因素影響,患兒表現為煩躁,時有哭鬧,不配合治療,我們允許家長將患兒帶平時喜愛的玩具經消毒后陪伴患兒,同時可播放患兒平時常聽的兒歌或動畫片,分散其注意力;在治療時,盡量讓家長陪伴。在患兒住院期間,醫務人員通過講故事等方式積極與其溝通,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少與患兒分離的焦慮,同時指導家長正確護理患兒。
2.7健康教育 小兒由于機體功能較差,在患腦膜炎后不易恢復,造成病程遷延,病情復雜,需要長時間的治療護理,給患兒家庭帶來了較重的負擔,但患兒家長往往不具備完善的護理知識,被動的治療護理,延緩了患兒的回復進程[4],另一方面,由于家長缺乏相關疾病知識,容易對疾病預后產生顧慮等不良情緒,我們安排有經驗的責任護士向患兒家長講解結核性腦膜炎疾病的發生、發展、預后特點,疾病性質,介紹患兒的病情等相關知識,并解釋治療用藥的作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通過現場演示、播放自制多媒體等方式讓患兒家長了解各種治療、護理操作過程,以及操作的必要性、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使家長消除了顧慮,參與到整個治療護理過程中,對患兒疾病治療祈禱積極作用。
3 結果
該組患兒住院時間為23~59d,平均住院時間為46d,其中6例治愈,7例好轉,3例因病情危重轉院治療。
4 小結
通過對16例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的護理,我們認識到,密切觀察病情及用藥情況,加強顱內壓升高時護理、保證液體和營養支持,對家長心理指導和健康教育對促進患兒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鄭世書,謝杰明.輸液患者實施護理程序前后疼痛的比較[J].現代護理,2009,11(4):287-288.
[2]唐巍.兒童靜脈補鉀致局部疼痛的觀察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219-220.
[3]李愛求,李曉紅,祝玉新.兒科陪護病房應用靜脈留置針輸液及其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5,5:49-51.
[4]薛華.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0):147-149.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