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減少,與此同時全球還有很多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應。在此情況下,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夠改變人類的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光伏發電技術由此應運而生。在政策的指引下開發商加快了光伏發電站的建設速度。政府也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對光伏發電領域投資。下面針對其利用云峰水電站場地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可行性分析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光伏發電;發展現狀;優勢
1 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狀況
2013年,受歐盟的“雙反”風波促動,光伏產業發展得到了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雙反”使得業內及政府重新思考,決心啟動更大規模國內市場。2013年被光伏業內人士定為“光伏政策元年”,國家出臺一系列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培育我國太陽能發電市場。
在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2013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光伏市場,地面電站與分布式發電并駕齊驅,裝機容量持續增加,截止2014年底,中國累計并網的光伏裝機容量已達26.52GW,而2014年全年,中國的新增光伏太陽能并網量為10.52GW,相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13%左右。2015年國家能源局制訂了國內光伏發電裝機15GW的規劃,集中式地面電站為8GW,分布式光伏裝機為7GW(其中屋頂式裝機為3.15GW)。計劃在全國建立30個光伏發電大型示范園區。
政策刺激開發商加快了光伏發電站的建設速度。政府也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對光伏發電領域投資。
未來幾年中國將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重點向分布式光伏發電傾斜的發展原則。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優先支持在用電價格較高的工商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規模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支持在學校、醫院、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居民社區建筑和構筑物等推廣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中國計劃到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截至2014年底,我國非化石能源占比為11.1%,要在2030年實現20%的目標,需要光伏發揮更大作用。
2 國家光伏發電支持政策
為積極培育我國光伏發電市場,國家制訂了光伏發電價格、稅收、金融信貸和建設用地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明確了項目裝機容量6MW(不含)以下的太陽能發電項目豁免發電業務的電力業務許可,免收系統備用容量費和相關服務費用。
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結合分布式光伏發電特點和融資需要,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優惠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加大了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對光伏發電企業所得稅減免。完善了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設管理,降低工程的前期投入成本,還在項目申請、備案、并網和建設用地等多方面進行手續簡化。
國家電網公司發布2015年智能用電工作指導意見,將分布式電源接入及運營管理列為智能電網建設管理目標,提升分布式電源、微電網并網服務效率。
電網企業優先保障光伏發電運行,確保光伏發電項目及時并網,全額收購所發電量。對光伏電站,由電網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或招標確定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與發電企業按月全額結算;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建立由電網企業按月轉付補貼資金的制度。中央財政按季度向電網企業預撥補貼資金,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3 光伏電站行業的參與者
一類是電網公司、全國性大型發電集團、地方發電集團等電力行業企業,目前是光伏電站行業的主流企業。二類是專業的光伏電站開發商,具有電力工程、建筑工程專業技術,從事光伏電站工程承包、BT業務、BOT業務。三類是分布式光伏電站業主。四類是上游光伏制造企業向下游電站行業拓展,此類客戶開發電站目的是消耗自身光伏制造產能。五類是致力于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的信托公司、投資公司、基金公司等。
4 黑龍江省光伏發電發展狀況及運營效果
4.1 黑龍江省太陽能資源情況
黑龍江省屬利用太陽能資源條件較好地區,年日照時數在2242-2842小時之間,年均太陽輻射量4400-5028MJ/M2,其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趨勢為西南部總輻射值最大,中東部和北部地區太陽總輻射較少。齊齊哈爾、綏化、黑河及哈爾濱的部分地區太陽能總輻射值最大,在4800MJ/M2以上,其中齊齊哈爾市和泰來縣總輻射值在5000MJ/M2以上。發電設備年均利用小時數1300小時左右,具有良好的光伏項目實施條件。2014年黑龍江省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為0.95元,電價承諾期20年。
4.2 黑龍江省光伏發電發展情況
截止到2014年底,黑龍江省已申報光伏發電項目41個。已建成項目36個,其中大慶和泰來建成大型集中電站2個,分布式電站全省34個,總裝機容量72141KW。2015年黑龍江省光伏發電裝機配額為30萬KW,其中,集中式地面電站15萬KW,分布式電站15萬KW。
4.3 黑龍江省已并網運行電站運行效果
由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投資建設的黑龍江泰來9.9MW光伏發電項目,是黑龍江省第一個運行發電的大型集中式地面光伏電站。2013年6月開工建設,2013年12月20日并網發電,2013年上網標桿電價為1元/千瓦時。項目總投資10797.06萬元,自有資金20%,銀行貸款80%。項目占地376849m2,土地購置成本1000萬元,預計25年年平均發電量為1342.6萬KWh,25年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319.38h,預期首年發電量為1490萬KWh,投資回收期為15年。
泰來光伏項目實際運行情況良好,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發電能力超過可研及設計水平,2014年全年發電1567萬KWh。光伏電站日常維護量很少,所以電站人工及運營成本很低。泰來光伏電站運行工作人員共6人,負責整個電廠日常運維管理工作。
5 利用云峰水電場地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優勢及規劃簡介
5.1 云峰水電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優勢
云峰水電公司作為電網公司下屬企業,介入分布式光伏發電具有一定優勢。若能利用云峰水電站現有場地條件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可大大提高資產利用率、提升現有水電廠的發電能力。利用現有場地節省了土地成本、利用現有運值人員可節約電站人工成本、利用現有送出線路并網,簡化了電站設計施工成本,可大大提高光伏電站發電效益,縮短投資回收期。利用云峰水電或電力企業自身的土地和屋頂資源,開發分布式光伏發電業務,可以進一步拓展公司生存發展空間,緩解公司業務單一和不穩定帶來的生存危機。云峰光伏項目若能實施,之后還可以探討租賃云峰水電附近的廢棄電廠的場地和廠房屋頂開發光伏發電項目,利用電廠原有送出線路并網,節省供電企業電網配套建設成本,簡化電站建設流程,提高建設效率。光伏發電是國家支持的新興產業,因為電站運營收益確定性的提高,行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投資機會較多,吸引了各類社會資本的關注和進入。由于國家對各省光伏電站建設采取配額制,目前光伏發電投資競爭局面已經形成。及早介入,可以積累經驗,為以后業務的發展搶占先機。
5.2 云峰水電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規劃簡介
云峰水電站場內空余土地面積約53000m2,可設計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94MWp。項目總投資1746萬元,單瓦造價9元,并網點為云峰水電35KV送出側。首年發電量265.1萬kWh,設計壽命25年,系統25年全壽命周期總發電量為5912萬kwh,25年平均每年發電量為236.5萬kwh,國家光伏發電全額上網電價為0.95元/度,補貼周期20年,平均每年收益為224.7萬元,25年累計發電收益約為5616.4萬元。電站投資成本1746萬元,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約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