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應用,旨在分析不同護理對策對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10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53例,實驗組5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從心理,飲食,休息,用藥,出院指導等進行循證護理。結果 實驗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循證護理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治療中有重要的作用,科學的循證護理為治療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及心理基礎,臨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循證護理;乳腺癌術后;化療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見惡性腫瘤,國家癌癥中心和衛生部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的乳腺癌發病率高達42.55/10萬[1]。一般來說,原位的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細胞組織松散,原位癌細胞極易轉移,從而造成惡性后果。因此,乳腺癌術后的化療在整個治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化療藥物毒副作用巨大,患者往往要承受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痛苦[2,3]。如何減輕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身心痛苦,成為當今護理工作的難點。與傳統護理相比,新的循證護理堅持遵循證據與科學護理相結合,是從經驗性護理走向科學性護理的方法,我科率先采用循證護理的模式,對108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進行護理比較,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108例,其中無轉移30例,淋巴轉移60例,肺轉移18例,所有患者均于術后2~4w進行化療,化療4~8周期,年齡21~72歲,平均43歲,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化療,其中TEC方案40例,GT方案20例,TP方案35例,FEC方案13例。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常規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及護理級別觀察病情,細致的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觀察組從入院開始,在心理、飲食、休息、活動、用藥、并發癥、出院指導等方面檢索文獻,尋找循證支持,最終確認真實可靠的證據依據,并結合個案特征,制定出確定可行的臨床護理規則,指導臨床實踐。
1.2.1心理護理 首先積極的了解患者的心態變化,掌握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生活,社會背景,家庭及經濟狀況,制定完備的心理輔導方案,對患者進行細致耐心的心理溝通,消除患者對癌癥的恐懼,進行積極向上的心理引導,使其堅定戰勝病魔的信心,祛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多做傾聽及心理疏導。
1.2.2化療護理 提升對化療藥物的認識,熟知化療藥物的配伍禁忌,針對不同的化療藥物的副作用給予針對的護理。如止吐藥物的應用于化療前30min,且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效應不同的藥物。此外,紫杉醇等藥物的高度親脂不溶于水,加藥時應注意用玻璃器皿,避免應用聚丙烯材料加速紫杉醇的分解。多數藥物應于規定時間內滴入,并注意預防外滲。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淋巴管回流受阻應盡早中心靜脈置管,向患者交待利弊,取得患者的理解。同時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對化療方案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給予詳盡的講解和積極的預防,最大程度減輕患者對于并發癥的恐懼以及由此引發的治療不配合。
1.2.3飲食護理 化療后患者多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因此飲食中應注意熱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及時向醫師匯報患者的飲食變化,計算出入量,必要時給予營養配餐,補充必需的三大營養元素。
1.3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專人負責,并記錄兩組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費用,并發癥及心理狀態評估。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應用SPSS17.0軟件完成。對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均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數值和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的并發癥的比較 觀察組較對照組的并發癥中靜脈炎,胃腸道損害,末梢神經炎及心肌損害均明顯下降:兩組相比有顯著地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的心理狀態的比較 觀察組較于對照組相比,在改善患者焦慮抑郁,認知障礙及應激狀態等心理問題時取得良好的療效,兩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循證護理(EBU)是受循證醫學影響而產生的護理觀念,即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依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用實證尋找對患者的最優護理,它包括了三個要素:①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研究依據,②護理人員個人的技能與臨床經驗,③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愿望,將三個要素有機的結合起來即為循證護理[4, 5]。
乳腺癌術后的化療護理有別于其他腫瘤的化療護理,因為乳腺癌術后化療5~10年生存率高,更能體現出優質護理的價值[6]。依據以上原因,我科擬開展的循證護理觀察是否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療術后的生存質量。結果顯示:應用循證護理的觀察組,在并發癥的發生及心理狀態評估上明顯的由于常規護理對照組,這樣一方面可以顯著地增強患者對抗病魔的信心,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的醫療依從性,減少醫療不良事件及并發癥的發生;另一方面還可以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費用,減少了患者及社會的經濟負擔,體現了優質護理服務的特點,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魏愛英,焦玉蓮,崔彬,等.乳腺癌化療現狀與展望[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5,04:361-363.
[2]王鐵軍,耿慧,祝永剛,等.乳腺癌化療現狀及相關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22:4398-4400.
[3]楊文靜.乳腺癌化療護理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23:247-248.
[4]陳燕華,王惠珍.循證護理研究狀況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5,10:934-936.
[5]萬麗紅,梁嘉定,蘇小茵,等.循證護理實踐方法及管理策略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06:9-10.
[6]王詩麗.乳腺癌化療患者的整體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09,03:136-137.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