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財貿中等專業學校,廣東 湛江 524300)
[摘 要] 隨著知識經濟、市場經濟以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對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突出會計學科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會計工作崗位對會計專業人員的需求,對當前會計專業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就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技能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技能;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055-01
一、專業技能對職校生的意義
中職院校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技術性人才的重要場所,其給中職生傳授的知識專業性和實踐性較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行業的管理技術都在更新,因此在企業中一般的核算業務也需要不斷革新。并且隨著信息處理要求的提高,相關的會計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對于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老師來說,培養優秀的會計專業人員是最重要的責任,因此會計專業的教師需要不斷提高教學素質以及創新教學模式,來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樣才能幫助企業培養出適合市場需要的會計人才。因此在學校中,應該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并且注重實踐和提高技能。
二、中職學校財會專業培養目標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在中職學校中培養會計人才,需要強化實踐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機會進行技能訓練,不斷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因此,在培養會計專業的學生時,除了基本的學校訓練之外,還要進行基本的計算機技能以及點鈔機操作技能等實踐訓練,并且需要不斷學習和練習賬簿登記以將手工會計與電算化進行有機結合。這些核心技能都是學生必須學習的,還有一些相關的納稅會計技能、會計核算技能等需要學生學習,掌握這些技能是這一專業的培養目標。
三、目前基礎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根據當前的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教學培養目標,我們能夠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需要一些時間進行適應,而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也需要注意適應學習的過程要根據自身的學習程度進行調整,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些學生不具備這種適應的能力,就會喪失學習的興趣,然后導致這些學生在技能的掌握上不夠專業。
因此,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整體上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對此我們提出幾點相關的建議。
(一)建立一種模擬實訓的技能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的理論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學會了理論知識,但是并不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實踐教學,在沒有實踐環境的情況下,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教學,模擬一個實際工作的場景,然后讓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能夠更好地把握專業技能。
在教學方式上,需要注意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要進行模擬工作崗位,然后聯系實際情況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這樣不僅能讓教師找得到教學的方向,也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有效率。
(二)根據案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中一般會有各種財務問題需要解決,而學生在走向社會的時候也會遇到各種問題,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會計知識的時候,就需要對案例進行分析,掌握案例出現的情況以及解決的基本方式。這樣,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理解一些理論在實際案例中的使用方式。
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的時候,需要找到重點,并且要注意拿出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這樣可以使學生對今后面臨的大部分問題以及特殊問題有更好的理解。教師的綜合性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加強一些知識的記憶,而且也能確保理論的正確使用。
四、基礎會計技能訓練的教學方法
(一)理論聯系實踐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更喜歡使用一些文字進行教學,但是由于文字比較枯燥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聯系實踐進行教學。中職學校的學生由年紀不大,而且與社會接觸較少,如果只是講理論無法讓他們理解這門專業。那么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準備好相關資料,讓學生對涉及的資料有所了解。
(二)崗位訓練法
在會計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會計工作要符合互相監督以及輪換操作的要求,因此可以將學生安排在不同的崗位上,讓學生參與實際的工作,同時也需要讓學生輪換崗位,對一些材料的收發、倉管、編制現金日記賬等工作都要進行嘗試,這樣就能讓學生對所有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專業技能。
在中職學校中,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模式,找到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能夠滿足市場需要的,同時滿足學校要求的教學方式是會計專業教師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朱文虓.中職學校會計技能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西部科技,2013(8).
[2]陳君慶.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建設的改革與優化[J].經濟視角(下),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