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興健 王海亮
強化軍隊院校改革中的監督執紀問責意識
陸興健 王海亮
軍隊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搖籃,要在這場歷史性改革大考中把握住正確前進方向,防止出現傾向性違紀問題,必須始終堅定擁護改革的政治信念,全面落實從嚴治學的主體責任,牢牢把握作風建設的常抓態勢,努力踐行改革創新的職責使命,為實現強軍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軍隊院校改革;監督執紀;問責意識
軍隊院校改革是當前全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體改革戰略布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使命特殊,影響深遠。作為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搖籃,實現科學、平穩、高效地連續性過渡,就必須在監督執紀問責意識方面上層次、升境界,為推動部隊改革轉型建設、實現強軍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強軍先強校,改革必改校。軍隊院校改革事關人才隊伍建設和部隊長遠布局,必須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歷史責任感,支持改革、推動改革。一要學深悟透改革之“魂”。要深刻領悟軍隊院校改革在整體改革“棋局”中的地位和影響,搞清楚“改革是什么、為什么改革、怎么改革”之間的精髓要義和內在聯系,特別是對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為核心的“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要有深刻理解,對整體轉隸、軍委軍種兩級院校領導管理體制要有體會認識。要理性分析研究院校改革中的熱點敏感領域,盯緊因改革產生的重點環節,提升監督思維,強化執紀理念,瞄準隱患點,找準發力點,防止出現趁改革之機違法亂紀等問題。二要掌握運用創新之“策”。此次院校改革將面臨重組、轉隸、合并,許多同志也將面臨分流、轉崗、退役,調整之深、影響之大、涉及利益之廣前所未有。要圍繞呈現出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在“利益傷害”較大的方向加大關注力度,熟練運用遵規守紀“四把戒尺”,不斷探索出符合院校改革期間監督執紀的方法路子。要認真研究過去改革征程中的經驗教訓,與歷史對比,看成功做法,析失敗原因,創造性地制定出符合時代特點、滿足院校發展、推動部隊建設的制度規定。三要筑牢黨性原則之“基”。軍隊院校面臨的形勢嚴峻復雜,降級別、縮編制、轉崗位等改革大動作,對院校教職隊伍影響范圍較大,要從思想上打牢他們擁護改革的思想根基。要及時開展改革期間的紀律教育,強化黨員黨性意識,重申黨員“六大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對妄議改革大政方針政策、散布小道消息等行為要及時制止,必要時給予教育批評。要加強對指指點點、評頭論足、亂加評論等行為的監督提醒,引導廣大黨員自覺維護改革利益,做講政治、守紀律的“明白人”。
要堅持依法從嚴治校,主動履責、全力擔責、嚴肅追責,推動制度建設,完善監督體系,為打造“軍中大腦”、鍛造“軍之脊梁”提供紀律支撐。一要切實履行崗位之“責”。廣大黨員干部要“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有“支持改革、當好標桿、向我看齊”的政治勇氣,敢于向自己叫板,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模范執行上級關于改革的一系列決策指示。要廣泛開展“改革怎么改,我就怎么做”大討論,把落實改革期間的各項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敢于擔當、敢于亮劍,層層傳導壓力。要從院校的優良傳統中汲取力量,從維護院校的光輝形象中做起,從各級黨員干部抓起,切實把從嚴治學管校的各個要求落到實處。二要樹立公道正派之“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圍繞改革中心、服務大局,在凝聚力量、組織協調、關注教學、促進和諧中做出貢獻,發揮作用。要高度關注改革期間各方利益的得失,鎖定特定人群,經常性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切實掌握思想底數和言行傾向,并將此作為開展實質性改革工作的依據和遵循。在處置利益的具體工作中,要堅持原則,秉公處理,科學施策,務求實效,要經得住考驗,抵得住誘惑,扛得住責任,靈活處理好各方關系。三要著力糾治矛盾之“弊”。監督執紀的矛盾積弊關鍵就在于監督機制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現在部分制度內容過于空泛、執行不到位、監督乏力等等,往往造成“花架子”、監督存在“真空地帶”等問題。改革是建章立制的最好時機,也是解決深層次問題的有力抓手,要認真總結舊體制下監督執紀的矛盾特點,哪些可以保留,哪些需要淘汰,哪些需要改良,找準癥結,去粗取精,真正做到借改革之風,查長久之弊,行革新之法。
要把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思想貫穿改革全過程,堅持“常”“長”二字不放松,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努力形成敬畏法規、守紀改革、弘揚校風的良好局面。一要磨礪較真碰硬之“氣”。要始終保持正氣本色,肯鉆“牛角尖”,敢啃“硬骨頭”,對改革期間踩“紅線”、越“底線”的行為,要堅決嚴肅查處,及時曝光,警示他人,不講情面,不搞下不為例。要牢固樹立“愛管事才能不出事”的思想,做好監督執紀的“黑臉包公”,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銳氣、不畏艱險的勇氣和浩然一身的正氣,做一名挺紀在前、維護紀律的忠誠衛士。二要活用科學處置之“方”。要緊跟改革進程,狠抓監督執紀,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的常態落實,防止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把違紀問題釀成違法問題,給改革增加阻力。要適應體制變革、轉變工作理念、創新思路方法,從信訪受理、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到執紀審查、紀律執行、審理報告,都要做深做細做實,逐步構建起“制度完善、運行順暢、程序嚴密”的工作流程。三要營造健康向上之“風”。要大力開展普遍性、經常性的“健康體檢”,主動“望聞問切”,談心提醒,咬耳扯袖,防患于未然。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節點、難點、關鍵點,著力查糾在學風考風研風等方面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增加監督頻率,延伸監督觸角,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堅決防止不正之風隱形變異、反彈回潮。要發動群眾參與監督,用好大數據平臺,構建“互聯網+”模式,加大對網絡、微博、微信、論壇等載體的實踐運用,逐步營造出“改革征程我有責,風清氣正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要始終不忘初心,懷揣使命責任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投身改革浪潮,奮發進取有為,以實際行動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的時代要求。一要修煉創新工作之“技”。要研究改革特點,及時將重心從“盯違法”向“盯違紀”轉變、從“管少數”向“管全體”轉變、從“被動查”向“主動防”轉變,不斷使監督執紀防御戰線向前推移。要拓展研究方法步驟,把握線索處置、紀律審查、執紀審理等關鍵環節,抓緊對表,全面調校,重建操作標準,再立管理制度,完善內容體系,推動監督執紀工作方式及時轉變對接。二要提升履職盡責之“力”。要提高綜合協調能力,既善于督促黨委履行主體責任、推動改革進程正規化,又善于協調各方合力監督。要提高全面執紀能力,適應新體制新變化,善于批評教育、善于談話提醒、善于告誡、善于問詢,具備運用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形態綜合處理事務的能力。要提高統領改革的能力,深入推進“三轉”(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整合機構職能,優化人員配置,使力量分配更科學、主責主業更聚焦,助力改革前進。三要嚴守原則底線之“規”。要時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嚴守改革期間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審查紀律和工作紀律,著力提升自律觀念。要突出做好保密紀律,嚴禁打探情況、跑風漏氣、替人說情,過好“面子關”,把好“履職關”。對違規私存、隱瞞線索,擅作取舍、選擇性辦案,甚至辦人情案、關系案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以強有力的問責追究倒逼改革工作的行動自覺。
【作者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部干事、92292部隊某部政治教導員】
:E26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