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結合某市級行政審批服務平臺的測試工作,對軟件測試從理論到實踐進行了研究和探索。針對行政審批服務平臺的實際需求,詳細介紹了測試情況。根據測試方案,重點說明了系統測試的整個實現過程并針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行政審批服務平臺;測試方法;測試
1 概述
政務服務中心是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對外統一審批服務的窗口,也是實施各類行政審批及政務服務改革的載體,大廳服務的環境和質量直接影響社會對政府服務和政務改革的評價。而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則是展開網上辦事的核心軟件,直接影響到政府部門的對外服務質量。為保證某市行政服務中心行政審批服務平臺上線時能夠功能正確,同時穩定、安全的運行,我方對系統進行了專項的測試,測試涵蓋功能、效率、安全等幾個方面。
1.1 某市行政審批管理服務平臺概述
行政審批管理服務平臺,是政務服務中心無紙化服務及信息化服務的主要手段之一。平臺使用JAVA語言開發;通過ORACLE數據庫進行數據管理,并且采用大集中的B/S架構;是典型MIS架構web應用。用戶通過瀏覽器即可方便使用,也降低平臺的維護和使用成本。系統部署于市信息中心提供的政務云平臺,通過電子政務外網對外提供服務。平臺提供的核心功能包括平臺門戶、綜合受理模塊、通用審批模塊、大廳管理模塊等。
1.2 行政審批管理系統測試方案設計
行政審批管理系統中的功能測試,主要依據《需求規格說明書》對系統各功能模塊實現效果是否與實際需求一致;性能測試主要通過測試工具對系統進行壓力測試和負載測試,找出系統負載瓶頸。
1.3 行政審批管理系統測試方案實現
1.3.1 功能測試實現
功能測試采用黑盒測試,在測試用例設計時采用基于場景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等價類劃分的方法和基于經驗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三種方法結合根據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的內容進行測試。
根據《需求規格說明書》對系統每個模塊的功能描述。設定預置條件為系統正常運行;終止條件系統實現預期結果,或者測試出現異常;判定準則為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進行對比。根據以上編制功能測試用例表格,格式如表1。
行政審批管理系統,主要功能模塊包括:基礎平臺、內門戶、網站系統、調度中心系統、綜合受理系統、通用審批系統、事項管理系統、大廳管理系統。根據以上功能模塊的測試用例對系統功能模塊進行黑盒測試。測試結果分析表明,行政審批管理系統,所有功能模塊符合測試用例設定的預期結果,滿足《需求規格說明書》要求。
1.3.2 性能測試實現
性能測試根據系統效率指標要求,本次效率測評采用軟件測評工具LoadRunner與服務器建立多個連接并發送HTTP請求模擬大量同時登陸系統進行同一種操作,模擬50個用戶并發對系統登錄、檢索、頁面訪問等操作,進行頁面響應時間不超過10秒的測試,測試系統在單獨場景下各個關鍵檢查點的負載情況、客戶端響應情況。
重點分析通用審批系統審批業務提交的性能測試結果,對上圖中數據進行分析,當以5用戶/秒的速度開始測試逐步增加到50用戶,業務審批提交操作的平均響應時間為6.698秒。測試過程中并沒有出現錯誤事務。結果表明,滿足性能測試指標要求。
1.3.3 其他測試內容
作為典型的Web應用,安全問題愈來愈成為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安全測試主要通過安全掃描工具對平臺的源代碼及其部署的服務器環境進行安全檢查測試。首次測試過程中,發現源代碼中有28%的高風險漏洞;服務器環境中有3臺服務器出現高危風險漏洞。針對以上漏洞進行優化后,源代碼中所有高風險漏洞已經封堵,3臺服務器中也不存在高危風險。
2 測試總結
隨著行政審批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的職能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傳統的管理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借助電子政務方式更加有效地向公眾提供服務,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系統上線前專業的測試,及時發現錯誤缺陷及安全漏洞,并進行及時的整改,能保證系統在上線時能夠提供一個最穩定符合使用要求的狀態。
參考文獻
[1]GB/T25000.51-2010.軟件工程 軟件產品質量要求與評價(SQuaR
E)商業現貨(COTS)軟件產品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S].
[2]黎連生,王華,李淑春.軟件測試與測試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馮軼華,男,廣東廣州人,學士,信息系統監理師、信息系統測試師,研究方向:信息系統測試,軟件開發及測試。
張子良,男,河南洛陽人,學士,高級工程師、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高級程序員,研究方向:信息系統測試,軟件開發及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