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各路險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頻頻舉牌上市公司,有關險資攪動資本市場的新聞也屢見不鮮。不少人紛紛感嘆市場風云變幻的同時,也開始疑惑保險業是否還姓“保”,而險資舉牌風波中最主要的一角就包括了高收益、高風險、低保障的萬能險。
所謂萬能險實際上是人壽險下的一種,只不過和普通的人身險相比,它除了保障功能之外,還多了一個投資的功能,是介于分紅險與投連險間的一種投資型壽險。投保人所繳的保費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險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資賬戶。賬戶資金由保險公司代為投資理財,投資利益上不封頂,下設最低保障利率。這個險種可以任意調整保額、繳費期,以及保障費用和投資費用之間的比例,還可以支取。
2016年以來,保監會密集出臺了《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等多項規定,針對萬能險產品的一系列監管新規尤為引人關注。2016年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在公開講話中對證券市場的野蠻收購和險資舉牌進行了嚴厲批評:“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土豪、妖精和害人精,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后變成行業的妖精、強盜。”繼劉士余公開講話后,證監會緊跟其后于12月6日稱,對中短存續期業務超標的兩家公司下發監管函,采取了停止銀保渠道躉交業務的監管措施;累計對27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大、占比高的公司下發了風險提示函,要求公司嚴格控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針對互聯網保險領域萬能險產品存在銷售誤導、結算利率惡性競爭等問題,保監會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6家公司的互聯網渠道保險業務。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萬能險,保護消費者利益應該始終是這一產品發展的重點。”
萬能險資為何來勢兇猛
近年來,萬能險以結算利率高、周期短等特點在市場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據了解,萬能險的收益率大部分在5%~7%,比銀行同期理財產品的利率要高出很多,因此受到眾多投資者的青睞。對于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來說,萬能險銷售的火熱可以使公司規模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起來。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保險公司業務借道互聯網渠道平穩增長,以及外資保險公司在華業務快速增長,都促成了保費收入的大幅增長。保費收入從2005年的4927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4283億元,增長近4倍,復合增長率為17%。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從2013年5月的7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5月的12萬億元,增長了5萬億元,約70%左右。保費收入成倍增長,對應保險資金運用余額規模極速擴張,加大了對投資配置的考驗。為了獲得收益,各家保險公司發行的萬能險成為險企在資本市場運作的重要資金來源。(如圖1)
萬能險資去了哪兒
根據Wind資料數據顯示,自2015年年初以來,A股共發生舉牌260余次,涉及150余家上市公司,其中險資獨占鰲頭,舉牌上市公司數量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達到80余次,耗資3000余億元。有分析認為,2015年年初以來,七大保險系資金在A股舉牌最為活躍,分別是恒大人壽、寶能系(前海人壽)、安邦保險、富德生命人壽、陽光保險、國華人壽、華夏人壽。例如,“舉牌大戶”安邦保險,去年來舉牌10余次,涉及萬科A、金融街等上市公司;陽光保險自2015年加速進入資本市場以來,曾創下一天舉牌3家公司的紀錄;前海人壽作為寶能系下屬,因舉牌萬科A而一戰成名。此外,君康人壽、泰康保險等也時常參與舉牌。
《理財》雜志記者通過梳理華泰證券公告發現,寶能系所屬的前海人壽舉牌對象為地產、公用事業等領域的上市公司;安邦保險舉牌對象為地產、商貿等領域;國華人壽舉牌對象為地產、高新科技等領域;君康人壽和泰康保險舉牌對象則主要集中在地產領域。(見表1)
萬能險結算利率降低
隨著針對萬能險的監管規定趨嚴,萬能險的品種、額度和結算利率均有明顯下降,新規作用十分明顯。根據險企2016年11月披露的萬能險結算利率顯示,部分產品結算利率出現大幅下調。例如,君康人壽旗下的正德京利1號兩全保險(萬能型)產品結算利率就下降3.26個百分點,其10月當月年化結算利率為7.26%,而到了11月,當月年化結算利率僅為4.00%。另一款正德活利寶兩全保險2015年8月18日至2016年10月31日生效保單10月結算利率為6.5%,但 11月的結算利率則顯示為4.00%。再如,富德生命人壽旗下的兩款產品富德生命招財寶一號、富德生命e理財年金最新的結算利率均同時下降為5%。
監管升級萬能險面臨轉型
保監會近日連續發布新規,旨在限制中短存續期產品的規模,也給發展迅猛的萬能險套上了“金箍”。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第三屆北京保險國際論壇上提出,“轉型升級不會自動完成,改革陣痛不可避免。新常態下,保險業也不會例外。未來一段時期,保險業要以優化結構、提升質量為目標”。萬能險監管升級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品端的價格競爭,減輕傳統險企資產負債管理的壓力。
新規的實施會推動保險行業回歸保障本質,萬能險等人身保險產品的保險保障功能將進一步提升。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升級,未來保險業分化將加劇,注重保障的大型險企優勢突出,而此前以萬能險“獨霸江湖”的中小險企將面臨較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