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外語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摘 要] 在敘述《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該課程的性質和作用做了細致的分析,提出了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思路,并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了有效的設計,為以后《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指明了方向。
[關 鍵 詞] 教學目標;課程性質;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模式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43-01
《會計學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對剛剛入門學習會計知識的在校學生而言,學習的興趣和效果都不太理想。那么,對《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課程教學目標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初步認知不同企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和工作任務,能夠運用會計核算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規范、正確處理一般日常經濟業務,養成誠實守信、嚴謹務實的職業品質,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和未來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基礎。
(一)知識性目標
知識包括會計涵義、會計職能、會計對象、會計要素、會計等式、會計核算前提條件、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處理基礎、借貸記賬方法、會計科目與賬戶、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產清查、會計核算組織程序、會計報表等。
(二)技能性目標
能夠運用借貸記賬法記賬規則記錄經濟業務;能夠正確、規范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會對賬和結賬;會對錯賬進行正確的更正;能夠采用正確方法進行財產清查并對清查結果進行處理;會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三)情感性目標
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對會計工作有一種向往和渴望;在理論學習和實訓中有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以誠實守信、團結合作的職業品德完成實訓任務;能從會計理論、操作規范、職業法規和崗位職責中感受到會計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嚴謹性、原則性。
二、課程性質與作用分析
《會計學基礎》課程是會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是學習《出納實務》《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等專業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考取會計從業職業資格證書的主要課程,尤其是考取其他會計職業資格證書的基礎知識。
本課程為后續課程學習和會計職業能力培養起著三方面的作用:(1)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基礎。(2)培養運用會計核算基本理論、基本操作方法,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正確、規范處理日常經濟業務的能力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嚴謹務實的職業品質。(3)考取會計從業職業資格證書、助理會計師資格證書。
三、設計理念與設計思路
(一)課程設計的基本理念
《會計學原理》課程堅持以下幾個基本理念:(1)課程目標與專業目標統一;(2)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職業資格標準統一;(3)專業技能培養與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統一。
(二)課程設計的思路
1.課程內容與工作內容對接
本課程依據完成核算工作內容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時參照“會計從業資格標準”“助理會計師資格標準”和新會計準則內容確定課程內容體系。
2.教學任務與工作任務對接
根據會計核算工作任務原始憑證填制與審核、記賬憑證編制與審核、賬簿登記、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編制、會計資料裝訂與保管及其基本理論知識來設計學習任務和實訓任務。
3.工作技能與職業素養對接
以勝任會計核算工作所需的工作能力為目標,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注重科學、規范、嚴謹工作態度的培養和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團結合作的職業品德的養成。
四、教學內容設計
(一)課程內容選取
依據設計思路,從以下四個方面選取課程內容:(1)會計核算工作內容,即以企業日常經濟業務處理所需知識、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為依據,選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經濟業務處理能力。(2)會計職業資格標準,即在培養學生業務處理能力培養的同時,融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初級職稱資格考試內容和要求。(3)新會計準則內容,即在上述基礎上,及時將新準則和其他新法規的知識和要求融入課程內容體系。(4)學生可持續發展,選取課程內容即考慮從事會計核算工作的需要,也注重職業遷移能力的培養。
(二)課程內容序化
課程內容選取后,即根據完成會計核算工作內容和能力要求所需基礎理論知識、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進行序化,將課程分為職業認知、基礎理論知識、會計核算操作方法和綜合實訓四個模塊,每個模塊按照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內容設計學習單元。
五、教學模式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理論先導、手工實訓跟進、軟件操作配套、總結提高、企業實習”的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和實訓任務的內容融為一體,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分層次、分階段的任務訓練中,領會和內化理論知識,訓練操作技能,培養會計實務操作能力。
理論先導:教師講授或指導學生學習完成任務所需理論知識、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
手工實訓跟進:在學習理論知識之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手工操作完成各項實訓任務,邊講邊練、講練結合。
軟件操作配套:在手工操作的基礎上,學生使用“廈門網中網會計基礎教學軟件”上機操作完成各項實訓任務,學生在仿真的環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和訓練操作技能。
總結提高:對所學理論知識與技能的進行總結提煉,領悟知識、技能,培養遷移能力。
企業實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到企業、單位財務部門實習,全面認知會計核算的工作內容、流程,內化所學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唐順莉.《基礎會計》課程中的實踐教學[J].科技資訊,2007(34).
[3]張建平.會計實務[M].山西經濟出版社,2005.
[4]吳娜娜.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