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商貿旅游技工學校,廣西 桂林 541002)
[摘 要] 項目教學法起源于職業教育,且發展時間比較悠久,自20世紀末期開始興起,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提升中職生的綜合能力。基于此,主要以《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課程為例,對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 鍵 詞] 中職教育;項目教學法;基礎會計;應用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54-01
一、項目教學法概述
項目教學法主要是指將傳統專業課程體制中知識、內容轉換為若干個教育項目,緊緊圍繞項目展開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項目實踐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方法。項目教學過程自身具備較強的實踐性。項目教學過程實質就是實踐過程,其實踐性主要是借助原計劃的步驟進行落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項目目標是指在所有教學環節結束后,想要實現的一種現實結果的具體體現。此種特征也進一步決定了不論學生采用何種方式達到目標,都需要在實際操作中落實好相關環節。項目教學法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傳統教育模式中單項的教育形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了課程教學質量。
二、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應用的價值
(一)豐富會計模擬實訓教育內容
教師在實際開展會計實訓活動時,通過科學使用項目教學法,從教育目標定位—擬定教育方案—科學分工—目標實現等方面,保證每一個教育環節都可以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以此來切實提升模擬實訓的教育質量,為日后的實訓操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己學習的不足,切實聯系自我所學,以此來實現豐富會計模擬實訓教育內容的目標。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如何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成為職業教育教師群體廣泛熱議的話題。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教材內容轉換成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此知識的重要性,進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實踐活動中。現代職業教育更加關注教育方法,會計模擬實訓也是如此,利用實訓課程可以鼓勵學生總結方法,切實提升實訓課程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實踐活動中。
三、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的應用設計
運用項目教學法科學設置會計模擬實訓計劃,其主要作用是解決實訓活動存在的問題,提升會計實訓質量。在設計會計模擬實訓活動時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來實施:
(一)準確定義會計實訓教育任務
一般情況下由教師提出一個或兩個以上項目任務,引導學生一同進行討論,準確定義項目教育任務。會計模擬實訓是多個會計崗位的實踐操作,關鍵在于利用實踐演練相關會計崗位及工作工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理論認知與現實操作能力。
(二)在實訓中制定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案
一般情況下由學生制定實訓的項目方案,然后遵照實踐操作的計劃于操作環節進行分組,并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來組織實訓活動,教師則需要輔助學生完成實訓任務。實際操作形式如下:在目標定義后,引導學生對項目任務進行討論,借助對實訓任務所需流程的劃分,擬定出具體的操作方案。隨后,對參與實訓的學生進行合理分工,鼓勵學生對工作流程進行逐一實踐。科學有效的會計模擬實訓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優化工序,進而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依據會計模擬實訓方案制訂實訓環節與工序
在實際開展實訓活動時,學生依照之前的分組,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利用事先制定好的工作步驟和程序進行工作。具體操作如下:依據事先制定好的實訓目標或是計劃,模擬多項問題,并將其合理設置在多個環節,學生可以依據自我對分工的需求開展會計核算。通過對學生實際表現的綜合評價,記錄學生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為日后教育工作奠定扎實的物質基礎。
(四)實訓尾聲對實訓過程進行反思評估
首先,由學生進行評價,再由教師對項目工作成績逐一核查。具體操作如下:會計模擬實訓后,教師需要與學生一同進行學習討論,界定在模擬實訓中出現的問題。討論可以先從個人或者小組入手,提出自身學習的不足,探析其存在的原因,最后由教師進行系統總結,從中找出問題的根源,恰當講解問題涉及的知識點,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課程教育質量。
綜上所述,在實際開展會計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項目教學法,科學引進會計實訓內容,依據項目實踐精心設置實訓教育課程,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切實提升中職會計模擬實訓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曉冬.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財務會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經濟師,2016(6):143-145.
[2]張蕾.項目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綜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6(6):68-69.