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制造業關系到國家發展,隨著我國生產規模的擴大、人們需求的增多,我國各類生產正向科學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傳統的生產是粗放型的,當前,我國企業生產類型已經走出傳統,轉向內涵型方向發展,多數產品也提檔升級,由生產過程中的“粗制”轉變為“精制”,成為人民喜愛的高端商品,走向了全球、創造了外匯。科技的發展,帶動了生產全鏈條的轉變,數控加工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主要通過對機械加工生產全過程的分析,進一步提出可操作的科學方法。
關鍵詞:數控機床;軸類零件;數控編程
前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材料不斷出現,使生產更加規模化、自動化、標準化,滿足了全社會對商品的各類需求。當前,隨著工業生產的擴張,商品自主研發、設計、生產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能力的重要標準,全社會對機械化生產不斷重視起來,生產能力與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企業不斷在引進新技術與新設備,各類自動化程度高的樞機設備不斷得到應用,生產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全面提高一線生產能力與水平,才能實現規模化生產,企業一線基層已經向機電一體化、程控化、數字化方向邁進為了保證機械零件質量及性能的正常運行,需要不斷在機械設備研究與工藝改善上下功夫,生產中需要通過對商品的對比與市場分析,選擇最為合適的機械以及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需要該嚴各項工藝與操作流程,確保生產安全與質量。生產加工要嚴格各道工序,通過對圖紙的分析、刀具的選擇、技術的創新全面做好加工生產,在生產中需要嚴格把握好如下幾個方面問題。
1 根據加工圖紙分析難點
設計圖紙是加工的基礎,需要在加工前,全面研究圖紙基本要求的意圖,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定位,保證加工的精準度,在進行分析時,需要先對零件平面度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要求進行整體分析,確定好零件內輪廓部分加工技術難點,按高標準的加工質量要求,進行設備數控機床的控制,可以通過如下五步對零件尺寸、形狀、表面粗糙度進行修正,確保零件達到使用要求。
(1)數據設定。需要對對圖紙中的高精度尺寸要求,進行機械設備編制程序時,一定要采用取公差中間值的方式,做好數據推演,滿足加工整體要求,保證質量與規格。(2)輪廓曲線精度要求。我們在進行分析時,可以采用CAXA自動編程對圖紙進行自動繪制與生成,這樣通過自動化控制,就能夠呈現自動的加工程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加工程序的精度,并保證輪廓曲線達到設計要求。(3)公差。零件圖紙中有形位公差尺寸的應盡量采用一次裝夾加工,這樣才能全面確保形位公差標準,滿足生產需要。(4)保證加工程序正確。一定要嚴格分析圖紙,根據圖紙中各表面粗糙度的不同,在進行加工操作時,需要先粗加工再進行精細加工,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粗糙度值標準,進行精加工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綜合性的考慮到較小進給量,使主軸轉速不斷提高,滿足粗度要求。(5)螺紋加工。螺紋加工較為精細,在生產過程中,為保證精度,可以適當修正精加工程序,使加工過程與環節出現一定的微量變化,改變走刀路徑的同時,采用螺紋千分尺精確測量尺——確保在加工過程中滿足精度質量標準。
2 刀具的選擇與操作原則
2.1 刀具決定精準度與速度
在數控加工工藝中,只有選擇出最理想的刀具,才能保證生產的精度,可以說,選擇合適的刀具是數控加工工藝設計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組成。如果刀具選擇不合理,就會嚴重影響生產質量,對加工效率、加工精度造成影響,出現不合格產品,造成企業經濟損失。要想加工出合格的產品與零件,就要充分按照機床剛性硬度、工序步驟、零件材料等進行刀具選擇,確保產品一次成型,提升成功率。普通機床加工時,對平衡性、轉速度的要求并不十分苛刻,但現代化的智能數控機床則不同,加工的時候,對主軸轉速、運行平穩性有非常高的標準要求,這種情況下,刀具如果不合適,則會影響到產品質量與運行平穩。一般情況下,加工零件產品時,刀具選擇那些鋼性好、耐磨損、韌性高的,這樣的刀具不但能夠提高加工的精度,同時,在運轉的時候,也充分保證了尺寸不變形,在刀具更換與維護中,安裝更換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良好的操作,在選擇刀具時,不但要求采用優質材料數控加工刀具,同時還對刀具加工時切削參數有具體的要求。
2.2 加工時走刀路徑原則
(1)先粗后精原則。對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加工時,一定要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則,對精度較高的零件先粗加工,然后進行半精加工,最后才能實現精加工。(2)先主后次原則。對零件加工時,走刀路徑選擇非常關鍵,多數情況下,要先主后次,比如:選擇零件裝配基面及主要表面加工后,才能安排孔、鍵槽和螺紋孔的加工,主要是因為次要表面加工余量小,同時保持著主要表面位置、尺寸和精度上的比例。(3)先面后孔原則。加工不同的零件有不同的方式,對箱體類、支架類、連桿類等零件的加工,一般情況下,需要對定位平面和加工端面先加工,其次加工孔位置,這種順序主要是保證良好的定位與穩定,使孔成為零件定位基準點,實現平面和孔位置的精度,確保后期裝夾便利,有利于對各類孔進行精致加工。
3 零件加工注意事項
3.1 毛坯選擇
加工零件時,要全面選擇好大小適中的毛坯,一般情況下,軸類零件毛坯是棒料、鍛件和鑄件三種形狀。選擇鍛件時,一般需要考慮到零件的強度大小,對形狀簡單的零件一般會選擇鍛件進行加工,如果加工的尺寸過大,通常會用自由鍛;對中小型零件選模鍛。通常零件毛坯可以使用鍛件,把鋼材經過鍛壓,獲得均勻的纖維組織,提高力學硬度與性能。
3.2 零件設備選擇
如果使用數控機床加工軸類、盤類等回轉體零件的時候,需要對零件不同部位做好內外圓柱、圓錐表面、球面及圓弧面切削加工操作,這就需要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工藝方法,要合理安排刀具及鉆頭,對各部位做好分析設計,合理科學的做好切槽、鉆、擴加工,確定合適的半閉環伺服系統,保證機床設置為三爪自定心卡盤、考慮到加工較長的軸類零件所以選擇普通的機床尾座。根據主軸配置相關標準可以選擇臥式數控車床。
3.3 基準選擇
零件裝夾方案非常關鍵,與傳統工藝相比,加工零件時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裝夾工藝基本類似,只有全面做好零件裝夾操作,才能保證加工精度和效率,全面提升生產效率與速度。需要定位好零件基準,在可行的情況下,盡量將零件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形成重疊,不能出現加工過定位現象,箱體零件選擇一面兩銷定位基準,一般情況下,定位基準要仔細認真,保證端正穩定。軸類零件以右端面中心為工件坐標點,進行深入加工時,退刀點離開零件并能保證換刀位置。
3.4 切削量控制
切削液能夠降低熱量,增加切削潤滑度,只有科學選擇切削液,才能確保刀具耐用、加工精度。控制好切削用量需要在主軸轉速、背吃刀量及進給速度等方面進行控制,方法不同,則切削量多小不一,遵循刀具切削參數,最大限度提高生產率,降低加工成本。
4 結束語
自動化機械加工在實際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軟件編程形成零件加工自動化,不但降低編程人員勞動強度,還能從根本上簡化機械加工路徑,在操作中,要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優點、遵循機械加工規程,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生產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天佑.材料加工工藝[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杜芬.淺談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J].甘肅科技縱橫,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