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yè)學院,四川 成都 611743)
[摘 要] 從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實際出發(fā),就目前的現(xiàn)狀和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通過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全面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39-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國以新的姿態(tài)融入國際社會.英語作為全球通用的語言,其重要地位更是不容忽視,英語教育亦是如此。怎樣更好地依據(jù)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按照“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去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作者本人所任教的職業(yè)學院為依托,來談談當代職業(yè)院校大學英語課程的現(xiàn)狀和應對策略。
一、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的現(xiàn)狀
目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不盡合理和完善,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層面:學生基礎層面、教材水平層面和教師教學層面。
(一)學生整體基礎層面的問題
英語基礎差,缺乏信心和興趣,英語課堂學習變得越來越難進行。對高職學院來講,學生起點低,學生英語水平差,具體表現(xiàn)如下: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詞匯和語法基礎薄弱,這樣導致理解能力不好;對英美文化了解不多;很多學生從小接受到的英語啟蒙教育就不怎么規(guī)范,導致語音語調不標準,有的學生甚至覺得讀單詞都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二)英語教材層面的問題
我校進行過分層教學,根據(jù)學生的水平選擇相應的教材。現(xiàn)在我們傾向于根據(jù)系部的設置,選取略帶行業(yè)性的教材,比如汽車英語、IT英語、藝術英語、建筑英語、管理英語等。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略帶行業(yè)性的教材比較實用,但是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課堂反應不理想,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但是傾向口語交際的教材,基礎好點的學生又比較抵觸。總之,都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主動性。這就需要一線教師去反思與總結,找到既能滿足行業(yè)需求,又能調動基礎稍差學生的課堂參與方法。
(三)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考慮到學生基礎,在英語教學中偏重于詞匯、搭配以及語法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既缺乏新意,又滿足不了所有學生求知的欲望,漸漸地學生會對大學英語課程失去興趣。各校普遍缺乏豐富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多媒體語言實驗室或基于網(wǎng)絡的自主學習中心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配置不足。有的教學部門對英語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
二、課程改革的建議與策略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的現(xiàn)狀就必然推動我們在教學中嘗試著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改中找到新的突破點。以下就是筆者提出的應對策略。
(一)設計更加科學的課程設置,適當降低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
分階段進行課程設置,做到既有必修課也有相應的選項課:第一階段為基礎課程階段,此階段主要在大一上學期完成,主要培養(yǎng)學生基本語言能力。大學英語為必修課程,同時輔以相應的選修課。選修課主要抓基本功同時兼顧學生興趣。第二階段為拓展課程階段,主要在大一下學期以及大二完成。行業(yè)英語為必修課程,同時輔以相應的選修課。此階段主要為拔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專業(yè)選修課可以激勵基礎較好的學生,更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既起到榜樣作用,也可增強其在未來職場中的競爭力。
(二)選取更加實用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內容
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其“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引導我們根據(jù)崗位需求和學生實際,選擇體現(xiàn)高職院校英語特點的實用性強的教材。做到行業(yè)英語和日常的交際口語同時進行,難易兼顧。在系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自主編寫了略帶行業(yè)性的教材,比如汽車英語、IT英語、建筑英語、藝術英語、管理英語等。其源于各個行業(yè)的專業(yè)英語教材,但其難度已經大大降低。還引進了口語教材,把口語教材和自主編寫的行業(yè)教材有機結合起來。
(三)探索更加有效的多元化教學法
比如翻轉課堂的引入,建立學習小組,采取相互競爭、引入恰當?shù)莫剳蜋C制,樹立榜樣典型,做好積極補救措施等。可以分小組,建立互幫互助學習小組。結合學生英語水平的具體情況,在課上、課下安排合理的活動,如討論交流法、直觀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個體模仿與集體討論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聽課效率。適當引入翻轉課堂,做到翻轉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翻轉課堂的材料一定不要拔高太多,否則,不利于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建立積極補救策略。因為不管是分小組學習還是翻轉課堂的引入,都很可能出現(xiàn)學生沒有提前進行小組學習,根本不可能自主完成課堂參與,所以,教師一定要提前做好補救措施,應對突發(fā)情況。
(四)創(chuàng)建學習型“班級”環(huán)境
這里的班級并不是教學班級,而是指開展的多種形式的英語第二課堂。在我們系部的推動下,愛力思工作室迅速發(fā)展起來。推出正音課堂,每天都會有教師去給學生糾音。我們也會選定正音大使,由他們深入學生中,幫助學生糾音。我們開設了新穎的選修課,比如英美影視賞析、英文歌曲賞析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去看、去聽,還會讓他們去模擬經典臺詞與歌詞。另外,還開辦了英語角、各種英語競賽、講座等,這樣可以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英語積極性。
總之,目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出現(xiàn)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但只要從目前現(xiàn)狀出發(fā),編寫優(yōu)秀教材,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勢必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最終實現(xiàn)全面提高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孫麗丹.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教改研究[J].商業(yè)文化月刊(下半月),2011(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