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的急救護理經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對28例患者及時采取心肺復蘇及電除顫等緊急搶救措施。結果 25例搶救成功后收住CCU,3例搶救無效死亡。結論 室顫是心肌梗死最嚴重的并發癥,早期發現并及時除顫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心肌梗死;心室顫動;急救;護理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數量不斷增長,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漲。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快、致死率高,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根據相關報道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左右伴有各種心律失常,主要發生在患者發病的24h~48h。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發病人數較多,特別是患者伴隨室顫發生,需要早發現、早治療,一旦搶救不及時,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臨床發生室顫的病死率極高,這也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的原因。本文主旨探討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的急救護理經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10月在我科就診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患者,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齡30~82歲,18例患者中胸痛12例,氣促4例,心源性休克2例。
1.2結果 及時發現病情和有效的電除顫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在28例室顫救治過程中,28例患者均在5min內進行電除顫,最終25例除顫成功收住CCU,有3例搶救無效死亡。
2急救與護理
2.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關鍵 我們需要嚴格觀察病情變化,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后24~48 h內極易發生原發性室顫及其他類型室性心律失常。護理人員在患者整個治療期間均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及心電監護上顯示的心電活動,及時發現室顫并給予非同步心臟電除顫,單向波除顫儀,首次能量調整為360J,患者除顫后馬上進行持續胸外心臟按壓2 min。早期發現并除顫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并遵醫囑給予靜脈注射利多卡因、町達龍等藥物,開放兩條靜脈通道[1]。
2.2電極除顫護理 由于一次性除顫電極可以更好的與皮膚進行貼合,所以使用時更換為一次性的,使其放電時對皮膚的損傷較小,可以避免皮膚灼傷,在這28例室顫患者中,累計應用電除顫最多者達11次,但皮膚沒有灼傷;使用電極板除顫前須涂抹導電糊,電極片可以省去此步驟,在明確患者室顫后5~10 s即可除顫,保證了時間,對患者的生命爭取了寶貴時間。
2.3高質量的CPR 患者治療期間突發室顫,應立即給予高質量的CPR,同時當患者有短暫恢復竇性心律時將薩勃心肺復蘇機調整安放好。近年來臨床胸外按壓的質量問題已經成為急診醫學的專家們共同關注的問題,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在2005 心肺復蘇指南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胸外按壓效果問題,注重按壓力度、盡快按壓使胸部充分回彈和避免按壓中斷的現象。在國際論壇上,已有專家明確指出,恒定高效進行胸外按壓人工很難完成。國際使用自動心肺復蘇機進行CPR將近30多年,且在實踐能夠有效的證明提高心肺復蘇的質量,提高急救的速度和效果;保證了每次按壓的有效性,保證了心肌供血量,提高了復蘇成功率與存活率。
2.4護理干預措施 為提高急性心梗并發室顫患者的治愈率,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到早發現及時處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給患者行24h心電監護,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同時觀察患者是否有氣促、胸悶等現象,準確記錄24h出入量。及時抽血送檢,注意是否有低鉀血癥。②心理護理,對于急性心梗患者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緒變化,出現焦慮、敏感、緊張、悲觀等,不良情緒易誘發或加重病情,為此,需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心理護理,通過心理疏導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語言交流時應溫柔,語調要適中,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相關疾病的擔心問題,使患者積極樂觀的配合治療及護理;③ 氧氣吸入,根據患者缺氧程度,給以合理氧氣吸入,急性期給予患者持續高流量氧氣吸入 (4~6L/min),穩定后給予低流量吸氧(3~4L/min),維持1~2d,同時告之患者及家屬吸氧的目的[2];④臥床休息,發病時患者需絕對臥床休息,可以減少耗氧量,促進心臟負荷減輕,防止病情加重,護理人員或家屬需要協助患者進行日常生活。待穩定后,指導患者慢慢由床上進行過渡性活動;⑤飲食護理,急性期患者需要少食多餐,應以清淡、低脂易消化食物以防便秘,禁止刺激性食物及煙酒;⑥出院指導,囑其出院后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藥,患者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擴張冠狀動脈的藥品,避免意外發生,告之患者及家屬發生突發情況的應急措施,一旦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情況,應立即到醫院就診[3]。
3結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經全力搶救和精心護理, 25例經1次電擊除顫后均恢復竇性心律,搶救成功者均已痊愈出院,治愈率為89.2%; 3例在術中出現反復室顫導致衰竭死亡。
4 討論
筆者總結了急性心梗伴室顫患者的護理經驗,通過觀察臨床護理效果,室顫是指心室發生激動時無序,嚴重影響患者心室排血功能,很容易造成心室無排血,心音和脈搏消失,血壓測不出,當急性心梗伴發室顫時,對患者非常危險,容易引發阿斯綜合征發作以及猝死,為此,急性心梗如果一旦出現室顫,需及時積極地行有效搶救,護理人員積極配合醫生快速做好術前準備,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術后也應做好各項護理,防止心肌梗死再度復發。護理人員搶救過程中,應熟練掌握心電圖知識,具備判斷惡性心律失常的能力,熟悉各種搶救儀器使用,這樣才能為搶救贏得時間,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早期發現并及時除顫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曉偉.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并發室顫患者一例的急救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6B):37-38.
[2]高志霞.1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術中多次發生室顫、室速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2010,9(2):184-185.
[3]林哲婉,賴添順.IABP聯合PTCA術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護理[J].廣東醫學,2011,32(9):1220.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