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靖鑫, 何松柏,付再康
(1.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研究生管理大隊,天津300161; 2.32140部隊,石家莊 050000;3.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汽車指揮系,天津300161)
● 軍事運輸MilitaryTransportation
加強部隊戰時車輛管理的思考
黎靖鑫1,2, 何松柏3,付再康1
(1.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研究生管理大隊,天津300161; 2.32140部隊,石家莊 050000;3.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汽車指揮系,天津300161)
為提高戰時車輛保障能力,確保部隊圓滿完成作戰任務,必須加強戰時車輛管理。從分析部隊戰時車輛管理的特點入手,闡述部隊戰時車輛管理的基本原則,提出部隊戰時車輛管理應掌握車輛動態信息、強化車輛維修、加強車輛偽裝防衛和做好臨戰應急訓練等4項主要內容。
車輛管理;車輛維修;戰時
戰時車輛管理,是戰爭或準戰爭條件下,各級車輛管理部門運用組織、計劃、控制等管理職能,使車輛保障活動處于有序運行狀態,進而實現戰時車輛保障目標,完成車輛保障任務的活動過程。戰時車輛管理是關系作戰后勤保障的基礎性工作,是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要措施,是維護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圓滿完成作戰任務的重要保證[1]。它直接影響著戰時車輛保障力量的運用和效益的高低,進而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部隊戰時車輛管理是平時車輛管理的延伸。信息化戰爭,面對復雜的戰場環境、各種武器和手段的打擊威脅,以及龐大的、傳遞迅速的信息流,部隊戰時車輛管理具有了不同于平時的新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環境條件。平時管理環境具有較多的連續性、平穩性和預知性,經常面對常規情況,對規律的捕捉和把握較為容易。而信息化戰爭,戰時環境涉及復雜的敵情、我情以及友鄰部隊情況,還包括復雜電磁環境等,常面對陌生的地域和資源條件,管理環境突變,難以預料的特殊情況層出不窮,形成巨大的未知空間。
(2)管理內容。平時管理的內容涵蓋使用管理、技術管理、勤務人員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而戰時車輛管理主要由車輛信息管理、車輛維修管理、加強車輛防衛、臨戰訓練管理等內容構成,其中,車輛維修管理和加強車輛防衛是戰時車輛管理各項內容之中的重點。
(3)管理手段。平時管理注重多法并舉,行政方法、法規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互補運用,車勤人員充分關注車輛使用效益。而在戰時,為保證高度的集中統一,堅決貫徹上級命令和保障決心,管理多采取行政方法予以強制實施,講究絕對服從,剛性大。
(4)管理對象范圍。平時車輛管理的對象范圍以建制內人員、車輛為主。而未來聯合作戰條件下,車輛保障能力的形成不僅依靠本單位內部力量,而且還有配屬支援力量和其他力量。因此,戰時車輛管理不僅有建制內管理對象,而且還包括配屬支援的人員、車輛以及地方支前力量。
(5)管理效能評估標準。平時管理多以經濟成果為尺度,投入產出具有典型的經濟學意義,較易兼顧軍事、經濟雙重效益。而衡量戰時管理成效,軍事效益則上升為第一位的標準,費效比無條件滿足保障任務需要,有時為達到管理目標,確保作戰勝利,要不計代價,經濟效益不易兼顧[2]。
(1)突出重點。戰時車輛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整體籌劃、突出重點,才能確保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對影響戰時車輛保障力生成的重要管理要素、管理環節和管理時段,采取多種措施,實施重點管理。在管理要素方面,要在統攬戰時車勤人員、車輛裝備、物資器材、信息等方面的基礎上,突出指揮系統、戰場設施、保障活動和指揮信息的管理;在管理環節上,要突出戰時車輛計劃管理、組織管理和控制管理;在管理時段上,要根據不同作戰樣式的特點,區分不同的管理重點。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要求各級能夠根據上級保障意圖和戰場實際,及時判斷和調整管理重點,分清主次緩急,集中精力關注重點,調整力量加強重點,確保戰時車輛管理始終處于穩定、連續、準確、可靠的良好狀態[3]。
(2)靈活自主。戰時,除去運輸分隊的車輛外,各專業車輛是由各專業部門統一安排。因此,車輛保障工作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納入到統一的管理機構之中。即使對于運輸分隊車輛,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由于環境的特殊性,分隊要根據道路環境特點獨立展開工作,充分發揮其自身的積極性,講究對具體問題管理的靈活性。現代條件下的作戰,戰場情況變化急劇,車輛管理能否靈活自主處理相關情況,對部隊完成后勤保障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3)軍事效益優先。車輛管理工作是軍事經濟工作,講求軍事經濟效益既是實施車輛管理的基本原則,又體現了車輛管理的目的。在戰時車輛管理活動中,要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與手段,從效益的角度出發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與處理問題,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耗費獲得最大的車輛保障效益。但是,戰時車輛管理由于受戰時特殊條件及環境的制約,當軍事效益與經濟效益發生沖突時,軍事效益優先成為車輛管理的基本原則。在難以兼顧軍事、經濟雙重效益的情況下,為了達成作戰目的,保障戰爭贏得勝利,戰時車輛管理應無條件地滿足作戰車輛保障任務的需求。
3.1掌握車輛動態信息
信息化作戰,要求部隊依據作戰方案及保障任務,充分利用信息手段與信息資源,對車輛保障力量進行總體運籌、協調、控制,對保障力量進行整合與部署,實施有效的作戰部隊伴隨保障、科學的戰場定位保障、高效應急機動支援保障。要隨時掌握各部隊戰前、戰中、戰后車輛的種類、數量和技術狀態,及時向部隊指揮員報告車輛有關情況,為指揮員定下作戰決心提供依據。要利用車輛動態監控系統,實現指揮機構與汽車分隊及單車的實時互聯互通,掌控車輛運行狀況,提高車輛調度指揮能力和安全管控水平。要依據作戰計劃,在研究分析作戰行動、強度、可能持續時間、戰場環境以及部隊使用情況的基礎上,制訂車輛動用計劃,安排不同階段、不同作戰樣式動用車輛的種類、數量,并預計車輛使用而產生的保障任務,為合理制訂車輛各專業保障計劃提供依據。要善于運用車輛管理信息系統掌握車輛信息,為準確科學地組織實施車輛管理提供輔助決策和技術支持[4]。
車輛動態信息主要涉及使用人員、使用環境、車輛服務對象等諸多因素。具體包括:一是車勤人員信息。包括生理特征信息、心理特征信息、業務能力信息、執行任務信息、傷亡情況信息等。二是戰場環境信息。包括道路信息、氣象信息、周圍人文地理信息、軍隊或地方車輛保障資源信息等。三是執行任務情況信息。包括執行任務時間、地點、采用的方式與方法、執行人員、執行結果、保障情況、簡要過程等。四是車輛戰場損傷信息。包括損傷部位、類型,現場修復難易程度,是否自然損傷或戰傷,損傷使用條件,損傷過程描述,損傷造成的結果等。五是感知敵方信息。包括是否遭遇敵特、是否遭遇空襲及頻繁程度、敵方布署信息、遭敵威脅信息等。
3.2強化車輛維修
現代戰爭中高技術武器裝備的廣泛使用,造成車輛損壞量大,而且車輛使用環境惡劣、使用強度大,使得車輛技術故障成倍增多,車輛維修任務重。戰場環境復雜,要求車輛裝備維修力量疏散配置,就地就近維修損傷車輛,使得維修保障任務可能遍布于戰場各個角落。作戰節奏快,使作戰過程中車輛維修的時間明顯減少,而且損傷車輛難以及時修復和后送,導致修理要求緊急與可用時間短的矛盾十分突出。車輛裝備本身的結構日益復雜以及高技術武器的應用,使得車輛損壞的特征復雜多樣,損壞程度更為嚴重,野戰條件下現地搶修車輛,因地形復雜,展開困難,無電力保障,使維修保障更加困難。
強化戰時車輛維修,一是戰前要依據各型車輛的戰術技術性能、用途和使用要求,對所有參戰車輛特別是易發生使用問題的車輛以及新列編的車輛進行強制性保養、檢修。二是戰中要組織好對戰損車輛的搶救搶修,采取定點保障、伴隨保障和機動保障形式,努力提高車輛再生率。定點保障利用沿途兵站等支前機構組建定點保障點,實施聯合保障;伴隨保障根據保障任務的時限、距離、編制車輛數、自身維修保養能力等因素,確定修理人員數量及器材、油料的攜(運)行數量分層級組織實施;機動保障由所在梯隊抽調車輛維修人員,攜帶必需的維修器材,采取總成換件維修的方式,提高車輛技術恢復速度[5]。三是戰后對車輛進行全面技術檢查和檢修,組織力量突擊搶修受損車輛,移交待修車輛;提出車輛補充計劃和申請,分析車輛技術狀況,提出繼續使用、修理和轉級的處理意見并填寫檢查記錄,做好再戰準備。
3.3加強車輛偽裝與防衛
現代戰爭,由于高技術偵察設備和高科技精確打擊武器的應用,車輛受敵打擊威脅大,車輛毀損也隨之加大。部隊機動頻繁,保障方向不定,運輸路線變化快、運距遠,運輸任務重。當遇到道路受損嚴重、路況較差的情況時,車速慢、梯隊行動阻滯、目標明顯,車輛難以疏散、隱蔽、偽裝,易遭敵空襲和制導武器攻擊,對做好車輛防衛工作要求更高。
一是利用不良天候、敵偵察間隙和死角等有利條件避開敵偵察,及時搶運。針對敵遠程精確制導武器成本高的特點,實施單車運行,使敵不得不考慮效費比。實施多路搶運,以模糊敵轟炸視線。二是充分利用裝備自身和配屬加強的防衛力量,嚴密組織觀察警戒,密切協同,形成互相配合支援、相互依存保障的有機整體。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制式和就便器材做好車輛偽裝,修建必要的防護設施,達到掩護自己的目的,確保車輛的作戰安全。運載油料、彈藥的車輛要與其他車輛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增加安全系數。三是采取多種手段的“藏”與巧妙的“騙”相結合,單個保障目標的“點”防衛與保障區域的“面”防衛相結合,確保車輛保障力量的安全。四是建立專門的運輸防衛力量,既擔負戰斗保障任務,又負責運輸防衛,以增強運輸的防衛能力。成立專門的運輸防衛指揮機構,統一協調防衛力量,確保安全。
3.4做好臨戰應急訓練
臨戰應急訓練,是提高車勤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和組織指揮能力的有效途徑。部隊應根據平轉戰時人員和車輛擴編數量,可能遂行的作戰任務,作戰地區的地形、 道路、氣候特點,以及完成臨戰準備的時間等情況,迅速修訂臨戰應急訓練計劃,精選課目,精心策劃,有條不紊地組織好臨戰應急訓練,提高車勤人員軍事素質和專業技能,以適應戰爭的嚴酷環境。
一是強化適應性訓練。車勤干部應熟悉各項車輛保障方案,掌握信息化戰爭條件下指揮車隊行進、提高汽車部(分)隊生存能力、抗敵襲擾破壞的方法;駕駛員應有選擇地進行夜間駕駛、復雜道路駕駛、特殊條件下駕駛、戰地駕駛、牽引火炮駕駛和排除故障、汽車急救、自救互救等訓練,提高復雜條件下獨立執行任務的能力;車輛修理工重點進行野戰條件下的機動、展開、搶修、撤收、轉移等方面訓練,提高戰場快速搶修能力;車輛器材保管員要練就復雜情況下熟練發放器材的技能,學會正確保管車輛器材的方法。二是加強合成訓練。盡可能讓車勤人員與裝載、押運、配屬和道路保障人員一起練習各種戰術背景的協同,熟悉各種車型的駕駛、維修技術,做到一專多能,一技多能,確保銜接自然、配合默契,最大限度地發揮車輛保障能力[6]。三是重視心理訓練。要在逼真的環境、逼真的情況基礎上和意想不到的時間與戰斗氣氛的戰場環境中訓練,形成與實戰情況高度相似的作戰壓力、保障壓力,以磨煉保障人員的戰斗意志,增加心理負荷,鍛煉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作戰能力。
目前,我國周邊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部隊要按照上級指示要求,緊貼使命任務,做好作戰的各項準備工作。工作重心始終要面向戰時、立足戰時、研究戰時,確保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本文通過對部隊戰時車輛管理的特點和規律進行分析,提出應著重做好部隊戰時車輛管理的4項主要工作,對強化實戰背景下的部隊車輛管理訓練,增強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 郝建生,蔡勇,王鵬.美國、俄羅斯軍隊戰時車輛管理經驗及啟示[J].后勤學術,2014(6):104-106.
[2] 李建華,郭韜.關于戰時財務管理的思考[J].軍事經濟研究,2004(5):66-67.
[3] 商長安,李源,龍光正.軍用車輛戰時保障對策研究[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軍事科學版),2010(3):78-82.
[4] 饒宇輝,張平,王浩.軍隊車輛快速響應可視化調度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機電工程技術,2012(10):11-16.
[5] 何松柏,榮先文.新時期部隊車輛安全管理[M].北京:藍天出版社,2014:169.
[6] 王亞軍.軍用車輛管理學[M].天津:軍事交通學院,2010:96.
(編輯:孫協勝)
ThoughtsonStrengtheningVehicleManagementinWartime
LI Jingxin1,2, HE Songbai3,FU Zaikang1
(1.Postgraduate Training Brigade,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2.Unit 32140,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3.Automobile Command Department,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To improve vehicle support capacity in wartime and ensure accomplishing combat tasks, we should strengthen vehicle management in wartime.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vehicle management in wartime. Then, it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grasp following 4 contents to manage vehicles in wartime: mastering dynamic information of vehicles, intensifying vehicle maintenance, strengthening camouflage and defense of vehicles, and preparing for emergency training.
vehicle management; vehicle maintenance; wartime
10.16807/j.cnki.12-1372/e.2017.10.004
E234
A
1674-2192(2017)10- 0013- 03
2017-05-08;
2017-07-10.
軍事交通運輸學術研究課題(BJJ14L067).
黎靖鑫(1987—),男,碩士研究生;何松柏(1977—),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