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為研究超聲診斷在乳腺病灶檢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對55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超聲診斷,結合病理檢查結果,分析超聲技術在乳腺病灶診斷中應用意義。結果 良性病變檢出率91.89%,惡性病變檢出率為96.00%;二維超聲顯像顯示良性腫塊與惡性腫塊存在明顯區別,良性腫塊邊界清晰、形態規則,多以包膜形式出現,內部回聲均勻,后方回聲無衰減情況,乳腺周圍組織與腋窩淋巴結正常,病變部位無擴散情況;而惡性腫塊患者產生顯示腫塊邊界不清晰,以毛刺狀呈現,腫塊形態不規則且無包膜,內部不均勻回聲,后方回聲多有衰減現象,腋窩淋巴結腫大,周圍組織出現炎癥病變等。結論 運用超聲多普勒診斷儀乳腺患者進行檢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關鍵詞:超聲檢查;乳腺病灶;應用價值
本文旨在研究超聲診斷在在乳腺病灶檢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選擇55例乳腺疾病患者通過超聲檢查,對比臨床手術病理結果,效果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婦科接受診斷治療的女性乳腺腫塊患者55例,年齡為23歲~69歲,平均年齡(45.43±5.32)歲,共62個乳腺腫塊,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定腫塊的病理性質,其中良性腫塊37個,惡性腫塊25個,經確診37個良性病變中有18個為纖維腺瘤,8個乳腺增生病變,11個乳腺囊腫,病變直徑在0.50cm~4.40cm,平均直徑為(1.88±0.84)cm。25個惡性病變其中包括23個浸潤性導管癌、1個浸潤性小葉癌與1個導管內癌,病變直徑在1.0cm~4.50cm,平均直徑為(1.92±0.91)cm。
1.2方法 采用百勝(mylab90)公司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設置探頭掃描頻率為10.0MHz,患者取平臥位,將病灶部位充分暴露以便檢查,采用常規二維超聲以直接檢查方式對患者病變部位進行掃描檢查,以乳頭作為中心呈放射狀進行序貫掃查,觀察記錄患者乳腺病變范圍、大小、形態以及有無包膜、鈣化、邊緣是否清晰、內部回聲有無衰減等二維影響特征,同時探測患者病變部位周圍組織以及腋窩淋巴組織有無病變。再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圖(CDFI)詳細觀察患者病變部位內部血流信號及周圍組織血流信號分布情況,依據其血流豐富程度進行分級劃分。
1.3血流信號分級原則 CDFI顯示患者病變部位內部沒有血流信號則為血流信號0級;顯示血流信號少量,有1個~2個細短棒狀或點狀血流信號時則判為血流信號I級;顯示血流信號中量,可見病變部位有3點~4點血流信號或有2條血管通過病變部位,血流信號較豐富,為Ⅱ級;CDFI顯示患者病變部位血流豐富,有5點以上血流信號或至少2條以上血管經過病變部位,此被定為血流信號Ⅲ級[1]。
1.4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以%表示,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P<0.05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超聲影響結果與病理結果符合情況 超聲影像檢查顯示34個良性病變,檢出幾率91.89%(34/37),其中纖維腺瘤17個為,乳腺增生病變7個,乳腺囊腫病變10個,檢出率分別為94.44%、87.50%、90.90%,惡性病變24個,檢出幾率為96.00%(24/25),其中浸潤性導管癌23個、浸潤性小葉癌1個。
2.2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超聲征象特征情況 由數據顯示,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患者的二維超聲征象特征有著明顯區別,良性腫塊患者二維超聲顯像顯示,腫塊邊界清晰、形態規則,多以包膜形式出現,內部回聲均勻,一般后方回聲無衰減情況,乳腺周圍組織與腋窩淋巴結正常,病變部位無擴散情況。而惡性腫塊患者產生顯示腫塊邊界不清晰,以毛刺狀呈現,腫塊形態不規則且無包膜,內部不均勻回聲,后方回聲多有衰減現象,腋窩淋巴結腫大,周圍組織出現炎癥病變等。良性腫塊與惡性腫塊存在明顯區別。
2.3 CDFI血流信號程度 從表1數據顯示,良性腫塊患者病變部位血流信號程度多以0級與I級為主,分別占89.19%、8.11%,個別患者會出現Ⅱ級血流信號。而惡性病變患者病變部位血流信號強度多以Ⅱ級與Ⅲ級為主,分別占56.00%、40.00%,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患者病變部位血流信號情況存在明顯區別,P<0.05。
3討論
乳腺疾病是臨床婦科最常見疾病、是女性群體多發病,尤其是乳腺癌,研究顯示,當乳腺腫塊大小不足2mm時,接受臨床治療可以極大提升患者治愈率[2]。影像學檢查是臨床最常用的診斷方式,鉬靶檢查是乳腺疾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簡單、費用低、對微小鈣化病變患者分辨率高等特點,超聲檢查可以明確顯示乳腺內部結構,有效區別患者良性或惡性病變,同時動態監測患者病灶區域活動性及血流信號程度[3,4]。
本文通過對比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超聲二維顯像特征發現,良性腫塊腫塊邊界清晰、形態規則,多以包膜形式出現,內部回聲均勻,一般后方回聲無衰減情況,乳腺周圍組織與腋窩淋巴結正常,病變部位無擴散情況。而惡性腫塊患者產生顯示腫塊邊界不清晰,以毛刺狀呈現,腫塊形態不規則且無包膜,內部不均勻回聲,后方回聲多有衰減現象,腋窩淋巴結腫大,周圍組織出現炎癥病變等[5]。良性腫塊與惡性腫塊超聲二維顯像存在明顯區別。同時利用CDFI檢查患者血流信號程度發現,良性腫塊患者病變部位血流信號程度多以0級與I級為主,分別占89.19%、8.11%,個別患者會出現Ⅱ級血流信號。而惡性病變患者病變部位血流信號強度多以Ⅱ級與Ⅲ級為主,分別占56.00%、40.00%,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患者病變部位血流信號情況存在明顯區別,P<0.05。而且,通過對比手術病理檢查,超聲檢查乳腺疾病患者,診斷率為93.55%,診斷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運用超聲多普勒診斷儀乳腺患者進行檢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可為乳腺疾病的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影像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施國穎,余健彬,汪建軍,等.超聲造影微血管成像與高頻彩色多普勒對乳腺隱匿性病灶定性診斷的對比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32):112-113.
[2]楊超,陳燕,馬小燕,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腫瘤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5(21):19-20.
[3]繆星毅.彩色多譜勒超聲在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1,09(27):219-220.
[4]張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纖維腺瘤和單純性黏液腺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4(36):150-150,151.
[5]王華,常佳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實性結節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5):43-44.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