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阜新 123000)
[摘 要] 在計算機教學中實行融合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形成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 鍵 詞] 計算機教學;整合教學;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32-01
在計算機教學中,要將理論與實踐、技術與實踐有機地融為一體,突出職業化與實踐性,實行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多元考核,并在教學中時適滲透德育內容,進行思想教育,促使學生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一、課程內容與實踐能力相融合——突出職業化
計算機學科是一個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具有互釋、互融、互動的關系。根據畢業生面向未來職業領域的實際工作任務和當前就業崗位的實際要求,把握市場需求,加強課程內容與企業工作高度融合,突出職業色彩。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更新教學內容,修訂教學計劃,對不符合培養目標要求的理論內容進行刪減,重點突出動手能力和技能操作訓練。
注重市場牽引,設置教學內容。如,計算機應用專業圖形圖像處理方向的教學內容就應以廣告公司、傳媒公司等企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主線設置教學內容。如,在圖形圖像處理軟件教學中,除詳細介紹Photoshop的使用外,還要對在生活甚至企業中常用到的ACDsee、S-Spline、BWorks、光影魔術手、美圖秀秀等圖像處理軟件進行介紹。
依據專業特點,擴展教學內容。如,會計專業與計算機關系密切,在教學過程中,就不能僅限制在本專業內進行教學,要依據專業本身的特點以及其相關學科的理論與實踐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以職業要求、市場需求來拓展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滿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準確定位和應有需求。
跟蹤前沿理論,深化教學內容。將專業領域的前沿理論和最新的技術成果融入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確保教學內容能夠跟著該領域知識的更新而更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夠確保能夠跟上市場需求的步伐。將職業核心能力元素有效地融入其中,強化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融合。在理論教學中,貫穿實踐操作,邊講邊實踐,在實踐教學中引入理論,在實踐操作過程進行理論知識的滲透。同時,還要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精講多練,做到“教、學、做”合一,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緊密融合。
二、技術應用與教學實踐相融合——突出信息化
只有將技術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融合,才有可能使技術真正“融”于教師教學,不再是“炫技”,而是重應用看“療效”。在教學中,教師正確、規范、熟練地使用各種現代教學沒備,并且有目的地進行示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知道做什么、怎樣去做、怎樣做正確、使用中應注意什么等,為學生技能、技巧訓練打下良好基礎。教師的操作示范準確,必然引來學生技能掌握的規范;教師的操作示范水平高,必然帶來學生技能的高水平;教師自己操作熟練,必然會激發學生積極操作的欲望。
計算機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通過信息技術能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呈現形式,便捷地擁有和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在教學中,我們制作電子教案,開發多媒體課件,播放微課和精品課,采用多媒體授課,邊操作邊講解,學生教中做、做中學。
構建學習論壇,建立豐富的素材庫,方便學生隨時進行查閱和學習。教師可以直接將課堂上所講述的一些較為典型的制作案例設計成教學視頻上傳到網站上。為了隨時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教師可以成立專門的學習QQ交流群,并且教師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閱。將教、學、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徹底改變教與學分離的現象,彰顯職業教育特色。
三、教學內容與德育教育相融合——突出德育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的職責。計算機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不僅對學生整個世界觀的形成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且對計算機教育本身起直接的推動作用。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結合時事政治、計算機新技術、新發明、新成果、科學技術發展大事記,宣傳計算機技術為現代文明生活做出的貢獻,將人文素養教育融入其中,適時進行網絡文明規范和行為的教育。例如,學生對網絡“黑客”感到好奇,教師就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告訴學生所謂的“黑客”就是利用自己高超的計算機技術非法竊取、篡改他人數據資料的人,破壞了網絡世界的秩序。介紹計算機病毒巨大的破壞性,教育學生不得故意制造、傳播計算機病毒。對學生上網進行積極規范的引導,讓他們有意識地遠離不良網站。對當前網絡營銷方式,面對網絡上的利益誘惑時,告訴學生要理性地分析潛在的風險。
在上機操作課時,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例如,上機時要求學生愛護公物,上課保持肅靜,不玩游戲、不聊天,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要求學生按操作規則進行開機、關機,在計算機上不亂設密碼等。
計算機多媒體與美術、音樂有密切的關系,是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畫面的色彩、構圖,音樂的節奏、旋律,都能渲染氣氛,創設情境,使學生沉浸在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潤之中,在美好的意境中陶冶美的情操。
四、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融合——突出社會化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復合實用型人才,所以在考核方式上,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法,以過程評價、總結評價、教師評價、生生互評等方式,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評價學習效果,將考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表現為“考教融合”。以課堂討論、理論考試、基礎實訓、制作作品、知識競賽等考核形式,對學生的理論水平、職場溝通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進行評價,表現為“理實融合”。將考核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職業資格考試融合,表現為“課證融合”,提高考核評價的社會可信度和效度。
參考文獻:
[1]陳昱.淺談如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大眾科技,2012(8).
[2]吳全全.論職教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6).
[3]董遠景,趙艷.淺談成人高校教師素質與學生素質的同步提高[J].成人教育,2001(21).
[4]劉善婕.淺談公安職業教育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