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最早認識的就是母親和父親,最早學會的就是叫“媽媽”和“爸爸”。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啟蒙教師的作用。做父母的一般都關心孩子的健康和學習,很少注意從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他們往往認為,這是不必要的,等孩子長大成人,就一切都解決了。有的父母甚至難以開口,不愿涉及。
其實,性教育應從廣義來理解,它不只是男女之間的兩性關系問題,還包括正確對待男女的生理特點,男女之間的交往,友誼、愛情、婚姻、家庭,以及應遵守的社會道德準則。所以,性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父母必須給予應有的重視。

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女孩子頭腦中一定會出現不少問題:“為什么人要分男女?”“爸爸媽媽怎么會生下我?”“為什么男女要結婚?”等。孩子在生活中經常看到結婚的場面,電影及電視中看到一些男女親昵關系,他們并不理解,父母也不教育,其結果,孩子頭腦中裝滿了問題,對兩性問題有神秘感,還有不少糊涂認識。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必要的解釋,有時會產生錯誤的認識,甚至會走上歧途。
做父母的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兩性問題,要使孩子懂得,在男女之間,除了一般的同學和朋友關系外,還存在著戀愛關系,夫妻關系。這是個人的私生活,也是第三者不應介入的領域。
有的父母不僅對孩子回避兩性問題,而且還跟孩子逗趣說謊,什么“你是在大白菜地里揀來的”“你是在商店里買來的”……父母的這種做法只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當孩子知道是爹媽生的之后,反而會認為父母在說謊。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考慮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特別是當孩子已經產生這方面問題時更不要回避,而應該因勢利導。如果男孩子性開始成熟時出現性欲沖動、遺精等現象;女孩子在青春期來到時出現月經、乳房隆起等現象。這時,父母要利用機會給孩子講些必要的性知識及生理衛生知識。
父母在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時,一要耐心,不就事論事,二要將話題引到人與人關系的道德倫理準則上來,要講清,什么叫愛情和友誼,怎樣對待愛情和友誼,還要教給孩子懂得男女之間的禮貌,哪些話不該講,哪些事不該做,既要反對封建觀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別。一般情況下,男孩子的性教育由父親及祖父承擔,而女孩子的性教育,母親及祖母應主動去做。
父母要盡量排除一切使孩子過早發生性欲沖動的事。孩子穿的衣服不要太緊。不要過多地吃巧克力、喝咖啡。晚飯不易過飽,少吃油膩及辛辣食物。這些都會促使血液流向小骨盆及生殖器官,導致性欲沖動。要教育孩子努力學習科學知識,養成衛生習慣,適當從事文娛活動和體育鍛煉。要指導孩子閱讀課外書刊,選擇適合年齡特征的讀物,特別要防止閱讀黃色書刊。
父母,特別是母親,愿意和孩子睡在一起,百般撫愛。這當然是可以的,孩子不但需要生活護理,還需要母愛,但要掌握分寸。孩子大了,就不要跟父母睡在一起。對孩子的過分撫愛和擁抱親吻會刺激性機能區和過早發展情欲。
有些父母,對自己兒子跟其他的姑娘交往表示不滿,對自己女兒跟其他的男孩子交往加以指責。如果父母沒有發現孩子受到不良影響,就要正確對待,加以引導,不要責備。其實,男女孩子之間的友誼對形成健康的心理能起到良好的影響,還能幫助孩子們獲得各方面的生活經驗。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對男女孩子的教育內容與方法是完全一樣的。在教育男孩時,要考慮到,這是未來的丈夫和父親,教育女孩時要考慮到,這是未來的妻子和母親。因此,應該逐步地,從各方面培養他們應有的品質和良好的習慣。
孩子長大了,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地與異性交往。男孩子對姑娘要有禮貌,掌握分寸,誠實熱情;女孩子對小伙子不要輕佻,化妝打扮要適度,要文雅大方,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父母對子女的性教育,不能滿足于一兩次談話,更不能依靠教訓和斥責,要講究教育方法,懂得教育藝術,從小培養,與學校教育相配合,這在子女的健康成長過程中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