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調查我院奧美唑制劑的使用情況,并對其處方進行分析。方法 調取我院2012年和2013年奧美拉唑制劑使用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抽查5000張奧美拉唑處方分析。結果 與2012年相比,我院2013年口服劑型奧美拉唑使用量下降,幅度為35.13%;抽查的5000張處方中,無指征使用處方2439張;單用128張,二聯以上4872張,三聯以上4334張。結論 我院奧美拉唑臨床應用存在不合理用藥現象,尚需加強對醫師的教育和管理。
關鍵詞:奧美拉唑;處方分析;合理用藥
質子泵抑制劑(PPI),是一類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也稱H+-K+ATP酶抑制劑,可以特異性和非競爭性地作用于胃酸分泌的終末環節-胃壁細胞上的H+-K+ATP酶[1]。目前臨床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的相關性疾病主要有: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疾病。為掌握我院奧美拉唑的使用情況,開展本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通過醫院信息系統調取我院2012年和2013年各種奧美拉唑制劑的使用數據,同時,隨機抽取我院2013年5000張使用奧美拉唑的處方,逐張分析用藥情況,統計出不合理用藥的處方數。
2 奧美拉唑介紹
①理化性質:奧美拉唑,化學名稱為: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亞磺酰基}-1H-苯并咪唑鈉一水合物,因其具有亞硫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學結構,穩定性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2]。②藥理:研究表明,次磺酰胺是奧美拉唑的活性代謝物,壁細胞可蓄積奧美拉唑并使之轉化為活性代謝物,這使奧美拉唑成了次磺酰胺的理想前藥。③藥代動力學:口服奧美拉唑后一般1~3h達到血漿峰濃度,單劑量口服奧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為40%~50%,重復給藥7d后的生物利用度增至60%[3]。奧美拉唑在血漿中的清除很快,清除半衰期在1h內,主要經肝臟完全代謝后排出,約有80%的代謝物經尿排出、約18%由糞便排出。
3 結果
3.1總體使用情況 與2012年相比,我院2013年口服劑型奧美拉唑使用量出現了下降,幅度為35.13%,注射劑型奧美拉唑使用量出現了上升,幅度為7.55%;約77%臨床科室在注射劑型使用上出現了上升,僅二病區(45.83)、外一科(27.8)、內三科(16.65)出現了下降,約46%臨床科室在口服劑型使用上下降[4]。
3.2部分含奧美拉唑處方分析
3.2.1聯合用藥處方統計 5000張處方中,單用128張,二聯以上4872張,三聯以上4334張,合并用藥涉及到消化系統用藥、呼吸系統用藥、抗菌藥物、電解質及營養藥等。統計到的處方中聯用排名前十位的藥物排序為:消旋山莨膽堿、維生素C、維生素B6、醋氨己酸鋅、左氧氟沙星、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枸櫞酸鉍鉀、炎琥寧、多烯磷脂酰膽堿。
3.2.2無指征用藥情況統計 調查的5000張奧美拉唑門急診處方中有2439張為無指征使用,占比為48.78%,依照處方數從多到少進行排序,除去無臨床診斷、待診兩個影響因素外,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急性酒精中毒、腹痛待查、上呼吸道感染,構成比例分別為8.9%、7.71%和7.54%。
4 討論
4.1奧美拉唑使用總體情況 與2012年相比,我院2013年口服劑型奧美拉唑使用量出現了下降,而注射劑型奧美拉唑鈉使用量卻出現了上升,注射劑型奧美拉唑鈉僅作為當口服療法不適用時下列病癥的替代療法 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 返流性食管炎及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建議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給藥途徑,能口服治療者不建議使用注射給藥的方式。
使用奧美拉唑的科室廣泛,有資料顯示,我院無指征用藥情況也較為突出,除去無臨床診斷、待診兩個影響因素外,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急性酒精中毒、腹痛待查、上呼吸道感染。超適應癥用藥不僅不能及時有效治療,而且會加大用藥風險,如腹痛待查,有內科、婦科方面的病因,消化性潰瘍引起的腹痛才有指征使用奧美拉唑,所以使用奧美拉唑,筆者認為使用不合理[5]。
4.2存在過度預防用藥現象 本次調查中發現,最常見的無指征用藥是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應激性潰瘍大多發生在病情發生后的3~5d。研究表明,只有在有高危因素時才應采取措施預防應激性潰瘍,可選擇的預防用藥物有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阻滯藥、抗酸藥和黏膜保護劑。處方數占相當比例的外科系、急診科等科室使用奧美拉唑考慮多用于預防應激性潰瘍,但這么多的含奧美拉唑的非消化系統相關科室的處方是否存在不合理使用值得商榷。
4.3不合理聯合用藥 ①奧美拉唑與鉍劑:鉍劑需與胃酸作用形成鉍鹽沉積于胃黏膜,才能夠保護潰瘍面并發揮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故與升高胃內pH值的奧美拉唑不能同時服用,必須聯合應用時應分開服用。②奧美拉唑與蒙脫石:體外實驗研究發現蒙脫石(3g)對奧美拉唑腸溶片和腸溶膠囊平均吸附率為94.94%和86.13%,同時服用,降低了奧美拉唑的作用。③奧美拉唑與維生素C:質子泵抑制劑所致高pH環境會降低維生素C的穩定性,從而降低胃液中維生素C的濃度,將導致胃液中亞硝酸鹽水平升高。
4.4其他注意事項
4.4.1配伍相關問題 由于pH值對奧美拉唑穩定性影響很大,故配制的藥液應單獨使用,對于其溶媒的選擇,由于奧美拉唑鈉注射液的穩定性隨pH值增高而增強。《中國藥典》2010版規定,葡萄糖注射液pH應為3.2~6.5,氯化鈉注射液pH應為4.5~7.0。生產企業一般控制葡萄糖注射液pH在4.0左右,控制氯化鈉注射液pH一般在6.0左右。0.9%氯化鈉注射液比5%葡萄糖注射液的堿性強,奧美拉唑鈉在0.9%氯化鈉注射液中更為穩定。故糖鹽無禁忌者,推薦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
4.4.2 PPI與肺炎關系 胃酸可以殺死細菌,防止細菌(除幽門螺桿菌)定植在消化道,質子泵抑制劑的抑酸作用會導致胃內pH升高,造成胃內細菌過度生長。倘若發生胃食管反流,可能會進一步導致呼吸道感染與肺炎。
Herzig等研究了質子泵抑制劑與醫院獲得性肺炎間的關系。這項大型的以醫院為基礎的藥物流行病學隊列研究共納入63878例住院患者(其中使用抑酸藥物者占52%),結果發現使用抑酸藥物患者的HAP風險提高了30%。
4.4.3 PPI與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CDAD)的關系 以往認為難辨梭狀芽胞桿菌導致的醫院獲得性感染性腹瀉是由于過度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但近年研究發現,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與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感染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國外研究認為,CDAD的發生與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及腎功能衰竭存在相關性。近期完成的一項納入23項研究近300000 例患者的薈萃分析也提示,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患者的CDAD發生率提高了65%。
參考文獻:
[1]張潔璟,張延偉.我院2011-2012年奧美拉唑使用情況及處方分析[J].淮海醫藥,2015,8(03):284-285.
[2]許月容.某社區醫院奧美拉唑制劑的門診處方分析[J].中國校醫,2013,9(02):151,153.
[3]張躍珍,葉燕娜.我院門急診含奧美拉唑的處方分析[J].海峽藥學,2013,8(03):276-277.
[4]何青.我院2011~2012年奧美拉唑使用情況及處方分析[J].海峽藥學,2015,3(11):222-223.
[5]陳偉.奧美拉唑使用情況及處方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14):172.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