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萬物葳蕤。家鄉的田間地頭上,薺菜正生機勃發,翠綠鮮嫩,散發著獨特的香味。鄭板橋有詩云:“三春薺菜饒有味。”想起那鮮嫩可口的薺菜餃子,縷縷清香彌漫開來,充盈在舌尖直入肺腑,真讓人口齒生津。
記得小時候,立春后,母親帶著我到地埂坡頭挖薺菜。這時節,泥土還十分板結,薺菜還沒舒展開來,大半天也挖不了多少。母親把挖回的薺菜用沙攏住根,灑點水,薺菜便會保持新鮮不枯黃。積攢多了,包成餃子,就夠我們全家美美地飽餐一頓。
到雨水過后,這些沐浴過春陽滋潤過春雨的薺菜,開始像比賽似的看誰長得快。父母要趁著好時節伺弄田地,我和弟弟便挎著簍子到地里挖薺菜。有時看到別人麥田里的薺菜又肥又嫩,盼顧左右,發現沒人,就趕緊踮著腳到別人麥田里挖薺菜。麥地土質肥沃,薺菜長勢好,一心只想多挖點,卻不知什么時候麥田主人已經拿著樹枝,氣沖沖地趕來,“小兔崽子,竟敢跑到我田里挖薺菜。”聽到罵聲,我和弟弟真像兔子似的撒腿就跑。這時,又聽到背后拉長了聲音喊著:“小祖宗耶,莫踩我的麥子啊!”雖然驚險,差點挨打,但看到簍子里鮮嫩的薺菜,我們臉上都樂開了花。回到家,我和弟弟把薺菜摘洗干凈,母親忙著和面、搟餃子皮、調餡兒,然后全家齊動手包餃子。餃子下到燒開的鍋里,經過浮浮沉沉地沸煮,一個個圓潤而飽滿。每人盛上一大碗,蘸點蒜汁和醋,然后開始享受美味,吃起來噴香爽口、美味無窮!我和弟弟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
整個春天,我和弟弟放學后就去田地里挖薺菜,母親就是靠它調劑我們的口味,營養我們的身體,給我留下艱辛而又難忘的記憶。長大后住在城里,菜場里買來的薺菜總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
前些天,母親從老家來,一進門就急著打開旅行包,從塑料袋里拿出幾個薺菜團子,說:“這是今年開春的野薺菜。我每天去地里挖一點,積攢起來夠你吃幾次了。我已經焯過水了,快放到冰箱里去。”想到母親這些年有嚴重的腰椎病,病情發作時腰疼得睡不著覺。家鄉的坡埂地坑洼不平,路不好走不說,挖薺菜時那無數次彎腰蹲下,要是引發腰椎病,又該遭罪了。我有些嗔怪母親,說:“菜場里都有賣的,又大又嫩。你何必費這個心力。”母親有些得意地說:“菜場里的都是人工種植化肥催大的,哪有這些野生的好。這些薺菜都是我從小河邊的坡洼地里挖的,附近田埂邊的我怕打了農藥,不敢挖。你小時候最愛吃薺菜餃子了。”我想起,一定是我無意中在電話里向母親透露出想吃家鄉薺菜餃子的心愿。誰知,母親竟默默地記在心里了。
接過母親手里的薺菜團子,感覺沉甸甸的,鼻子頓時一酸。這幾個拳頭大小的薺菜團子,沐浴過家鄉的春陽、滋潤過家鄉的春雨、呼吸過家鄉的空氣,豈止是綠色健康,更飽含著母親的拳拳愛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