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我國財政科技投入雖然逐年增長,但是還存在區域差異、結構差異等問題,阻礙了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步伐。文章通過對我國財政科技投入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據此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國財政科技投入體系的對策。
關鍵詞:財政;科技投入;RD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可以從全球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中毫無疑問的證實這一點。當前,科技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1 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的現狀分析
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逐步把科技投入當作財政支出的重要方向,大力加強財政投入力度,使其不斷增長。財政科技支出由2000年的576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6185億元,2014年則達到6840億元,短短十幾年實現了近12倍的增長??萍紦芸钫紘邑斦傊С龅谋戎祻?000年的3.6%到2006年首次突破4個百分點再到2014年的4.5%,實現了近0.9個百分點的增長。①盡管我國對財政科技投入的重視帶來了一些可喜的變化,但是還需認識到財政科技支出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2 我國財政科技投入存在的問題
2.1 財政科技投入的相對量不足
雖然我國的財政科技支出在不斷的增長,但是與國家財政總支出的規模相比仍然不足,財政科技支出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不高且增長緩慢,財政科技支出占GDP的比例偏低。在RD經費方面,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RD經費支出偏少。如美國在2011年時RD經費支出為4152億美元,我國為1345億美元,相差了3倍之多,美國2011年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為2.77%,我國為1.84%,低于同時期的韓國、日本、德國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使國家財政科技支出占國家財政總支出及GDP的比值逐步得到提升。
2.2 財政科技投入地區差異大
我國RD經費支出主要集中在幾個省份,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東部、中部和西部財政科技支出水平差異大。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高,財政收入多,地方政府對于財政科技支持的力度也較大,而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由于自身經濟水平和財政的限制,沒有能力將較多的財政經費用投入到科技活動之中,財政科技支出幾乎微乎其微,科技對經濟增長具有重大的貢獻,科技水平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各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因此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財政科技投入有待進一步改善增加。
2.3 財政科技經費支出結構不合理
我國財政科技經費將支出的重點放在了試驗發展上,占據了經費的大部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比例明顯偏低。從圖1可以看出,發達國家的基礎研究經費都達到了10%甚至20%以上,而我國的基礎研究經費支出低于5%,造成了明顯的差距。事實上,基礎研究才是創新的動力和源泉,重試驗發展輕基礎研究的做法則會使財政科技的努力大打折扣。
2.4 財政科技人才資金不足
科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從圖2可以得知,雖然我國從事RD活動人員的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但是我國每萬人勞動力中從事RD活動人員的數量卻遠遠低于發達國家??萍既瞬艛盗康亩倘迸c我國現階段大力提倡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政策不相符合,因此迫切需要改變這種局面。
3 完善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的對策
3.1 合理增加財政科技投入力度,構建科技投入新體系
由于我國財政科技支出投入的相對量不足,需進一步加大財政對科技支持的力度,增加科技投入,實現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做到國家財政科技撥款占財政總支出和GDP的比例逐步接近科技發達國家水平;RD經費支出規模擴大,占GDP比例逐年提高。其次,我國的科技投入大都來源于政府,相比國外,一些科技發達國家則形成了以企業投人為主的多元化投入體系。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借鑒國外的經驗,我國應嘗試拉動民間投資,構建以政府、企業和社會資本為投入主體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新體系,增加社會科技投入。
3.2 統籌財政科技經費,重點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
我國中西部大面積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對財政科技的投入尤為不足,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首先,中央要統籌財政科技經費,增加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財政科技經費支出,加大地區科技項目的財政支持力度,重點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科技產業。其次,地方政府在有能力加大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時要立足于各自的地方特色,抓住地區資源優勢,重點將財政科技經費投入有競爭優勢的科技產業項目,建立有地區科技發展比較優勢的科技投入體系。
3.3 調整經費支出機構,增加基礎研究投入
財政科技經費的支出應做到根據政府的職能、財政的職能與科技發展的需要來制定,要協調好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方面的資金投入比例。做到加大基礎研究資金的投入,努力在短時期內實現基礎研究占RD經費的比例達到10%以上;重點扶持應用研究中屬于科技前沿領域的項目。
3.4 加快教育發展,培養高素質科技人才
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科技人才的稀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的瓶頸之一。因此我國需要加快教育發展,把培養高水平的創新人才作為目標,加快完善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在原始性創新中的作用。做到重點培育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人才;積極引進海外高素質科技人才;鼓勵企業、研發機構與高校聯合培養科技人才;擴大國際科技合作與國際聯合科技人才培養規模等。
注釋
①數據來源《中國科技統計數據》、《中國統計年鑒》。
參考文獻
[1]吳知音,倪乃順.我國財政科技支出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
2012,5:75-79.
[2]包健.我國財政科技支出優化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0,3:79-81.
[3]李想.我國財政科技支出現狀與政策選擇[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6:261-262+27.
[4]顧全.典型科技發達國家財政科技投入管理對我國的借鑒研究
[D].西南交通大學,2013.
[5]孫紅梅,師萍,楊華.中國財政科技投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