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護理崗位作為醫院護理崗位的組成部分對于醫院護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臨床護理崗位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醫護人員的管理體系和實現該體系的高效化管理,對于臨床護理崗位管理的實踐探索將有力地促進臨床護理工作的完善,為此本文擬將圍繞臨床護理崗位的實踐管理進行分析,并對其效果進行評估探討。
關鍵詞:臨床護理;護理崗位管理;效果評估
臨床護理崗位的管理工作是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同時也是改革醫療體制的重要環節和內在要求,更重要的在于其能夠有效加強護理人員的身份管理。臨床護理崗位管理的對象是醫院組織中的護理崗位,一般而言,臨床護理崗位管理是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同時其也是構建科學有效的績效薪資管理的需要,臨床護理崗位管理有助于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憑借護理人員的科學管理進而達成優質護理服務的目的。
1 臨床護理崗位管理的實踐意義
提高臨床護理崗位的管理工作,并持續性地改進和深化管理水平,有助于規范醫療機構績效管理行為,此外,其還能夠構建合理的較小考核機制,從而調動和激勵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和態度,從護理專業的健康發展角度來看,這樣的管理實踐和完善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當前的醫療資源整合和體制改革正在進行著,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是改革的題中之義,所以展開對臨床護理崗位管理的實踐探索可以建構良好的臨床護理崗位評價管理體系以及規范護理管理工作,進而有效提升臨床護理的整體水平,這對于醫院的護理服務質量和整體形象都是十分有意義的。
2 臨床護理崗位管理的具體實踐
2.1臨床護理崗位的分級制度 上世紀70年代,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對于臨床護理崗位管理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分層管理的程度,并形成了豐富的研究和時間經驗,因此根據國際上通行的護理崗位管理經驗,特別是美國學者 Benner 的研究,其提倡經驗學習理論,并以此為基礎劃分了從\"新手\"到\"專家\"5 級護士成長模式,該模式也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借鑒有益經驗,我國的臨床護理崗位宜采用分層分級管理制度,臨床護理崗位的分級制度就是參考護理人員的職稱,并以護士的護理能力為評價的基本標準,然后結合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護理經驗等方面因素,將護理人員劃分為N1~N4四個等級,與此相對應的是將臨床護理崗位也細分為四個層級,并明確各個崗位的任職資格。具體而言,臨床護理崗位可以根據其工作期限而進行分級,對于實習期或任職不久的護理人員其崗位定級為N1,對于任職資格3年或以下護理工作熟練的護理人員,其崗位宜定位為 N2,任職資格為3年以上,主管護理人員定位為N3,任職資格為專業精通的護士并具有高級職稱的護士或者專家級別的護理人員定位為N4。
2.2崗位責任體系的建立 長期以來,我國醫院的護理模式是以功能為主導的,護理人員的工作主要以打針和發藥為中心,并不能體現護理工作的基本屬性和特征,針對目前護理人員普遍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的現狀,根據護理崗位的不同設定不同職責標準,并形成崗位責任體系,進而將護理責任制度落到實處。崗位責任體系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并體現不同的護理崗位特點和差異,其為貫徹科學績效管理和體現護理工作奠定了基石,并且符合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其也能夠對患者的護理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具體到責任制的建立,崗位責任制應當以工作哦職責、權限、任職資格和質量標準為主要內容,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以級別為原則,明細從N1~N4的職責分配,進而形成合理而有序的崗位責任制,這些都有助于理清不同層級護士的工作內容,確定工作考量考核依據,也有助于規避不必要的護理安全隱患。
2.3科學公平的績效考核與培訓機制
2.3.1獎金分配與激勵 以護理工作的考核制度為基礎,推行獎金分配和激勵機制能夠有效解決同工不同酬的現狀問題,科學公平的獎金分配改變了當前的獎金分配方式和護理人員工作的實際考核現狀。施行獎金分配和激勵的制度是當前醫院進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此外其也是踐行崗位責任制的必要選擇。因此,為了能夠真正體現績效考核的基本作用,醫院在護理崗位管理工作中應當以護理工作量和質量以及其他因素為參考依據,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合理設定考核指標。合理的獎金分配是有效的績效激勵動力,民主的考核方式和評測機制保障了績效考核的真實度和客觀性,總而言之,科學的績效考核結果與護理工作優劣與否以及獎金分配是緊密相連的,同時可以更好地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2.3.2以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 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護理工作的質量高低,而培訓是提升護理人員職業素養的基本途徑,所以結合傳統臨床護理教學理念,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體制需要進行創新,進而加大護理人員的培訓,在培訓的具體方式上,應當以不同崗位層級、知識結構和專業特點,同時還需要以護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制定出不同特點的培訓模式,此外,還需要根據護理人員的學習情況調整培訓內容和方式,展開靈活的護理培訓模式。醫院還需要加大護理培訓的投入力度,即在經費上面提供足夠的支持,護士進修培訓深造學習為護理人員專業素養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平臺,并拓展了護理人員的視野,有助于今后的具體的護理實踐工作的順利展開。
3 臨床護理崗位管理對護理效果的評估分析
3.1臨床護理崗位管理對護士滿意度的提升 護理人員崗位分級制度將不同層級護理崗位設定了不同的工作權限,不同的崗位職責滿足了不同的患者和疾病治療的需要,可以使得護理質量有了保障,此外,護理分級崗位管理清晰護理職責,增強了工作責任感,充分調動護理積極性。所以,醫院內部推行的護理崗位職責管理制度結合了護理人員個體的應變能力,其對專業知識的運用,還有護理工作評價,這樣的管理制度改變了以前的論資排輩的傳統管理方式。因為該制度主要是根據實際的工作能力和資格確定不同的職責,以不同的層級為依據,進行適當合理的權限規定,臨床護理崗位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護士滿意度,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在護理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即增加政府對醫院公共保障的投入,完善護理專業標準以及相應的反饋機制,而實踐中的護理工作也表明護理環境和安全的醫療環境都是制度制訂者需要進行全面考慮的。
3.2臨床護理崗位管理對臨床護理質量和水平的影響 臨床護理崗位制度主要是以績效考核為基礎的,這樣的管理體制能偶促進護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其有利于實現級別化管理和順利理清護理隊伍體系化,通過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的提升提高其各自的崗位級別,進而爭取到良好的薪酬待遇,這樣的管理改變了傳統的評價模式,體現了醫院管理工作的公平和公正,有助于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此外,護理崗位管理在解決臨床中普遍存在的護理不良事件頻發的問題,例如患者跌倒墜床、管道滑脫,化療藥物外滲、給藥錯誤率等,這些問題都能在臨床護理崗位管理中予以有效解決,崗位層級管理能夠使得護理人員護理患者固定化,使得護理人員系統掌握患者病情變化,并且有利于上級對下級的護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導,確保了患者在醫療期間得到優質安全護理服務,所以,臨床護理崗位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護理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丁菊梅. 醫院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初探[J].人力資源管理,2010(09).
[2]方芳,程云,周劍英,景琦. 實施護士分層級管理對基礎護理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9(02).
[3]楊莘,邵文利,韓斌如,等.基于崗位管理的護理團隊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 5) :14 -17.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