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新規中要求取消信用卡滯納金,改為由銀行收取“違約金”。單從字面上看,有不少人困惑了,“不管是信用卡滯納金還是違約金,反正逾期還款都是要被銀行扣錢的,又有什么分別呢?”《理財》雜志記者通過了解發現,目前從整體上看,各家銀行基本上都已取消了超限費,并將滯納金調整為違約金。雖然各家銀行公布的違約金收取標準基本一致,按照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收取。但它們所設置的最低、最高收取費用的限額都稍有不同。
新規啥特點
此前,若持卡人在信用卡到期還款日實際還款額低于最低還款額的情況下,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要支付滯納金,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按照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收取。以中行某支行信用卡客戶本期賬單實為5萬元為例,按照目前最低還款額為全部透支額的10%來計算,則為5萬元×10%=5000元,若到期還款日只還款3000元,那么第一個月需要支付的滯納金為(5000-3000)×5%=100元。這時,不要以為僅交100元的滯納金就萬事大吉了,忽略了還有“罰息”的存在。其計費方式一般采用按月復利,透支利息日利率為0.05%,復利計收對象包括本金、利息、超限費、滯納金及其他手續費等全部欠款。滯納金收取的前提“本金”是“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加上透支利息。也就是說,進入下一個月后,上個月的滯納金、利息會累計計入本金,該本金再產生每個月5%的滯納金并且產生每日萬分之五的利息,依此循環往復,直到持卡人還完信用卡全部欠款。如以下計算,一個月后,即第二個月開始,本金變為2000+100+2000×0.05%×30=2130元,應還款項累計為2130+2130×5%+2130×0.05%×30=2268.45元。這意味著,如果持卡人在到期之日無力全額還款,就需要支付高利息和滯納金。
而在新規中,各家銀行取消了信用卡滯納金,改為由銀行收取“違約金”。對于持卡人違約逾期未還款的行為,發卡機構需要與持卡人通過協議約定是否收取違約金,以及相關收取方式和標準。這意味著違約金該收多少,不再由銀行單方面決定,而是由持卡人和銀行協議約定。記者通過查詢各家銀行官網得知,大部分銀行違約金的設定基本都與之前滯納金的收費標準一致,按照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收取。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們計費方式不同,違約金等產生的費用將一次性收取,不再復利計息。建設銀行一位工作人員接受記者詢問時表示,“違約金避免了之前滯納金等費用的按月復利,減少了持卡人利息支出,欠款越拖越多的情況”。新規中還取消了超限費,并規定發卡機構向持卡人提供超過授信額度用卡服務的,不得收取超限費,發卡機構對向持卡人收取的違約金和年費、取現手續費、貨幣兌換費等服務費用不得計收利息。
另外,新規對信用卡透支利率實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透支利率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例如,浦發銀行調整前固定日利率為0.05%,年利率為18.25%,調整后日利率為0.035%~0.05%,年利率為12.775%~18.250%。有銀行工作人員對此表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實行上限和下限管理后,信用卡用戶完全可以通過各銀行透支利率的對比,自主選擇更適合的銀行”。
對于持卡客戶違約逾期未還款的行為,各家銀行的違約金收取上、下限設置不盡相同。其中,農業銀行最低1元,建設銀行最低5元,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最低10元,中信銀行最低20元,工商銀行則設置最高限,每期最高為500元。(見表)
新規下個人如何使用信用卡
新規中雖然取消滯納金引入“違約金”, 一次性收取,不會再產生利息,但并不是說逾期的代價就會減少。逾期不還,除了會產生額外的費用,依然會影響持卡人的個人信用記錄,建議用戶還是按時還信用卡,避免產生欠款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另外,新規取消了首月最低還款額不得低于當月透支余額的10%的規定,最低還款額由發卡機構自主確定,這對于資金不算寬裕、還款能力較弱的持卡用戶來說,選擇最低還款額越低的信用卡則是越好。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當按最低還款額還款之后,當期的賬單是不能享受免息還款期的,該算的賬單欠款利息還得算。
通過以上小編對多家銀行違約金收費情況的梳理,大家在辦理信用卡前,可以此作為參考,從而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