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低低溫省煤器系統每次投運后,因水質不合格需大量時間沖洗系統,造成除鹽水的大量消耗。并對機組整體啟動時間、進度有一定影響。為此,通過近期兩臺機組檢修后調試階段對沖洗方式進行試驗,優化沖洗方式,達到盡量縮短沖洗時間,省水的目的。
關鍵詞:低低溫省煤器;除鹽水沖洗;研究方式
隨著電煤供應的緊張和我國能源消耗的形勢愈加嚴峻,國家對節能降耗的要求更加嚴格,各大電力集團都在利用各種手段節能降耗。與此同時,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提高,國內火電廠需要進行多種如爐內低氮燃燒改造、除塵器的改造等一系列技改項目。然而諸如此類的改造會造成鍋爐排煙溫度不同程度升高,都對進口煙氣溫度有一定的要求。
鍋爐低低溫煙氣冷卻器的利用,不但能夠降低排煙溫度回收煙氣余熱,還能為環保改造提供便利條件。通過低低溫煙氣冷卻器,使進入電除塵器的煙氣溫度下降到低溫狀態。由于排煙溫度的降低,煙塵更易荷電和收集,同時進入電除塵器的實際煙氣量相應減少、煙氣流速降低,這些均對提高除塵效率有利。另外,對進行引(風機)、增(壓風機)合一改造的電廠,可以在原增壓風機的位置布置煙氣深度冷卻器,把煙氣溫度繼續降低到露點以下,充分回收煙氣余熱。可以用回收的煙氣余熱加熱凈煙氣,從而解決煙囪腐蝕和冒白煙的問題,避免進行濕煙囪防腐改造。總體而言,低低溫煙氣冷卻器在廣大火電機組有著廣泛應用。
然而,縱觀國內外各應用著低低溫煙冷卻器的火電廠,低低溫系統取水一般都從主機凝結水系統低加處引出,這對機組啟動時,投運凝結水系統以及低低溫系統過程中必須要將系統沖洗,化學水質必須合格才能進行整體啟動。由于凝結水與低低溫系統較為龐大,需要長時間沖洗,化學水質才能合格,造成消耗大量的除鹽水,可能影響全廠其他機組正常運行,還對本機組啟動時間、進度有一定滯后影響。為此,通過對兩臺機組檢修后調試階段對沖洗方式進行試驗,優化沖洗方式,期望達到盡量縮短沖洗時間、省水的目的。
1 設備簡介
某電廠二期鍋爐在尾部煙道設置低低溫省煤器(以下簡稱LSC)系統,根據現場空間位置條件和保護除塵器的要求,LSC換熱器布置于除塵器前煙道中。供水管線分別從機組的#1、#2前后共同引出,通過調節#1、#2低加前的取水量來達到調節進入LSC換熱器入口水溫,混水調溫后的全部凝結水經過一條供水管接入水平段LSC換熱器進水集水箱,回水管線自LSC換熱器出水集水箱引出,沿著回水管道回到機組的#3低加前。LSC出口煙溫高于105℃時才能投運LSC系統。LSC冷卻器系統把煙氣溫度從145℃降低到95℃,回收的煙氣余熱用來加熱低壓給水。LSC換熱器降低除塵器前煙氣溫度,提高除塵效率,減小煙氣體積流量,對除塵器改造、脫硫系統改造和風機改造帶來正面的影響,降低改造和運行費用。
2 研究背景
以往投運LSC換熱器主要過程:開啟所有的疏水門、空氣門,對整個管路系統進行水注水沖洗,以便去除管道內銹渣等雜質。合格標準為YD≈0μmol/L,SiO2≤60μg/L,Fe≤300μg/L。
機組開始啟動后,LSC出口煙溫高于105℃時才能投運LSC系統。LSC系統投運條件滿足后,全開LSC系統進水各電動門及調節門,關閉回水電動門,微開回水母管沖洗手動門進行熱態沖洗。熱態沖洗合格后,關閉沖洗放水門及系統放空氣門。開啟LSC系統回水電動門,投入LSC系統。合格標準為YD≈0μmol/L,SiO2≤60μg/L,Fe≤100μg/L。此種方式沖洗時間較長,機組啟動后需1周左右時間沖洗水質才能合格。
3 目標可行性分析與技術方案實施
通過進行相關試驗及運行方式上的優化,既滿足LSC系統出口煙溫的要求,也將LSC系統及早投運,隨主機凝結水沖洗,縮短時間,節約用水。并加以向其他機組推廣。
以下為2015年11月份#3機LSC系統沖洗試驗具體措施:
主機凝結水系統沖洗開始后,微開#1、#2低加前進水調節閥旁路手動門對系統進行小流量注水。保持LSC各進水調節門、電動門,旁路調節門、電動門,LSC回水電動均關閉。各放空氣手動門,LSC回水母管放水手動門打開。
進行LSC系統壓水試驗時:將LSC各進水調節門、電動門,旁路調節門、電動門均打開。LSC回水母管電動總門關閉。
壓水試驗結束后,將LSC各進水調節門、電動門,LSC回水母管電動總門均打開,打開回水母管沖洗手動門(2個),隨主機凝結水系統開始沖洗。
鍋爐點火前,LSC旁路電動門,LSC旁路調節門全關,保持LSC系統一直投運,隨鍋爐開始上水沖洗同時進行。期間將循環泵、升壓泵送電,投入再循環泵運行。
鍋爐點火后,為保證出口煙溫,將LSC回水母管電動總門關閉。其余各取水門、旁路門等全部打開。隨后嘗試間歇性打開LSC回水母管電動總門,使LSC系統少量過水,聯系化學檢測水質,觀察煙溫降低情況。反復嘗試幾次。
機組并網后。聯系化學化驗水質合格后,將LSC回水母管電動總門打開,查煙溫在可控范圍。將旁路調節門由大逐漸關小,增大LSC過水量,直到全部過水。期間對水質連續采樣監視,視凝結水質情況四號低加出口放水門。
4 改后效果
與以往LSC系統沖洗過程方式相比,以往沖洗時間需大約1周(7天)左右,現通過采取LSC換熱器隨凝結水系統一起沖洗,鍋爐開始上水后利用鍋爐大量換水期間,將低低溫一并沖洗。試驗證明可極大縮短沖洗時間,只需大約1-2天時間。再有通過投入循環泵的運行,增大了沖洗流量,對沖洗效果也有利。
以往投運LSC系統后以沖洗時間1周7天計算,每小時沖洗流量約80T/h,整個沖洗過程用水大約需:7*24*80=13440噸。
如果按優化后隨機沖洗方式,沖洗時間大約為30小時,沖洗用水約:30*80=2400噸。
兩種方式節水約13440-3200=11040噸。
按除鹽水10元/噸計算每次啟動低低溫系統節省約:
11040*10≈11萬元。
另外,機組啟動后能及早投運LSC系統,使煙溫降低約30度左右,對除塵效果、降低環保風險,引風機出力降低等都有一定好處。
參考文獻
[1]劉鶴忠,連正權.低溫省煤器在火力發電廠中的運用探討[J].電力勘測設計,2010(8).
[2]周新軍,房林鐵,張紅方,等.330MW機組增裝低壓省煤器及經濟性分析[J].節能,2011(6).
[3]馬健越,安恩科.350MW電站低壓省煤器優化設計[J].鍋爐技術,2010(2).
[4]福建龍凈環保公司低低溫省煤器投產使用說明書[S].
[5]華能上安電廠運行輔機操作規程.公司內部資料[S].
作者簡介:李鵬(1983,01-),男,河北省蠡縣,現職稱:工程師, 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熱能動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